作者:龙应台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马英九市长亲自前往德国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树木保护等措施),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龙应台无论如何要认识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在线阅读地址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看完了整本书,还是挺有触动的。
1.如果我去跟我爸妈说我们彼此写信交流谈谈彼此内心最深的想法吧。大概他们会觉得我哪根神经搭错了吧。亦或者其实他们也渴望与我这样交流,但他们无意迈出这样的一步,而我是不敢。不敢什么呢,也许是曾经我向妈妈坦露出我的一些想法,而妈妈只是避重就轻,不正面回答而是一句话概括:你现在把书读好就行。好多次都是这样,我的心里无端有一种火和无力感。其实我也很羡慕那种可以和父母相处得非常亲密的人。大多数的中国父母可能觉得我给你吃,给你住,给你穿,给你钱用,给你学上就可以了,我的父母也是这样的。我想起小时候去爬长城,我的哥哥姐姐都很兴奋的往上跑,而我的妈妈就一只手抓着扶手,另一只手就紧紧地抓住我,所以我只能羡慕地看着他们在前面奔跑。而我现在已经大三了,可我感觉我还是一个初中生的心态,这么多年我根本没有成长,现在父母想让我飞,我却飞不起来了。我对这样的现状感到不安和迷茫,我对我想要的,想做的有了一些想法,却迟迟不敢迈出那一步。于是一拖再拖,我更不敢向前。这可能有我父母的影响在但主要原因还是在我,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呀。
2.我很早就听过一句话:你在意的永远是你付出最多的那个人。我和父母之间我知道我们互相之间都有爱,但渐渐的我们的注意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可能是朋友,是恋人,是孩子,有了家庭之后可能更注重的是自己的家庭,父母好像就被分割成另一块了,你要问爱他们么,当然爱。只是面前好像有更需要注意的人或事了。目光永远在你付出的那里。
碎碎念了一堆,好像有些负能量了,我这个二十多岁的巨婴真的应该跨出那一步了。加油!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很羡慕作者与自己儿子的这般对话,他们之间有年龄的差别,有文化的差别,但仍可以讨论各种价值取向问题,无关对与错,无关大与小。欣赏安德烈可以毫不避讳地和自己的母亲讨论各种在我认为不会讨论的问题。更欣赏他不会无理取闹,不是一味地反对,而更多的是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样地佩服龙应台在自己很生气地时候可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娓娓道来,有关文化,有关种种~
我会想到我与母亲之间的交流方式,小时候更多的是依赖,毫不夸张地说有点百依百顺,觉得妈妈就是为自己好,做的决定就是对的。到了叛逆期,我不是敞开心扉谈论我的青春期中种种困扰,更多地是逃避,不喜欢交流,觉得她不会理解我,就这样,中间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距离变得好远。而突然有一天回家发现以前那么强悍的妈妈好像憔悴了不少,心里一疼,时间好快,中间的几年我们好像都错过了彼此。现在的我,不在妈妈身边,每天都要和她通电话,没有新鲜话题,吃了吗?家里天气好吗?你在干嘛呢?明天干嘛呢?可是我不再觉得腻了。我愿意和她说话,哪怕不痛不痒。可是心安。我想多一点时间可以让我挽着妈妈的胳膊一起去逛街,哪怕她给我选衣服的眼光还停留在我上小学那会儿,我也会逗她开心地说,这衣服不错。
也终有一天我会成为别人的母亲,我想我更多地是尊重,包容和理解,永远记住孩子不是爱情的附属品,他是一个个体的存在。那么存在的就有他自身的价值取向,可以引导,但绝不是俘虏。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值得一看。安德烈能和母亲说“性、药、摇滚乐”,我真是羡慕至极。后面关于独立的讨论也很是精彩。前面有些不适感,不明白为什么龙应台好像在隐晦的带领读者讨厌中国大陆的人,抛出一封信,便不在继续,是因为不了解还是故意为之,因为我从没遇过信中说的“如果不牢牢的看紧你前面的人,一整天都干不成你的事”,我觉得还是可以好好讨论一下的。后批评香港的时候我倒是觉得,诶,好像不止在批评大陆,可后面接二连三的信件和讨论(这种讨论让我觉得很精彩,不管是针对哪里),让我又觉得为什么不像讨论香港一样讨论大陆呢,把问题摊开了说多好啊,也许是因为没有在大陆居住过,所以只会把大陆当“外人”一样来评价吧。我的不适感也许也来自于从小到大受到的爱国教育。也许有一部分像龙应台说的“羞耻感”,只有当别人批评“我的”国家、“我的”国人、“我的”家乡、“我的”母校才会有的一种“羞耻感”。不管怎样,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现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