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面纱》读后感_13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8-19) 8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面纱》读后感1300字

揭去面纱,通往安宁
――读《面纱》有感
在生命觉醒和生命回归的春天里,我花费9小时28分钟阅读完《面纱》,故事情节令人唏嘘,结尾却以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带给我宁静。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5年。小说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叙事以心理活动或独白见长,整个作品谋篇布局的精巧、对人性幽微的洞察,遣词造句的精准等让我为之慨叹,但宁静之后我却陷于困惑,作为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为什么取名《面纱》?究竟隐含着什么?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和中国内陆一个叫“湄潭府”的地方。女主凯蒂因为虚荣,急于赶在妹妹结婚前出嫁而选择了不爱的男主瓦尔特。丈夫的刻板严肃、疯狂工作和乏味无趣,使她寂寞、孤独和失落,不久就被花言巧语、生性多情的有妇之夫查理·唐森俘获,坠入婚外情而迷失自我。奸情败露之后,瓦尔特设计让凯蒂看穿了唐森的虚伪与欺骗,之后执意将她带往云南霍乱疫区,希望借助疫情置凯蒂于死地,自己全心投入与疫情作战后却不幸染上而死掉,凯蒂则通过在修道院参与对染疫病人和孤儿的志愿救助工作,真正看到沃尔特的可贵和修道院院长以及修女们的善良与坚守。怀着一个未明生父的胎儿,凯蒂在香港与汤森重逢,虽然对他满怀愤怒,却差点又陷入意乱情迷的境地。彻底清醒了的凯蒂逃离了香港,回到了常年郁郁寡欢的父亲身边,此刻她理解了野心勃勃的母亲的去世对于父亲的解脱意义,并发誓要教养出一个与她不同的独立自由无所畏惧的女儿。最后和父亲同往巴哈马群岛生活。
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毛姆没有一次使用“面纱”这一具象。那么又为何取名“面纱”呢?毛姆在《面纱》的序言中曾说,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但丁《神曲・炼狱篇》中的诗句。而通观整部作品, 不难联想到小说的寓意正是来自文学经典《神曲・炼狱篇》:以爱的名义或因虚荣获取的令人艳羡的生活,其实是人们自欺欺人蒙上的面纱;对于自由与爱的渴求,非经炼狱不能抵达。
理解了作品命名中的寓意后,我们便能发现几个主要人物的面纱:男主角瓦尔特的面纱,是严肃呆板、不善言辞、尖酸刻薄,是他为了掩盖心底炽热浓烈却又卑微的爱;女主角凯蒂的面纱,则是在偷情事发之前的轻佻、自私、刻意的自我掩饰;凯蒂的情夫查理,更是将人性面纱表露得淋漓尽致。他表面是谦谦君子,有智慧有担当,政坛上平步青云,实则是个懦弱自私的伪君子。
而作品的精妙之处则是凯蒂的面纱揭开,来到了霍乱流行地的湄潭府,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在恐惧、欲望、悔恨交加中从背叛走向自我觉醒和救赎的道路,从而提示出人类在理性的指导下,在信仰的启示下,可以通过忏悔与自我修炼进入幸福的理想世界。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自我完善的精神成长之路。
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有意无意间也戴着面纱,早在1925年毛姆就以敏锐的洞察力让我们揭开那层面纱,坦然面对生活,面对他人,面对自己,将个人遭遇与人类命运联系起来,通过炼狱自省,就能迷途知返,臻于善和真,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因为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这也许就是作品的现实意义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面纱》读后感_13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