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波 李银河独家授权,并亲自校订全稿。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本书收录了王小波的杂文代表作,他以卓越的文采,众醉独醒的姿态对社会道德伦理、国学与新儒家、个体尊严以及小说、艺术等方面进行了酣畅淋漓的剖析,表达了有理有趣的观点。时隔二十年,依然如同清流一般,读来让人沉思,让人捧腹,让人拍案叫绝。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在线阅读地址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先介绍下我的程序员偶像王小波。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我只能感叹英年早逝。但可能也跟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我想跟大家分享下书中提及的老三届。
老三届: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当时在中学的初、高中学生因文革造成在学校的堆积,到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景,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危机。因此老三届离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并且将此前以农场(含兵团)模式为主的上山下乡改变为以插队模式为主。
王小波本来读书的年龄 被安排去云南插队。
他用中六合彩的概率来幽默的调侃自己生不逢时。
书中这样描述:“当然,我也反对任何老三届恶劣的说法。老三届正在壮年,耳朵和男根齐备,为什么就不如人。在身为老三届这件事上,我也有了平常心:不就是荒废了十年学业吗?这个彩老子也认了。现在不过四十来岁,还可以努力嘛。”
书中描述了他眼中中国与美国文化的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书中很多诙谐幽默但又让人无奈的句子,下面我列举几个,让大家知道王小波的幽默与智慧:
我学理科,最开始想成为一名化学家。一个星期我漏掉了五大瓶氯仿,漏掉的起码有一小半被我吸了进去。这种东西是种麻醉药,我吸进去的氯仿足以醉死十条大蟒。说也奇怪,我居然站着不倒,只是有点迷糊。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把实验做了出来,证明我的化学课学得蛮好。我一直对化学恋恋不舍,是因为学化学的女生不少,而且有不少长得很漂亮。
后来我想成为数学家,学数学的女孩少,长得也一般。但学这门科学我害不到别人,所以我也很喜欢。有一回考试,我看看试题,觉得很容易,就像刮风一样做完了走人。等分数出来,居然考了全班的最低分。原因是我只做了试卷的正面,试卷的反面的题目我根本没有看到。
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
捡破烂的退休大师傅:攒尿灌灌溉韭菜;捡回来的纸板,拿去卖之前要加水浸泡,增加重量;废品里面放砖头等行为都很嘲讽且略带幽默
太监是什么,回答:“没见过阉人,但我见过阉驴。”
每周工厂会组织员工看电影,放电影的人来厂里,没有工资只管包饭,他吃了韭菜夹杂报纸,报纸是上厕所留下的,结果他以后来放电影 都是自己带饭,或者去喝西北风。我后面在想喝西北风是怎么喝饱的。哈哈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战士为了把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一块手表留给自己的后人,他把他放在自己的屁眼里面。
圣徒被拉上火架,是人们对圣徒的惩罚,可是,该圣徒看到自己身体的下半截被烤得吱吱冒泡,上半截还纹丝未动,就说:喂!下面已经烤好了,该翻翻个了。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华子的三味书屋
你一定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您的百草园~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在王小波处的时代,他经常用自嘲和幽默的方式来倾述自己心中不快。
幸福的时代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时代各有各的难言之隐。
当时时代流行越是不熟 越是战斗,在战斗中学习战斗;
所以发生了以下两件趣事:
1. 我在医院里遇上一个哥们,他犯了阑尾炎,大夫动员他开刀。我劝他千万别开刀——万一非开不可,就要求让我给他开。虽然我也没学过医,但修好过一个闹钟,还修好了队里一台手摇电话机。就凭这两样,怎么也比医院里这些大夫强。但他还是让别人给开了,主要是因为别人要在战争里学习战争,怎么能不答应。也是他倒霉,打开肚子以后,找了三个小时也没找到阑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肠子都拿了出来,上下一通紧捯。小时候我家附近有家小饭铺,卖炒肝、烩肠,清晨时分厨师在门外洗猪大肠,就是这么一种景象。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别人也动手来找,就有点七手八脚。我的哥们被人找得不耐烦,撩开了中间的白布帘子,也去帮着找。最后终于在太阳下山以前找到,把它割下来,天也就黑了,要是再迟一步,天黑了看不见,就得开着膛晾一宿。原来我最爱吃猪大肠,自从看过这个手术,再也不想吃了。
2. 我的哥们动了手术,刀口也总是长不上,人也越来越瘦。后来我们就结伴回北京来看病。我一回来病就好了,我的哥们却进了医院,又开了一次刀。北京的大夫说,上一次虽把阑尾割掉了,但肠子没有缝住,粘到刀口上成了一个瘘,肠子里的东西顺着刀口往外冒,所以刀口老不好。大夫还说,冒到外面还是万分幸运,冒到肚子里面,人就完蛋了。我哥们倒不觉得有什么幸运,他只是说:妈的,怪不得总吃不饱,原来都漏掉了。这位兄弟是个很豪迈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拿自己的内脏给别人学习战争。
医院本来应该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在王的时代却变成了越是不熟越是要战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我们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论:不管社会怎样,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作为杂文的作者,把推论都写了出来,未免有直露之嫌,所以到此打住。
最后送一句李连杰的话:
李连杰:“虽然你会武功,虽然你力量很大,但是在大自然当中生命不结束,就要呼吸。我一直说这样,就是有一个生命,不再有这个吸的这个动作,生命就结束。没有保证说一定80岁,一定70岁,一定30岁,其实没有,真的有可能,所以我就觉得无所谓了。既然我死亡都已经体验过了,我也体验了,有急促的死亡,就到这儿了就不走了,那再过就死了,有一种慢慢的体验死亡,在高山上缺氧。 ”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华子的三味书屋
你一定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您的百草园~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关于思维,不能够认同得再多,小波说 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只有很少的人觉得思想会有乐趣,却有很多的人感受过思想带美的恐慌, 且思想的单调、机械是不可忍受的。
沉默不是不肯表达,是因为表达受制或易被误解,言论成本过高或表达正确观点时需要有实力和身份作为保证。于是沉默。
王小波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来表达社会病态,比如花喇子模信使问题,比如论战与道德,顺嘴就圣化自己又不想听真相的人太多太多。
谈国学部分很有意思,他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发明做豆腐的劳动人民,国学再好也经不起几千年的反复钻研,要有些创新。换句话说除了教育别人你也要有事可干。
书中写了很的“文革”,知青下乡,老三届之类的年代事 件。作者极尽挖苦之能。因离我们太远,没真正经历过也就不能真正体会,那应该是王小波毕生的噩梦吧!
谈到尊严, 一.个人尊严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自处时也要有自觉;二.真正的绅土决不在危险面前止步;三.关于居住环境和饮食卫生与尊严的关系,都是个体本身的自省;
关于文学作品,作家不能为了迎合读者或者主旋律,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最后得不到奖励还要丢了观众。个人认为这点同样适用于做人,都真实点吧。
这本书里作者安利的书单如下:1.《1984》《情人》后者评价甚高,惹得我都想重读了;2.意大利电影《罗马十一时》,美国导演乌迪艾伦;3.现代小说最高成就——卡尔维诺,尤瑟娜尔,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诺;4.译本有王道乾先生翻译的《情人》,穆旦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及贾平凹的《废都》
王小波这么有趣的人,他安利的一定都是干货,你要说我媚雅我也认了。当然虽然他批张爱玲,也不影响我喜欢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