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路》读后感1400字
读季羡林老先生这本书,共有三感想。
首要的感想是:很真实。
老先生小时去学堂,长大考取清华,后来去德国留学,漫长的求学过程在他眼中,却是不为别人不为国家,轻轻浅浅地只为了自己能有口饭吃、能毕业后找到一份“饭碗”。这一个踏踏实实的原因,读来就让人觉得这位先生既不把自己架上高台、也不往自己脸上贴金,好像和读者自己二十几岁求学、求职的心态一模一样,无意中因为这份真挚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这份叙述的真实,贯穿整篇文章。而真实背后的第二份读后感,则是:苦中作乐。
小时候寄人篱下,虽然是亲叔婶,依然需要看人眼色行事;长大后远赴德国留学,虽然环境优美,依然不是故国家乡;等到年长了,虽然成为了北大教授,却又逢文革十年浩劫。即便如此,老先生依然是无比的乐观。小时候放学了不爱回家,爱看街边铺子里的瓜果,中午爱吃路旁小铺里一个铜元一个的小葱拌豆腐、炸圆子或是豆腐脑。在德国留学,物资匮乏买不起鸡蛋,工资不够下一趟馆子,却往往总结说吃到的食物是“生平最美味”。就算十年浩劫,也是想着“劳动使我快乐”。
老先生的自传读来很有趣。读书的时候写日记,德语英文中文混在一起,真真是我们身边爱夹腔调的“假洋鬼子”,让人感叹大师的当年格调也蛮低的。偶尔日记里蹦出来个骂人的“混蛋”,和使馆的人们交涉的时候“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似的耍赖皮,又无不写出季老先生治学“智慧”背后,生活中的“小聪明”。
那么最后一点感想是什么呢,是一份圆滑和谨慎。
“圆滑”这个词其实有一些贬义,可是用在此处只是想说季老先生此人,虽然“假话全不说”,但是也是“真话不全说”的。幼时寄人篱下赋予他的,并不仅仅是吃苦的韧性,其实也略有“愿为五斗米折腰”的一份审时度势。这一点,你往坏了看,太事故;你往好了看,文革中那么多大学者自杀,而季老先生能够熬过来,这是他的个性决定的。李敖曾经批判季羡林,其他的言论不谈,他说季老先生“根本不是国学大师,只是个很弱很弱的教授,就是语文能力还不错。别人全死光了,他还没死,所以他就变成国学大师了”,这个我不完全认同,可是也不认为它没有道理。季老先生晚年被捧得极火,帽子戴的极高,和他在文革中幸存下来是不无关系的,毕竟与他同龄的老学者们留存下来的已然不多了。而他的圆滑,也正体现在,即使他写“牛棚杂忆”,也会把自己放到极低的位置去叙述描写,甚至还真正表达了自己的“忏悔”,让当权者、被批斗的老同事、甚至当年的学生红卫兵们看着都觉得好受。当然,写这些文章时候的他,已经老有所成,文笔中有很多地方也夹杂着讽刺和调侃,已经显露出与其为人处事完全不一般的一股犀利了。
抛开老先生学术的成功和为人的真诚,其实他的家庭并不美满,在这方面是个非常大的失败者。和妻子异国十年,回忆录篇幅很大,形形色色人物登场,家人却只被提到一句。去世后儿子和学生争遗产,也闹的沸沸扬扬不得安宁。高中的时候读报纸,看季老先生认为自己是个“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也不精通”的“杂家”。那时候读来觉得很妙,于是也立志做个“杂家”,努力去探索不一样的东西,对什么都多多了解。八年过去了,老先生已经去世,我也对这个世界多多少少认识了一点点。如今读完他的作品,仔细思考,也发现他并非完人。其实又有谁能够拥有完美和成功的人生呢?只要能顺应自己的个性,回忆的时候不会后悔,就已经足够成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