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后感1200字
——进退 应对 成事之于小人物
第三十三段:
趋时者博无识之喜,损有道之真。
博无识之喜,刷抖音?损有道之真,没长进?
时间只有一份,不可逆,开心一刻重要吗?重要!可是得细分呐,哪种开心博了无识,哪种开心损了有道?减少无识的,增加有道的。
冯唐的注释有一堆人划线,没一个举实例的。
我用自己的理解捋一遍:要想不赶时髦,得先揣摩明白哪些事是不因时间流逝而变、哪些事是不因空间转换而变,这些事又都有个框框,真、真理和大美。
不简单呐,寥寥数字,教我们学整本书的内容,习整本书里大部分内容,仿佛一本语文课本里偶尔出现的背诵全文/背诵某某几段。
终极疑问:得道之后会怎样?
第三十四段:
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看了冯唐的注释,我理解的可行方案分两类:出击和防御。
- 出击时,知进退,会应对;
- 防御时,增有道,减无识。
所有的思路得在不断的做事当中去验证,
我们普通人更多时候却是喜欢追逐非常规降维手段,喜欢市面上流传的各种故事。
第三十五段:
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陆氏但称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辅以朱子铢积寸累工夫,则下梢全无把握。
陆九渊的“立乎其大”怎么讲?
朱熹的“铢积寸累”怎么讲?
做事的不二法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又怎么讲?
冯唐注释的关键两个字:记&参。
《潜伏》的余则成算一个,《未生》的张克莱算一个,先森林后树木/先树木后森林,应该没有绝对的次序,能自由切换才是正常。
第三十六段:
前曾语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大抵取诸人者,当在小处实处;与人者,当在大处空处。
曾国藩短短的两句话,冯唐注释了好几段内容。
辅助以理解的部分就当是解几何题而画上的虚线,看明白后就擦掉,然后看答案: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别总臆想,别总说“我以为如何如何”,别总断言,别总认为“必须如何如何”,别总固化,别总强调“过去一直如何如何”,别总维护自己,别总把自己放在最核心和最高处。
冯唐注释了的曾国藩细化后的两部分是干货:
第一,总结、提炼老百姓的好的想法、做法,重心要落在小处、实处。说那些大话和空话、那些不可能错的话,不是犯懒就是犯坏。
第二,引领老百姓奔小康,要指引方向、远景,不规定细节。相信老百姓,相信高手在民间,不干涉老百姓怎么做,管得太多就是“意、必、固、我”。
最后落地在于记&参。
第三十七段: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理解掌握,这段话就是常识,而我们往往忽略常识。
小时候看故事会,说是有一个不善言语的年轻人为学武功求教于高人,在雨中跪了很久被拒,回去独自用手戳沙练成了一门必杀技,后来的某一次用此一技干掉了街头的恶霸,一跃成为新的街头大哥。
曾国藩的话很直白,冯唐的话也很直白,自己实践和帮自己识别他人的实践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