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应朋友之约去乡下钓鱼。我本不会钓鱼,只是与几个女伴在塘坝点了一堆篝火,一边谈笑,一边烤鱼、烤红薯,实在开心极了。傍晚,我回到城里,本想好好读读书,但似乎还没有从白天的欢聚中回过神来,最后在漫长的肥皂剧中将一个晚上打发了。第二天,另一个朋友请客吃饭,又聊了一下午的天。晚上,我强制自己静下来,才读了一个小时的书。
一个兄弟是很有影响的画家,在北京、上海、纽约、巴黎都办过画展,一幅画少则卖到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人也长得帅,或许是自身条件非常优越吧,喜欢他的女人有一个排,但兄弟有个原则,平时开开玩笑可以,但绝不寻求婚外刺激。他已经五十岁了,功成名就,却没有绯闻。
人的一生永远面临着各种诱惑,有时是安逸,有时是美色,有时是金钱,有时是官位,有时是虚名,如果我们一见诱惑就跳进去,我们的声名、才华都会被浪费,很难走进自己原本日思夜梦的理想的春天。
许多人都喜欢送给胡适一些大帽子,比如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史家、国学大师等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论学问的扎实与精深,胡适根本无法跟他的朋友陈寅恪、丁文江等人相比;论创作,他比朱自清、闻一多差得远,甚至赶不上英年早逝的徐志摩。为何会这样?胡适太喜欢交际,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一些想写的书,比如《中国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都是有上卷没下卷,以至黄侃戏称他是“著作监”。所谓“著作监”,用黄侃的话说是“下部没有也”。
有个理论,说人不能给自己与诱惑接触的机会。我认为这句话没有太强的操作性,因为它暗含了一个错误的前提,就是认为所有的诱惑都是个人可以掌控的,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让它走它就走。其实,许多时候无论你如何警惕,诱惑都会走近你。面对诱惑,最可靠的做法是抽身而去,继续走你原来正在走的路,继续做你认为应该优先去做的事。
抽身而出需要智慧。诱惑之所以叫诱惑,是因为它能干扰我们的目标,妨碍我们将自己的正能量一步步做大。如果别人视之为诱惑的东西,你认为这是生命的享受、是人生的至乐,你就不可能从诱惑中抽身而出。有的人,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就是没有耀眼的事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分不清哪里是诱惑,哪里是正当的享受,他有面对生存的聪明却缺少洞穿人生的智慧。有的人智商一般、笨嘴拙舌,但他成就显赫,受人尊敬,其实就是懂得在一个一个即时的欲望中抽身出来,咬定青山不放松,总是向着心中理想的目标前进。
诱惑是个风尘女子,妩媚动人,使你觉得唾手可得,不要白不要,拒绝它,会让你内心有点疼。但我们要经得住这样一种疼痛,必须知道人生的疼痛有短期的,有长期的,忍受短期的疼痛,是为了避免长期的疼痛。假若连这种常识都没有,你要想在诱惑面前抽身而出,实在是千难万难。
也许你的一只脚正踏在诱惑的粉帐里,另一只脚一定要有拔出泥沼的力量,这样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