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自觉做好“共”字文章

写景作文 Betty 4个月前 (01-16) 17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6月16日是肉孜节、6月18日是端午节。今年肉孜节“巧遇”端午节,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用歌与舞、热情与真诚一起欢度节日,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又浓厚了许多。一起欢度节日,已经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过节的一种自然方式,也是各民族自觉做好“共”字文章、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早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这些重要论述指导我们,各族干部群众一定要做好“共”字文章,筑牢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亲情关系。近年来,尤其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总书记指出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这几个“共”字,积极开展各项民族团结创建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各个节日,各族干部群众相互问候、相互走动、相互庆祝,大家一起过节一起嗨,增进了了解,也增进了感情。

随着“访惠聚”驻村工作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深入开展,做好“共”字文章的抓手得到进一步巩固,极大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节日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日益成为各民族加强彼此联系增进彼此了解和感情的纽带。2017年春节,“访惠聚”驻村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全部留在村里和各族群众一起过大年,他们把各族群众当亲人,把各族群众的家看作自己的家。在干部的带头下,新疆各民族在一起过节蔚然成风。而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里干部职工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则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推向新的境界,也把“共”字文章做到了各族群众的心里。比如去年的冬至节气,天山南北的村庄社区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包起了饺子,大家在一起讲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从冬至吃饺子讲到春分喝诺鲁孜粥,从新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讲到党的民族政策,从脱贫攻坚讲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前景……在节日暖暖的氛围中,干部职工与各族群众的心越贴越近,“五个认同”也越来越深入百姓心里。

在各族干部群众互致问候、其乐融融的节日里,我们再一次重温总书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教诲,也更加深刻领会其中的深远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像一家人那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灵相通、共担风雨,筑牢干部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亲、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良好局面,为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自觉做好“共”字文章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