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3500字
- 谁不愿岁月冷暖有人慰 良辰美景有人陪
但凡以这样一个标题开头,是因为非常感触于文中作者的一个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值得铭记在心的事实。”诚然,唯有相信自己有能力被需要才会有去温暖自己或他人的动力!借用政治书中列宁同志的一句话来表达一下看这本书的心路历程:螺旋式的上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开始看前半部分的时候,内心是有一些“抵触情绪”的,觉得和读之前的期待视野着实有些相差甚远,可是随着后面断断续续的读,一边看一边反躬自省,慢慢地也开始品出了个中三昧……
古语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者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的提到,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不由得想起一直以来很盛行的一个词语“道德绑架”,其中所影射出来的社会现象则是:许多人惯于用所谓的道德标准(‘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去评价别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说,总是有那么一拨人喜欢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却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滋生了。所以鉴于此,如何学会“非暴力沟通”于己于人而言都是很有必要亦或者说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曾用一句话如是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而对于本书而言,我觉得用一个词同样可以概括出其核心所在——倾听!对,就是这样一个说起来灵动而又简单的词语里面却含着神奇的力量和无尽的玄机~斯蒂芬·金在其作品《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或许有一天你鼓起勇气,把心中的一切和盘托出,结果只落得让别人看笑话,因为他们压根不懂你在说什么,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觉得事情那么重要,说着说着,几乎要哭了出来。我想普天下最糟的事,莫过于怀着满腔的心事和秘密,却非无人可诉,而是没有人听得懂!”而之所以说倾听是一门需要用心的艺术,原理就在此!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只是徒热闹!当我们一次次的情感诉求得不到内心所想要得到的效果后便会产生上述所说的状况:失望后的缄默中暗藏一种不易察觉的埋怨:果然,说什么所谓的感同身受根本就不存在!嗯,谁说不是呢,毕竟喜欢听故事的人很多,但却少有人能听懂故事背后的“故事”!是故也才会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真挚呼唤。说到倾听,再举一个生活中很常见又很有趣的场景:两个人在一起聊天,A对B说,看我新买的衣服好不好看?B:不在意的瞥了一眼,勉强应附着恭维一两句后,随即便倒起了自己的苦水:你说我辛辛苦苦付出这么多,为什么就得不到理解和回报呢?…………接下来,你会发现话题在两个人之间不停的转换但却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但神奇的是,尽管如此,彼此却又都能在风牛马不相及的话题上继续着交谈且丝毫没有中断的趋势…而至于谈话后的效果怎么样,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本书中的三昧之处就在于作者用许多的实例来引导你如何一步步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模式(主要是学会沟通的四要素精髓),从而做到有效的倾听!下面根据所需及理解,附摘如下:
非暴力沟通模式(四要素)
【一】.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学会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感受,表达感受时,适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而非提醒自己要避免什么;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二】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因为你需要/看重……”
【分析妨碍了倾听,事实上,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所以,你想……”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让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我们的问题可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他人的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
2.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3.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
【三】倾听有技巧
①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②(1)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2)倾听亲人也许极为困难。
③倾听有赖于我们体会他人的能力。有时说的人更希望对方打断,而不是假装在听。
【四】爱自己——非暴力沟通中也许最重要的应用
①一旦负面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要学会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需要的积极的自我评价方式。
②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非暴力沟通自我宽恕:感到遗憾时,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
③最危险的行为也许是“因为别人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做。深入理解行为的动机,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④我们为何会生气——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这也许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小结
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如此以来,相信 岁月冷暖有人慰 想来便不会只是美好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