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后感_18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9-03) 11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后感1800字

亮剑是一种态度,而人生是一种修行

《亮剑》这部剧最火的时候,满大街都听得见有人谈论李云龙,网络上全是那句“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而我所知的,只是这部剧好像在宣扬李云龙抗战的丰功伟绩。其时,我对军事作品不怎么感冒,所以电视没什么兴趣看,原著更是没想过翻阅。

2019年春节后第一天,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动员讲话中提到要学作李云龙式的干部。李云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引起了我的兴趣。

直到4月下旬,才开始翻看《亮剑》这本书,五一小长假期间读到深夜,直到全篇完结才罢手。然而,这本书与我想象大相径庭。它全然不是一首对战争的赞歌。相反,它的更像是一种反思,把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放到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通过戏剧性的冲突,来探讨个人信仰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原著时间线索非常明晰,可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前期、文化大革命四个时期。电视剧只是截取的抗战时期的内容。然而其实作者着墨最多的是李云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遭遇。

许多人将亮剑解读为敢于亮出自己的态度,且知行合一,勇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现实。的确,李云龙是亮剑精神的代表。但是如果仅仅将亮剑精神只认为他抗战时期的赫赫战功的化,不免肤浅。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所谓的亮剑精神。

抗战时期,李云龙是一介武夫,脾气暴躁,但是对战争有着惊人的直觉。此时的李云龙,幼年丧母,一无所有,一心跟着共产党打土匪打日寇。他拥有着最单纯的对共产党的信仰,即使在最重要的时刻,也敢对抗军令,凭着对战争天生的直觉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履立战功。他用行动证明这他鲁莽的正确性:他带领独立团在李家坡全歼日军山崎大队;在野狼峪伏击日本关东军,以土枪土炮与日方一流军队打成平手;攻打平安县城为团部报仇;砍杀土匪为和尚报仇。引得日军以十万大洋买其项上人头。

解放战争时期,他一心想帮助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尽管在他心中不知道新中国究竟该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他坚定地相信共产党。这段时期原著中所占篇幅很少,似乎作者在刻意回避中国人打中国人的事实,主要写李云龙与楚云飞惺惺相惜,但是各为其主。两人在徐州赵庄阻击战中双双重伤。这里的亮剑,依然指的是对信仰的忠贞,即使知道中国人不该打中国人,也依然坚定地与国民党军队开展。此时的信仰也依然是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前期,李云龙不过问政治,专心军事,在军事学院毕业后,将攻打金门岛、组建特种部队作为两项主业。这里的亮剑,是指其组建特种部队的行为,经过其对战争的分析研判,决定将自己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培育一直特种部队身上,这支特种部队也为我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该说,直至文化大革命前期,李云龙的性格、信仰均与其环境都是高度契合的。所谓时势造英雄,战争时期需要李云龙这样的人,虽然他粗俗、脾气暴躁,但是他纯粹,他始终坚信最普通的道理,那就是百姓的期望就是他需要做的,他始终坚信共产党的领导。

然而,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这个时期,李云龙的信仰体系开始一点一点地崩塌。他不明白为什么昨日还对党忠心耿耿立下战功的大将军转眼成为反革命、阶下囚;他不明白为什么一贯正确的毛主席会发动这场革命,这场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从上到下都如此的混乱;他不明白他所做的到底错在哪里,这么不容于世……他想破脑袋也无法参透其中的玄机。但是李云龙终归是李云龙,他无法勘破事态发展,但是他依然坚定着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已从坚信共产党的领导,蜕化成为作为一个人的良心、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耀,是这良心和荣耀,让他大无畏地选择死亡,选择站着死亡而不是苟且地活着,不是向当局妥协,甚至不向伟大的领袖低头。

他对抗上级指令,彰显自己的军事才干,这是亮剑;他毅然将枪炮指向昔日的国军战友,一门心思创造新中国,这是亮剑;他在文革中遭受凌辱却不失军人气节,宁死不妥协,这也是亮剑,这是更最层次的亮剑之精神。

生在人世,必经历一段修行。遇到什么样的人,发生有些事,处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盛世,并非个人能左右。重要的是个人修炼,修炼什么呢?我想,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的信仰,指导自己的言行,只有信仰才能为生赋予意义。当信仰遭受冲击,甚至可能被击溃的时候,有一些原则和底线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归根到底,从信仰到原则底线都是我们的修炼。

嗯,就是这样。当我们树立了信仰,保护信仰便是亮剑;当信仰被破坏,那么保护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便是亮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后感_18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