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檀香刑》读后感_13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9-29) 5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檀香刑》读后感1300字

读书分享:《檀香刑》作者莫言。听这个名字真不知道讲的是什么,看过才知道原来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刑罚。
本书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书中以不同人的视角来讲述这段故事,把故事讲的活灵活现。展现在你面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书中描写的三种刑法,其精彩程度第一一定是凌迟,结合施行手法和被施行者的反应,完全把这个场面写活的,不介意血腥的话,值得翻来覆去的揣摩,其二是檀香刑吧,但就是从木橛子谷道贯穿人体,并没有太多值得写的,但没办法谁让是压轴了,其三阎王闩。确实重口味。
故事虽然无奈也发人深思,刻画出了国家积弱,面对列强的气氛和无奈。
猫腔在小说中直接展现的次数极多,但真正令人难忘的则是孙丙和小山子在牢狱中揭开其来历的情景。猫腔的创始人常茂本是一名善于“哭戏”的怪才,他的职业则是在人家墓前说唱。他养了一只猫,猫坐在他面前认真聆听。听到悲情处,猫就和着他的腔调一声声哀鸣。后来,猫死了,常茂的演唱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喜欢在悲凉的歌唱中插入变化多端的猫叫。这个变化,成为了猫腔鲜明的特征。
莫言对于猫腔的描写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以人声模仿猫声,并拥有转场、和鸣的作用,且猫会陶醉其中。在最后的高潮中,孙丙受死的那一刻,猫腔团在他面前唱了他人生最后的一场猫腔,所有围观的群众都在学着猫叫,发出悲凉的声音。认真想象,不难看出,这一画面悲壮十足,仿佛大家都在用一个灵魂歌唱。
《檀香刑》主要是通过刽子手赵甲来反映一个时代,赵甲手上有戊戌六君子的血(只不过他和刘光第关系好算是照顾刘光第了),有刺袁义士钱雄飞(也就是高密县令钱丁胞弟)的血,有自己亲家孙丙的血。在小人物赵甲的眼里,自己就是皇太后和皇帝意志的体现,是法律的象征。莫言把山东高密地方戏“茂腔”和整个小说连成一体了,小说语言也是模仿“茂腔”结构紧凑的短句,小说中抗德英雄孙丙要是没有那么多意外就成了“茂腔”的另一个祖师爷了,好比朱熹是儒家另一个圣人一样。小说里有对德国侵略者的恨,有对官僚袁世凯镇压义和团的揭露,有对义和团迷信的讽刺,小说中钱氏兄弟两个新旧知识分子不同走向都导致了毁灭也告诉国人恪守传统得过且过只能跟着那个时代一起去腐朽,维新变法也会招来保守者的记恨,暴力刺杀这种光复会的风格同样不是革命的法门,只有成立了同盟会这种完善的组织才能救中国。小说中两榜进士高密县令钱丁都没得到过皇帝和太后的接见,而一个不入流的刽子手却倍受太后皇帝宠信,又是封官又是赐佛珠真是风光到家了。那是一个悲哀的时代,那是一个僵化的时代,所有那个时代的人都是悲哀的。刽子手在机械的杀人中找到快感和自豪,为民作主的县令无论自己再努力都无法抵抗德国人对乡民的残杀,“茂腔”宗师孙丙更是悲哀的,他根本没想到要杀德国人,只不过德国技师强暴他老婆杀他孩子才没办法找义和拳来帮忙,没想到却受了千古酷刑——檀香刑,而且行刑的还是自己的亲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檀香刑》读后感_13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