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作“扪心自问”,它源于宋代宋祁的《学舍昼上》:“扪心自问何功德,五管支离治绑人。”意思是摸一摸自己的心,追究一下自己的心的质量如何,主要强调的是反省。
扪心,扪准了别人的心不易,扪准了自己的心尤难。一个在“一闪念”时发现自己缺德少才的人,往往停止扪心,去扪自己的另外部位,包括脸或屁股之类。结果呢,无疑会处处自我感觉良好。这叫“心的质量太差,至少是不及格”。
心有多种,粗算起来就有民心、官心、良心等。
有人常常喜欢标榜“民心”,说些或唱些“民心如镜”、“民心如秤”、“民心不可欺”之类的话。我听了这样的话时,常常愣一愣神儿,有时还摇摇头。我们的“民心”质量如何,实在是应该认真透视透视、解剖解剖的。鲁迅用了一大半气力干了此事,我倒认为他才是真正的爱国者、爱民者。他写了很多的杂文批判“中国的国民性”。他塑造的“阿Q典型”,都与剖析我们中国的“民心”有关。“文革”中的“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革命群众”)都干了些什么,其中有多少事是真正有德有智的漂亮事,仍应当细细审视一番。即使今天有不少的人整日里骂腐败,但那些人稍稍有可能、有机会。便想与腐败家伙攀亲、套关系、走动走动,我看这样的人似乎也不在少数。尤有甚者,明知那是腐败分子,那是腐败现象,那是坑国害民勾当,但却认为“那叫本事,那叫能耐,你还不配”的人,也颇常见。难怪有的“民”一经跃升为“官”,不贪不腐者实在也挺难。
至于官心,古人说的话虽然俗一点,但也不失为一种直率,如“升官为的是发财”,“千里做官。只为吃穿”云云。较有一点品位的,也只能说些“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之类。
今天,被商品经济社会一酿制,一加工,某些“官心”也现代化了,也高智能化了,将“政务”行为精炼化为职务升迁、财务操作,与“义务”、“服务”日益脱节。但比古人、前人高明的,是一边以权谋私、搞恶性享乐,而一边还要善于说或写“爱民”式的口号或发言稿。扪心自问的时候,得势时只是去想自己如何善于“抓住机遇”;倒台的时候也只是想到了自己的委屈,或“意外地倒了霉”。如此“官心”,扪来扪去也扪不出一点对国的忠心和对民的爱心。
而良心。这是需要任何人要问问自己的,它牵涉到每一个人。有些人连起码的道德都没有,还配做人吗?对父母态度恶劣,对朋友尔虞我诈,对工作随便应付,对社会冷漠报复。一说话语言就肮脏恶俗,在街头路角随意小便,公共场合一点都不注意形象,这类的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如今我们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对一个人的要求就是做人要以诚待人,不可坑蒙拐骗,事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个做事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当然不会不择手段坑害他人,这样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获得好人缘。
是的,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这占用不了太多时间,比如每晚临睡之前,躺在床上扪心自问。这能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接近真实。心的质量若是太假太差,许多事都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