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智能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
格局是一个人对局势、态势的理解和把握,对事物所处的位置(时间和空间)及未来变化的认知。
即使搭上了时代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快车,人的格局也是决定我们最终能站多高、走多远的关键。
比如,在同一个时代做风险投资,J。P。摩根和马克·吐温由于格局不同,投资的结果就有天壤之别。
金融巨子J。P。摩根在爱迪生还未发明电灯时就投资了这位天才发明家,还投资了爱迪生的竞争对手特斯拉,以及无线电通信的发明人马可尼。对J。P。摩根来讲,他投资的其实不是某个发明家或某一项具体的技术,而是“电”这个未来的产业,这就是大格局。
而同样做天使投资的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格局就差多了。他是位了不起的作家,一生挣了很多版税,投资却都打了水漂。马克·吐温的问题在于,他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希望通过投资控制一些出版公司。他只看到一家家企业,而非一个行业。
生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格局思维?
首先是主动性思维。十几年前阿里巴巴刚开始做电商时,前面已经倒下了一批电商公司。当时没有网上支付、信用体系和方便的物流,管理成本很高,但是阿里巴巴成功了。没有支付手段,自己做一个;没有信用体系,团队建一个;没有好物流,自己出面和物流企业谈一个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条件。
本着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思维,阿里巴巴花了年时间,不断蜕变,适应市场需求,基本解决了电商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主动性,因为变化太快,只有主动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现在企业的主营业务和10年前相比,有了巨大变化。零售业、电商、各类消费行业,以及个体发展,没有主动性的经营思维,很快就会被淘汰。
其次是个性化与时效性的思维。“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曾说过,认知力是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壁垒。原来有大量的壁垒,血统、出身、学历、官职、社会地位等,如今这个时代却只剩下认知壁垒。
在未来的智能时代,凡是可以重复的事情,都可以由智能的机器去完成;对人的要求不再千篇一律,而是要求人有个性。人因为有个性才可爱,才不可替代。
除了个性化,还有时效性。那些不上班去看奥运会开幕式、半夜爬起来看球赛、花钱看直播、高票价看首映、买新款手机的人,主要是出于时效性的考虑。
如果说看电影、买手机多少有点出于面子的考虑,那么买一些知识产品,先获得者就会比后获得者多一点儿竞争上的优势。
不仅商品和服务有时效性,人的技能也是如此。终身学习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领先同辈人一步,以便成时效性的人才,避免低水平上的竞争。
再次是在过剩时代,要强调创造优质价值。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透明化,商品流通快,使优质和劣质商品的价值差更大。
谷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工程师莱万多夫斯基在短短的几年里收入上亿美元,而末流的游戏开发工程师月收入不过1000美元。随着信息流动性增强以及智能技术的提高,个别能力超强的人可以在技术的支持下发挥巨大作用,行业里不再需要四流、五流的从业者了。
总有很多人认为,技术的进步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让每个人的机会趋同。遗憾的是,每一次重大的时代进步都让价值差越来越大——最好的资源不是变得更多,而是变得紧缺。
在每一个时代总能看到有变革需要的人,但是,仅仅谈改变是没有意义的,变好才是目的。我们只有拥有足够的定力,相信真理就是在经验面前站得住脚的东西,坚持往好的方向改变,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现在过剩的不仅是商品和信息,还有人才。作为个体的人,如果能比同行的平均水平高那么一点点,就会受到欢迎;如果高一个数量级,就会有人出数倍的溢价邀请你做事。
未来是一个过剩的时代,物质会过剩,内容也会过剩。最宝贵的是人的时间和注意力。无论是想得到关注,还是关注别人,都需要记住一个关键词——优质。
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需选择有用且优质的信息。
(在线阅读空间小编为您推荐,阅读意林、故事汇、青年文摘等就上在线阅读空间64ba.com)
因此,每个个体及企业,要不断改进其所创造事物的深层优质价值,这也是在进一步提高我们为之付出的时间价值,更是在提升一个时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