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亲情的颜色

天使性格的人,从小在平稳幸福的家庭长大,有父母的爱陪伴。他们自己从容,有安全感,待人宽厚、温暖,而我这样成长背景的人无论后天怎样努力也无法做到。

雅歌3个月大时,妈妈把她放在外婆家,就到几千里外的城市里去工作了。外婆给她找了个奶妈,可是其实奶妈已经没有奶了。奶妈拿了喂奶的钱,每天喂雅歌面糊糊,直到被邻居告发。

1岁的雅歌得了怪病,她软得像面条一样,不能站立,还啃鞋底,啃墙角,眼神发呆,对他人几乎没有回应。

爷爷把她接到家里,在苏北的一座小镇上。爷爷坐过牢,出来后继续接受镇领导的管制,没有工作。雅歌来后,他最重要的事就是照顾这个病孙女了。

4岁半时,雅歌第二次见到妈妈,第一次见到爸爸。后来,她几乎一直住在爷爷家,童年记忆里对父母最深刻的印象,是挂在爷爷家墙上的父母的结婚照。更多的记忆是夏天里爷爷扇着扇子为她赶蚊子,冬天里把她抱到墙边阳光下晒太阳,爷爷的眼光中,满是怜惜。

9岁那年,妈妈突然把雅歌带回到身边,像把一棵小树连根拔起,移植到完全陌生的土地。雅歌每个夜晚都思念爷爷,她的心很痛,总是在哭,像个孤儿那样地哭。

爸爸很少在家,妈妈脾气不好。在爷爷家一直被公认为好孩子的雅歌,在父母身边无所适从。她一边长大,一边和妈妈对着干,直到成年。

雅歌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一团糟,她离婚、失业,然后,想放弃生命。她去做心理辅导,开始了漫长的心理疗伤。

医生让雅歌画一幅画,然后着色。她画了爷爷,并用褐色涂满了爷爷的全身。医生告诉她,褐色是母亲的颜色,在她心里,其实是把爷爷当作了妈妈,对真实的妈妈,她的内心一直都是不承认的。

因为妈妈与雅歌的长期分离,加上妈妈并不善于和女儿相处,所以,雅歌渐渐产生了强烈的悲观情绪。突然地与爷爷分开,又使她的潜意识里认定自己不配被爱,认为自己一定会被抛弃。发展到后来,她担心所有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都将失去,以致无法与丈夫正常相处。

治疗后的雅歌不再愤懑,她与妈妈的关系,虽然可能永远也不会像其他母女那样亲密,但她们已不再互相怨恨。

现在的雅歌自己也成为了心理分析师,她格外关切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有心理问题,只是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而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在孩子成年后才表现出来。

其实,孩子的逻辑很单纯:只要父母不在身边陪伴,就是被拒绝和抛弃。更可悲的是这种感受是伴随一生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亲情的颜色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