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畏惧:来自于信心不足

  (引言)通常,我们对某些事情出现信心不足的状况时,就比较容易产生害怕、畏惧、紧张、退缩、自卑等情绪,这些都是由我们的内心认知、想法所致。因此,要想有效克服恐惧,必须从各种层面去改变我们内心原有的“看法”,特别是要重新修正我们对事物现象产生的“判定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标准清洗掉。
  
  (一)学生考试时产生紧张、害怕
  
  学生在考试、测验时最容易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那是因为他们常常“担心万一失败,万一考不好……”,所以患得患失的内心想法导致自己产生紧张的情绪。其中的原因可能有来自父母、老师、朋友及亲人的压力。缓解方法:闭目养神,深呼吸,不去想这些事。
  
  (二)比赛时的紧张
  
  比赛时,人们的内心往往太过患得患失,什么“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者有赏输者必罚”等,从而会造成参赛者的某种害怕紧张情绪。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在面对比赛时多想想重在参与,没有什么好恐惧,从而积极改变负面的想法。或临阵时,专注神情、深呼吸,使内心冷静镇定,有效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三)演讲时产生的紧张
  
  演讲时,人们由于准备不够,或者是事先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安排,所以一开始每个人可能都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最快速缓解的方法是紧抓桌子、麦克风,或转移内心的注意力,比如选择某一特定对象讲话,例如把自己的朋友、同学当对象,从而逐步使自己的内心不患得患失。
  
  (四)面对大人物、上级讲话时产生的紧张、害怕
  
  《孟子》中所谓“说大人,则藐之”,也就是说,对大人物或自己的上级、师长、长辈,把他看得太高,担心讲错话。因此应调整想法,不要太看高他们,不要把他们当大人物,应把他们当做好朋友或慈祥的长辈,这样一想,自然就不会紧张。
  
  (五)躲债、逃罪、躲避
  
  躲债,欠债无力偿还时,内心怕遇到债主;逃罪,内心想法怕被抓,怕被发现。躲躲藏藏,时时刻刻担惊受怕,草木皆兵,形成内心痛苦的地狱。只有面对现实,才可以解除内心的惧怕。
  
  (六)勇者不惧
  
  内心有勇气的人,有不计得失、不计成败的想法,就会有勇气去做;有勇气的人敢作敢为,什么都不怕,没有害怕的情绪觉知。
  
  (七)自我鼓励,自我突破
  
  纽约华侨谢夏的爱女被班上的同学嘲笑长得丑,觉得样样事情都不如别人,造成了她的自卑和退缩,同时,因为同学的嘲笑使她有种强烈的孤独感。
  
  谢夏了解后,告诉女儿:要改变观念,换个想法,自求多福,用以下几种方法试着换个角度去思维。
  
  (1)欣赏自己——让自己快乐,使自己高兴。
  
  (2)感激自己——想一想自己拥有什么,知道满足、感恩、感激。
  
  (3)喜欢自己——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优点,喜欢自己的特点。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畏惧:来自于信心不足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