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读后感_17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8-01) 10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读后感1700字

看这本书的人,或许也是有着跟我一样的猎奇心态,想看看这个史上最知名的“大恶魔”,他的青年时光是怎么怎么度过的,有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以及读者最关心的——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言,他是如何蜕变为我们所知道的希特勒的,他对犹太人的仇恨从何而来?
年轻的阿道夫作为德意志帝国的奥地利籍志愿兵,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饱尝死亡和失败的滋味,和其他德国人一样,憎恨在帝国内部掀起革命的“十一月罪人”。这是促成他转变的重大转折,受毒气熏伤双眼在战地医院静养的他,在病榻中迎来了德意志帝国的战败,从那一刻起,他决心从政。而这一段历史,是他的朋友库比席克未曾和他共同经历的。虽然书中可以见到,在维也纳的日子里,阿道夫已经培养了坚定的反犹态度,但那不过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偏见而已。如何处理犹太人问题,他那时并没有明确的计划,更别提系统化的屠杀了。我国的愤青们对日本也是各种想法,但他们还没有机会实施(笑)。因此,试图在书中寻找屠杀征兆的人,可能还是要失望了。如果不是时代的风潮将这个偏执的人推向前台,他也不过是有态度而无行动的一介愤青罢了,或者会成为知名的建筑师,或者会因为他难以相处的性格而处处碰壁、郁郁而终。宏观经济的失败总会催生动荡和极端主义,是大萧条给了纳粹复起的机会。(纳粹的官方政策也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调整的,最初只是打算驱逐犹太人,战争爆发特别是占领波兰之后,党卫队对人口迁移(波兰德意志人内迁、犹太人驱逐)的任务头痛不已,结果就是放弃驱逐,改为“最终解决”的犹太人灭绝计划。让历史学家头痛的是,希特勒从来没有留下书面命令,或许是为了逃避责任,但也有人认为这些是希姆莱自作主张。总而言之,这已经是个不解之谜了。)
那么让我们来回头看看,年轻的希特勒是个怎样的小伙子。不消说,他肯定不是常人(笑)。这种略神经质的、一碰就炸的性格,在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想必都只占人口的极小比例。所以我说他“不是常人”。能和他成为朋友的人,必须要包容他的这种性格,还得有共同的志趣——艺术,时间一长,在这两个外人看来不甚搭调的人,居然也发展出了某种可以称之为“友情”的东西。春风得意时的希特勒,被人评价为很有魅力且通情达理,尤其是他摄人心魄的眼睛(书中也有提及),然而在另外一些见证者的眼里,他的状态似乎不太稳定,据说他在狂怒时甚至会“啃地毯”,如果不是特意编出来埋汰元首的段子,那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从库比席克的回忆里来看,希特勒也不是没有这种发展倾向。当然,他对母亲克拉拉的爱,是本书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这个人,并没有完全丧失正常的人性,他也有感恩心和负疚感。关于“希特勒残暴”这种宿命式的评价,我想进一步说明一下。
很多人从二战里纳粹的种种暴行出发,得出希特勒本质残暴无情的结论。但就实际而言,暴力是那个时代的政治潮流,奥匈帝国纵有种种不是,毕竟还能够做到各民族和平共处,第一次帝国崩坏,也就打开了民族冲突的潘多拉之盒。大半个欧洲的人们都在革命、种族冲突和清洗、政治分歧的过程中被“野蛮化”了,俄国内战、亚美尼亚大屠杀、希土战争、西班牙内战……19世纪文明的欧洲被彻底摧毁。我们目为惊骇野蛮的桩桩事件,在当时欧洲人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除了灭犹这件事,希特勒所做的一切都遵循了时代精神,他所做的事在德国人看来并无不妥,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也未见得希特勒就比罗马尼亚人、土耳其人、西班牙人更野蛮。毕竟,弱肉强食是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所以,希特勒并没有变得“残暴”了,战争和冲突必定会带来人性的沦丧,即使发动战争的人有着善意的目的和个人道德,战争自有其内在逻辑。有多少人知道,太平天国占领南京的时候死了多少人?湘军收复天京的时候又屠杀了多少人?长春之战又饿死多少人?日本人在占领南京之前一路烧杀又死了多少人?(大家只记得南京大屠杀!)……这就是战争,一定会死人,死很多的人,所谓正义和不正义的战争,都是一样的。
参考书籍:《第三帝国的兴亡》、《从乞丐到元首》、《奥斯维辛:一部历史》、《战败者:两次大战间欧洲的暴力与革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读后感_17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