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影响他人,最重要的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提供“解释框架”。
一杯温水要让人觉得热,该怎么办?先让他喝杯冰水就好。想让人觉得凉呢?就先让他喝杯热水呗。你看,水的温度并没有变化,但是“解释框架”发生了变化,同一杯水就可以解释成不同的感受。
据说,李世民有一次在花园闲逛,顺口夸了一句“好大一棵树”,身边的大臣宇文士及赶紧附和,引经据典把这棵树夸到了天上。李世民变色道:“我听魏征说要抵防花言巧语的佞臣,应该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吧?”如果你是宇文士及,这个场子要怎么圆?宇文士及是这样回答的:“臣每天见皇上在朝堂上跟一群直言敢谏的官员议事,甚是辛苦。今天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如果再不顺着您的意思讲几句好听的话,那您贵为天子,又有什么意思?”
这段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既不得罪魏征这样的同僚,又不是对皇帝的反驳,同时也没有自辩,他只是把“解释框架”转变一下:“皇上您说得对,可是您用的是朝堂议事的框架,而我们现在不是在游玩散心吗?所以应该换一个框架来看待我的言论。”李世民一听,转怒为喜。你看,同样一句话,在一个框架里是“溜须拍马”,在另一个框架里就是“善解人意”,解释框架的变换,效果是不是很明显?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即使是那些玩不出什么新花样的商家,也会经常性地推出新品?比如街角有两家面包店,一家贴出告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本店不得已涨价10%,望新老顾客见谅。”另一家则贴出大幅海报:“好消息!本店有幸请到法国面点师推出当季新品!更多选择请进店品尝!”你觉得哪一家的生意会更好?当然是后者,因为它的价目表即使已经悄悄地换了一轮。因为同样是涨价,消费者更喜欢听到“新品上架”这个好消息,而不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这类的坏消息。
关于框架的转换,罗振宇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员工不小心把公司玻璃门撞碎了,老板马上跑过去安慰:“哎呀!没事吧?人没受伤吧(这是人情框架)?”发现没事之后,老板转向HR,脸色一变,指着刚才还在嘘寒问暖的这个员工说:“让他赔(责任框架)!”框架不同,冷热的感情当然也不一样。那进一步说,如果你是这个必须“做恶人”的HR,要怎样把“赔玻璃”这件事说好听一点呢?你可以说:“你知道吗?老板是真心疼你的,特意吩咐让我们按照最便宜的价位算给你。”
你看,到了这一步,你还是可以利用“解释框架”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对他人施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