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得不到一块糖,我会哭会闹,但转身又会被电视剧里的流光溢彩所吸引。再大一些,在学校里因为调皮被责备,或者和朋友吵架,我都会带着负面情绪度过45分钟的漫长课时,却在下课铃响起时再无芥蒂。后来情窦初开,我喜欢上青梅竹马的男孩,最后熬到分道扬镳,各安天涯,也迟迟没有等来想像中的撕心裂肺,充其量,是有那么一点儿失落吧。
活在青春那端的自己,无论何时,都显得更开心一些。
如今的我们,总是对琐碎和平凡失去耐心,任凭嫉妒攀比的糖衣病毒蔓延四射。白天打着领结或踩着高跟鞋出入高端写字楼,西装革履气宇轩昂,从不对任何事物示弱,夜里却眼巴巴端详着朋友圈里的普通热闹深觉格格不入,为什么别人的生活看起来永远那么美好?是我不够努力还是人家太潇洒?如果我再加一把劲会不会比他(她)更强?
2014年年底,我应约签了两本书,按计划,现在至少有一本快要面世。现实却是,我在反复的拖沓懒散中逐渐丧失信心,直到得了一种叫“打开Word就恶心”的病症,夜夜发作,心痒难耐,询问身边很多朋友,也没寻着个切实有效的药方。
所以那段时间我特别害怕下班,害怕下班以后手表上滴滴答答从不停歇的时间,它们太快了,分秒的割据单位被无形引力拉大,本来就没天分的我甚至连灵感都抓不住了。而那些像怪兽一样的意愿,寄附在我心脏里,不停催促着,不停警醒着,这是件多么重要而富有意义的事情,决不能辜负!
海棠正好,东风无赖,凡事绝对,必有一害。思想被扯不断的情绪纠结成一团乱麻,越逼迫越无奈,越无奈越努力,越努力越空白,越空白越加倍逼迫,于是在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里,我变得忧郁、沉闷,睁开眼满世界都是尘埃。写不出东西的感觉比落榜更煎熬,比失恋更痛苦,就算叠加起从小到大听过的所有心灵鸡汤,灌下,虽沁入鼻息,却都不见丝毫起色。有时候看着身边的高产作者,字字动人,更加自惭形秽。
人一旦在某刻失去对自我的洞察力,就很容易自暴自弃。那段时间,出走、反思、自省,每一种途径我都尝试过,但收效甚微,因为内心深处通往快乐的某个管道被长期堵塞,很难豁然开朗。
事实上,这种“不开心现象”随着社交产品日益发达,逐渐趋多。生活是用来享受,而不是用来证明的。
如果你压力大就去听演唱会,如果你失恋了就去泡书吧,如果你找不到方向就继续前行,如果你渴望的一切都还未来到,那就让等待的姿势更为虔诚。
我们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所谓更好的生活的前提应该是取悦自己。一个人连让自己开心的能力都没有,如何谈得上给予世界温暖?
正能量从来都不是望梅止渴,比起“看起来过得很好”,我相信,做一个开心的人,才是治愈孤独和困惑最恰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