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标签:魏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历史典故】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

马陵道孙庞斗智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同学期间情谊深厚,结拜为兄弟。   庞涓听到魏国以优厚的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决定下山谋求富贵。临行前对孙膑说:“如果我能获得重用,一定来接孙兄共同建功立业。……

浮山堰

相传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南北朝梁国和魏国争夺寿阳(今寿县),争夺中魏国兵马略强,抢先占领了寿阳城。这寿阳是淮南与荆州、襄阳间的咽喉之地,城四周护城墙足有三丈多高,墙外护城河也有三丈多宽、一丈多深,易守难……

以沙充粮退敌兵

南北朝时,宋国将领檀道济率领大军讨伐魏国。宋军经浴血奋战,在屡败魏军后,长驱直入,直逼魏国重镇历城。但由于部队前进太快,以至于战线拉得过长,后勤供应出现严重不足,恰巧宋军的后方仓库遭魏军偷袭,粮草被烧……

围魏救赵: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历史典故】 齐威王三年,魏……

吴起言行如一

  战国时期,卫国出了一位军事家吴起。他本是孔子的弟子曾参的学生,后来喜欢钻研兵法, 逐渐与大军事家孙武齐名。他去过很多诸侯国,要么得不到重用,要么立功后被小人诽谤。困顿之时,吴起听说魏文侯特别贤明,……

围魏救赵的典故

前一篇:韦编三绝 后一篇:惟命是从 围魏救赵 : 【成语】: 围魏救赵 围的成语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

鞠会东岳

  第一回———   话说齐国蹴鞠队蹴遍中原各诸侯国,不亚于一场旋风。正当齐国在研究举办国际蹴鞠大会之时,忽有殿外禀报:韩国使臣紧急求见。   齐威望立即停止议事,召见来使。   原来,魏国得知齐国蹴……

赤兔马之死

  据传,关羽败走麦城,命丧黄泉之后,他的坐骑赤兔马被孙权赐给了擒杀关羽有功的东吴偏将马忠。马忠得了赤兔马,开始感到非常荣耀,可时间不长,他就害怕了。他怕蜀国把他当作第一仇人,就悄悄地把赤兔马卖给了魏……

车载斗量的故事

话说三国时期。吴和蜀两国联合,共同对抗曹魏;可是后来,吴蜀之间产生了矛盾。东吴杀了蜀国大将关羽,夺取了荆州。刘备勃然大怒,发动全国的兵七十万人,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不把孙权逮住。砍下他脑袋……

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这一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

置身事外

置身事外 两个人争论、吵架,如有第三者在场,双方都会请他帮忙,或是请他评理。第三者在对峙的双方眼里,既是仲裁者,又盼望成为共同对敌的友军。这种现象,古今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韩、赵两国发生战争,双方都……

不要“吓”我

不要“吓”我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周跑去要与他会面。惠施听人说,庄周这次来魏国的目的,是想取他相国之位而代之,所以十分紧张,命令官兵在都城搜捕了三天三夜,但还没抓到……

西门豹的故事

西门豹的故事:西门豹简介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 (今河北临漳县一带))时,看到这里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