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1900字
*我们仨*
生命中有一个人让你遇见了,就再也没有想过撒开手了,这大抵就是世间圆满的爱情了吧。
因为有你们,我才有了家,一旦失散了你们,这个家就不再是家,而只是我栖身茫茫宇宙中的客栈了。
越深爱,失去时越悲痛。但是,回忆起我们一起走过的幸福日子,我依然感到幸福满足。
——2018.08.19
《我们仨》,一路看下来,从泪目感动到思考,为什么他们一家子可以让人觉得如此幸福美好?
他们没有大富大贵,甚至长久以来都是居无定所,他们的幸福,来自于哪里呢?
以下:
幸福,在他们这里,我看到了夫妻之间的包容和理解、平等与尊重、互相关怀与互相照顾。吵架也是有的,但极少,且会反思自己。
比如,绛忘了问明开什么会,自觉感到很抱歉,不过锺书并不怪她不问问明白。——我爱你,我不忍心责怪你。
比如,锺书在绛生孩子住院那段时间搞坏很多东西,如倒了墨水染了桌布,绛只是说:“不要紧,我会洗”;砸了灯又弄坏了门轴,绛只是说:“不要紧,我会修”。——我爱你,你的笨拙我来包容。
比如,锺书做早饭,绛洗碗。——我爱你,家务不能只让你一个人做。
比如,锺书被选为一九三六年“世界青年大会”的代表,绛也被请当“世界青年大会”的共产党代表。杨绛对此写道:“我很得意。我和锺书同到瑞士去,有我自己的身份,不是跟去的。”——我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接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比如,锺书在他们搬入新居的第一天,杨绛太累不愿醒,锺书就为杨绛做好早餐并搬到床前。杨绛对此写道:“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来享用了。”——我爱你,你的付出我来欣赏。
比如,杨绛待产,院长问是否要女医生接生,锺书一句:“要最好的。”——我爱你,我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我只要给你最好的。
比如,锺书的父亲让锺书离开清华去蓝田去当英文系主任,绛从一开始的极力反对到决计保留自己的见解,但是也不勉强锺书,让他自己做决定。——我爱你,希望你好,但我不干涉你的选择。
······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爱你。
幸福,在他们这里,我看到的是家人之间的互相关怀、互相惦记、互相找乐子、互相逗趣。严厉也是有的,但不是毫无理由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的批评指责。
比如,圆圆会想方设法为爸妈做好吃的菜式,希望能把两老的胃口救回来。
比如,杨绛女士虽然担心锺书担心得睡不着,却不忍打扰到女儿的工作,假装睡了,实际一夜未眠。
比如,锺书和圆圆都生病住院时,锺书想要给女儿写信,圆圆得知立刻预先给锺书写了回信,请爸爸不要劳神写信。
比如,在不在一起的时候,互相记录下自己身边发生的琐事趣事,并称之为沙滩上退潮后剩下的“石子”,等到仨聚在一起时,就把这些“石子”拿出来,一起把玩和欣赏。
比如,圆圆因痴迷弹琴而不做父母早先和她约定好的作业,但她拿着自己的旧作业已旧充新,等到第三次,爸爸发现后,大怒,甚至把书给撕了。而妈妈也批评了她,并责令她把书补好。
看到这里,我挺赞赏这种教育方式的,在严重的问题上必须严厉,不可妥协,不然孩子都是势利眼聪明蛋,会捉住你的漏洞去犯浑,会不断刺探你的底线。但是,我特讨厌讽刺式的教育方式,比如,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是一坨烂泥,扶不上墙壁的烂泥·······这么笨啊,读什么书啊等等”,还有我爸说我的那句:“读什么书的呀,煮饭还能忘了按开关……”当年我真的对这句话特讨厌,耿耿于怀。
······
我们仨,就像以为某一位书友评论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呀,他们仨,在一起就是全部,就是全世界。
幸福,在他们这里,我看到的是他们有热爱的事情可做,他们与世无争,管好自己。
锺书和绛一起共赴牛津、巴黎求学,一起“探险”,一起去格物致知。锺书编《管锥编》,绛翻《堂吉柯德》,圆圆添补教材。
在面临失业境地时,锺书的好友陈麟瑞介绍他去暨南大学顶孙大雨的职位,但是锺书一口回绝了,因为他不肯夺取别人的职位。
别人对他们说:“胡乔木只把他最好的一面给你们看。”对此,杨绛先生认为:“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还自嘲道:“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对呀,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去读他的精华和长处,这才是对自己有益处的事。一味揪着别人的缺点,就没啥可看头的了,也没啥可交流的了。
不凑热闹不起哄,他们只管好自己。
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事故、最会做人的人也遭非议。锺书和我就以此为解。”
自年轻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刻意去合群了,他们只管好自己,与谁相投就与谁交往,不刻意去逢迎谁。
······
他们的幸福让人羡慕,不过幸福有千万种形式,愿我们都幸福呀。
感谢杨绛女士,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给世界留下了一本《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