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少时不曾提及红楼,一是晦涩拗口,一是不喜书物。近期花费时间将将看完,感慨万千,都说红楼常读常新,频频回味盛时热闹非凡,十二金钗尤在,海棠结社作诗,姥姥观园惹啼笑,观戏作赋赏花月,心随贾母疼爱众兄弟姊妹,好一个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衰时黛玉葬花魂,元妃薨宫寒,贾赦抄家,凤辣子贾母等相继离去,盛宴将下,退散席去,心中悲意尤生,难以自持。
宝玉携宝玉而生,自喜胭脂粉黛,流连闺阁,备受疼爱。所待丫头小姐,无一不上心,是为重情重义之人。在封建教条下,人分三六九等,更是难得。晴雯化花神,作《芙蓉女儿诔》哀思。虽重情,却在生前不为之平反,于王夫人面前敢怒不敢言,如同现代人之愚孝,可见其软弱胆小之心,不敢撼动权威之人,也是同宝钗束缚在教条下之人罢。待中举人后,看破红尘,俗缘了结,随僧道出走,回至青埂峰,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金陵十二钗双首之一,颦儿黛玉,倾国倾城貌,菊花诗夺魁,诗才旷世,唯宝钗能与之相媲美。奈何父母早逝,寄人篱下,心事繁重,不与何人说。虽贾母疼爱,但终是外人,又觉体虚病多,遂不能许与宝玉,泪尽而逝。若说红楼,唯最懂黛玉,心中千万,言语不出。读中秋联诗“寒塘渡鹤影,冷血葬花魂”时,心中更是震撼,潸然泪下,心疼不已。
金陵十二钗双首之一,蘅芜君宝钗,举止娴雅,和光同尘,贾府上下乃至通书之人,无一不喜欢。心挂金锁,内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玉上所刻“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是一对,寓金玉姻缘。宝钗一来,竟有把黛玉比下之势,容颜才气,更有金玉配。
黛玉哀叹“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
可谓“既生瑜何生亮”之哀叹。奈何深知宝玉心系黛玉,也在家人教唆下嫁与宝玉,闹得好大一个乌龙。
金玉结合之时,潇湘凋零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