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读后感1800字
接触张爱玲的作品已经有些年了,最早的是初中时候家里的散文集《流言》,是些细细索索的语言。看了电视剧《倾城之恋》,只记住了白流苏这个名字,因为这名字实在好听的过分。后来,几乎看遍了张爱玲的小说,看完又去看人家写的张爱玲的传,又去看了她和苏青,胡兰成的故事,又去找来台湾清华大学杨佳娴老师的《细读张爱玲》的全部课程来听。依旧不过瘾,索性再读一次。
part 1
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受尽了那个荒诞的落魄大家族的冷眼,嘲讽和排挤。她抱着一点希望,也抱着一点绝望从那里挣脱出来,来到香港。但是她不肯委身于本是浪荡公子的柳原,因为一旦这样做,“除了做他的情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与其说,这一次在香港的相处是互相试探,情愫滋长,倒不如说是两个见惯了风华雪月并深谙其中之道的人的较量,进一步退半步,棋逢对手。
柳原:你知道吗?你的特长是低头。
….
流苏:我什么都不会。我是顶无用的。
柳原:无用的女人是最厉害的女人。
流苏:怎么不说话呀?
柳原:可以当着人说的话,我全说完了。
流苏:鬼鬼祟祟的,有什么背人的话?
柳原: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见了,也怪难为情的。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
柳原: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下遇见了,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床头上的电话突然郎朗的响了起来,她一听,却是柳原的声音,道:我爱你。就挂断了。流苏心跳的扑通扑通,握住了耳机,发了一回愣,方才轻轻的把它放回原处。谁知才搁上去,又是铃声大作。她再度拿起听筒,柳原在那边问到“我忘了问你一声,你爱我吗?”
流苏: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
柳原冷冷地道:你不爱我,你有什么办法,你做得了主么?
流苏道:你若真爱我的话,你还顾得了这些?
柳原道: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对于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
从他们的对话的演变,可以看出柳原是从轻浮到动了一丝真心,然后再恢复到“上等的调情”,恢复了他的潇洒。这一局下成了平局,谁都不肯妥协,以流苏回到上海结束。
part 2
流苏在看出柳原浪荡的本性和未必真心喜欢她之后,为何会第二次应邀去香港呢?一个字:赌。“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流苏不年轻了,在那个陈腐的如同死灰一样的家里只会老的更快一些。
但是这一趟,她早失去了上一次的愉快的冒险的感觉。她失败了。固然,女人是喜欢被屈服的,但是那只限于某种范围内。如果她是纯粹为范柳原的风仪与魅力所征服,那又是一说了,可是内中还搀杂着家庭的压力——最痛苦的成份。
范柳原在细雨迷蒙的码头上迎接她。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她以为他在那里讽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是医我的药。“她红了脸,白了他一眼。
柳原叹道:“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苏也怆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香港战乱,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他折回去救出白流苏。就是这一折一救一患难,成就了他们。生死,是可以产生羁绊的。羁绊了的,就是姻缘。战争中萌生的真情究竟是否可信,又是否长久呢。
part 3
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虽然结局看上去圆满了,一个不被众人看好的离了婚的白流苏竟然有了这么好的归宿,但这究竟是一个悲剧。婚姻没有让柳原改变,他依然风流,依然潇洒,依然会说情话,只是对象不再是已经成为妻子的流苏。这场世俗的婚姻掩盖了背后的悲凉,比悲剧更像悲剧。
写在最后:
《倾城之恋》前前后后我读过三次,看过电视剧一次。但就是记不住白流苏的结局,每次回想起来,记忆就停留在她和范柳原跳了一支舞的画面。如果故事就停留在那一支舞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