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结婚最好是高不成低不就

情感文章 朱莉安 7年前 (2016-07-25) 20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我刚出社会之前,有位知名的社会学教授写了一篇文章,说台湾适婚年龄女多男少,比例失衡,呼吁女人不要变成大龄剩女。
  
  当时,家有女儿的都紧张,仿佛女人身价顿时下跌、男人也一时紧俏起来。
  
  “你呀,眼光别太高……”这句话,大概就是当时流行起来的。
  
  我那时很不喜欢这种“要赶着抢才会有人娶”的说法。“会不会幸福”比“有没有人嫁”重要得多吧。
  
  而且,要嫁其中对的那一个,总不能因为僧多粥少就放下脸来抢饭吃吧。
  
  “有自己的眼光”有什么错呢?如果不顾自己的眼光,那除非是你评估错,否则婚姻铁定错。
  
  眼光若高,为了有人娶就来放低,婚后不可能真会甘心付出。爱王子却嫁了青蛙的女人,除非遇上奇迹,人生只有默默承受青蛙的黏液。
  
  每个世代女人的择偶眼光高低不同。最近看到有篇日本的报道,谈及未婚职业妇女择偶条件的变化,的确有趣。
  
  30年前,日本女人要高就,讲“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身高。
  
  后来随着经济泡沫化,眼光就踏实了,变成“三平”:平均的收入,平凡的外貌和平稳的性格。
  
  这样的男人,可以让她们过着平淡的生活。
  
  然后,又变成了现代的“四低”:低姿态,低依赖,低风险,低成本。
  
  低姿态,不是卑躬屈膝的意思,指的是不耍大男人;低依赖是自己独立,不会事事叫老婆;低风险是指能够保饭碗,不被裁员:低成本指的是生活节约。
  
  日本男人也要“四低”女人:低干涉、低要求、低波动(不要动不动就翻脸)和低成本(不要虚荣)。
  
  以前的女人,很怕被人家说是“大龄剩女”。我常听到三四十岁的单身女子自我解嘲:“哈,我就是嫁不出去。”或说:“对啦,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心里倒是坦荡荡的。
  
  能自我解嘲,表示不自卑。
  
  历史上的女性伟人,其实不少是没嫁出去的,像特丽莎修女,像南丁格尔。嫁不出去又怎么样?
  
  人要找到“中意”的人很难。差太多,是一时怜悯,假装成了爱情,清醒之后,会怀疑自己眼前是不是长了茧!
  
  若对象的程度和层次比她们好太多,通常是女人都得花一生来迎合,也会迈入为了争取认同而失去自己的喜怒哀乐。开个玩笑说,就算是聪明如武则天(进宫绝对是“高就”),她到了老年才能做皇帝,豁出去称心如意做她自己!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结婚最好是高不成低不就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