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读后感1000字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随着工作精细化的程度提高,带来的却是知识“碎片化”,工作“碎片化”的结果。更多的脑力劳动者或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已经远超过一天8小时或一周不超过40小时的规定,但是为什么工作时间的延长并未带来相应工作效率的提高呢?从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这本书中,我似乎找到了这个问题背后的答案。该书分为2个部分7个章节,详细叙述了“深度工作”的概念,让人深入了解“深度工作”的重要意义,鼓励并倡导我们尽量摒弃“肤浅工作”延长“深度工作”的时间。
本书的第一部分从神经学、心理学和哲学三个角度讲述了“深度工作”的意义,分析了“深度工作”少见的原因在于“最小阻力原则”和“忙碌代表生产力”,并告知我们在新经济形势下要想成为赢家所需要具备的两种核心能力:一是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二是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本书的第二部分伊始便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四种不同的“深度工作”模式(即禁欲、双峰、节奏和记者型)。于是对标自检,本人虽属于自律型人格但做不到禁欲,让我将所有时间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确实有点为难。我比较喜欢将工作与生活分开,两者互不打扰,这点类似双峰。加之,我平时做事喜欢事先计划,按照既定节奏完成所希望完成的事,如果让我在新闻记者的状态下工作,那一定会让我苦不堪言。所以,本人更加倾向于“双峰-节奏”混合型的“深度工作”模式。
本书还告诉我们为了避免以后这种工作模式让你感觉糟糕和窘迫,一旦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就需要我们刻意练习,勤加练习,坚持四项原则,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下去将其习惯化。上述提到的“四项原则”是指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抓住引领性指标;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定期问责。一味地“深入工作”是无聊的更是不切实际的,书中提到一般人“深入工作”时间最多为1个小时,专家或经过训练过的人时间可以延长至4个小时。除了“深度工作”以外,就需要我们有效利用“安逸时光”,大胆拥抱“闲暇无聊”时刻,认真组织“深度思考”,提升自身的洞察力,补充“深度工作”所需能量。
最后,在这网络信息时代要习惯采用关键少数法则,定量分析每项活动的深度,试图屏蔽无用社交软件,摒弃肤浅工作和无用网络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