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圣殿春秋(全三册)》读后感_17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8-15) 9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圣殿春秋(全三册)》读后感1700字

信仰之跃
看完本书,经历了动漫《银魂》的多年洗礼,脑子里跳出了这么个略带调侃意味的题目,希望各位书友宽宏大量。
最开始是阅读动机是根据封面,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系列也都是这样的宣传语,平均三个通宵读完。所以我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这本《圣殿春秋》的,我在想我能不能两个通宵就看完它呢,这样我便显得超前而与众不同了,结果用了四天,阅读时长二十多个小时。提前预设的目标让我对自己的阅读效率颇为失望,更是因为远远落后于大多数读者而暗自埋怨自己。
我对作者的自序印象特好,序里叙述了他产生写作本书的念头由来,当定下了大教堂的目的,接下来就是收集资料的过程,写作的过程,修改到最后定稿,对读者的反馈的关注,对本书销量的关注,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坦率的作家,看到了他的作品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过程。从自序里面介绍的对大教堂建筑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便可窥到一丝卷帙浩繁的味道。由此,我便粗鄙地认为,写作其实更多的是整理资料,编辑资料,然后加入个人喜好进行重新创作的一个过程。若非专职作家,但凡能从写作中体验到少许乐趣的人,都可以尝试着体验一番这种将回炉重造,锤炼至极的感受。
由于抱着先入为主的目的性来阅读本书,于是我会不断地关注本书会这么受欢迎的缘由,就在我读完整本书,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答,这完全是因为本人才疏学浅,不能攫取书中半分精华所致。趣味性还是有的,只是对我来说,并不强烈。以下我将从三点通俗的理解聊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是信仰。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没有信仰的国家,但不能将我难以理解宗教对国家及人民在生活和精神指导中的影响,归咎到这一说法上。本书主要涉及到的是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传播,以修士菲利普作为代表。菲利普是一个正面人物,代表着教堂文化精神中的极力自我克制和信仰的绝对虔诚。既然定下了完美人物的基调,那么在个人成长方面可以写的空间似乎不大,就在他为了建造大教堂和不得不政治斗争扯上关系,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应对和化解的那一刻,是一种巨大的转变,就像是“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第二是正义。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人,在秉持着一份属于自身的正义的同时,屈从于大多数的不统一的判断标准,尤其是在战争频发的地区。大众的标准似乎将由国家制定携带政治性质的宗教信仰的法律来规范。而个人的正义,当然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代表人物是建筑匠汤姆,这么说来,我们通过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可以在它的正反两面都找到恰当的说辞来解释,那么最终的是非论断,自然落到了大多数人的手里。但大众的是非导向却是盲目而狂热的。
第三是情感。这里对爱情的描述似乎比其他的情感要多很多,偏偏菲利普副院长是一个对爱情之事一无所知的人,而我刚好介于两者之间,所以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起码书中所描述的爱情,放到现在来讲,是很不现实的,但爱情的确是让人茶饭不思,几近疯狂,比起友情,亲情而言,比自由要弱,比生命要强。爱情主线有汤姆和亡妻的相濡以沫,和艾伦的情欲交融,杰克和阿莲娜以及威廉三者间的爱恨交织,跌宕起伏,复杂难辨。
最后谈情节,现在的雷剧频出,相比之下本书在情节上的安排便是情理之中,跌宕起伏之处不多,和生活较为贴近。大体上和一贯的小说差不多,比如阿莲娜寻找杰克的部分有点老套。对各种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却也有招致累述之感,这点于杰克在犹豫是否要放火烧掉老教堂的心理描述中可以看出。若是得空可以进行细致阅读的书友,不妨仔细品味其个中趣味,我想这也许是作者的写作特色,也是为何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当你的写作内容足够宽泛,往往能够面面俱到,兼顾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样一来,读者只需探寻自己喜欢的片段,整个阅读过程自然会欢乐无比。
就算我对一部小说的写作有多么着迷,对作者是多么钦佩,我仍然没办法说服自己喜欢上阅读小说,本着这样顽固执拗的浅薄心理,我总是抱着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进行阅读,而这种阅读也总是不能和大多数的读者契合,却能使自己乐在其中。
或许这便是我的信仰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圣殿春秋(全三册)》读后感_17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