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轮椅作家”方华清:路长情更长

  她的人生异常不幸,却又充满了幸运。出生8个月时,一次高烧,导致她成了小儿麻痹症患者。读到小学三年级时,因为身体的原因,她不得不辍学。凄惨的童年,却有父爱如山;枯燥的岁月,她不忘学习。阅读,让她开阔了视野,她梦想能成为诗人、作家。

  

  1972年11月29日,方华清出生在安徽歙县深渡镇,家里兄弟姐妹3人,她还有弟弟和妹妹。方华清的父亲是镇中学老师,母亲在家务农。

  方华清出生8个月时,突然发起了高烧。父母带着女儿去了医院,医生开了些感冒药,让他们回家休养。3天后,高烧退了,方华清却从此不会爬了。父母以为女儿刚生病身体弱,便买了些营养品给她补身子。可让父母纳闷的是,方华清快2岁时,还是不会走路。

  焦急的父母带着女儿又去了医院,医生诊断后,认定方华清之所以还不会走路,是因为体内缺钙。父亲发工资时,经常会从镇上买些骨头带回来熬汤,给女儿补钙。一段时间之后,方华清依然还是不能走路。父母变得更加焦虑,邻居劝他们说:“有的孩子到好几岁才会走路,这很正常的,不要着急。”听了邻居的话,夫妻俩心中的担忧略减轻了些。

  时光荏苒,转眼间,方华清4岁了。在大人的牵引下,方华清能歪歪扭扭地走路了。6岁那年,上海医疗队来镇上支援医疗,父母带上方华清找到专家。一番检查后,专家却突然说:“你女儿患的是小儿麻痹症,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们让她多高兴高兴……”父母一听,如遭雷击,可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恨也是徒劳。

  虽然行走不便,父母还是决定让方华清上学。每天早晨,父亲帮她穿好衣服,抱着她去餐桌边吃早饭,然后背着她去上学。放学了,父亲会早早赶到学校,背着女儿回家。殷殷的父爱,让方华清并没觉得孤单、自卑。父亲虽然是个镇中学的老师,却多才多艺,不仅有文采,还会作曲。家里常年都会订阅一些文学刊物。

  方华清读到小学二年级时,突然爱上了读诗。有时,看着湛蓝的天空、连绵的青山,方华清会觉得内心非常激动,总想吟上几句诗。有时和父亲闲聊时,方华清便会将内心的感受说给父亲听。父亲鼓励女儿努力学习,将来说不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

  然而,方华清的身体每况愈下,走路的距离越来越短。读小学三年级时,方华清从教室都无法走到学校的厕所。父母在仔细分析了女儿的现状后,决定让她退学。懂事乖巧的方华清,理所当然地听从了父母的安排,回到了家里。

  退学后,方华清突然变得无所事事起来。父亲担心女儿在家孤单着急,专门去买了漫画书,让女儿打发时间。晚上下班回到家里,父亲便会和女儿说各种奇闻轶事。无聊时,方华清便从房间走到家里的大门口,坐在凳子上,看着从门口路过的人。没有人时,方华清会抬起头,看着天空,一看就是半天。

  每天的生活都是昨天的翻版。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方华清13岁时。看着弟弟妹妹每天都去上学,生活过得充实又自由,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袭上方华清的心头,她想了很多很多。自己将来怎么办?此时,方华清的身体变得更差了,到14岁时,她彻底不能走路了,只有左右两根食指还能动弹。做人简单的父亲,经常对女儿说:“丫头,你放心,我们会养着你,将来我们不在了,你的弟弟妹妹也会养着你,别想那么多了。”

  可方华清还是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忘了,她反复在心底追问自己,我将来怎么办?我能干什么?我该怎么自救?

  无数个日日夜夜,方华清无法入眠,她觉得自己还有两根正常的食指,只要自己有文化,将来可以做个服装设计师,可总而言之,自己还是要学习,要有文化。这样一想,方华清立即让父亲找来弟弟的书本,语文、地理、历史,还有家里订阅的《小说月报》。方华清沉浸在书的海洋里,贪婪地吸收着书本的营养。

  方华清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数学知识大多记不得了,她将大部分精力投到了文科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方华清不耻下问,经常抓着弟弟问这问那。方华清的态度引起了家人的关注,家人以为方华清在家待得太久了,想看看书打发时间。情感世界非常丰富的方华清,也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她不想引起家人的误解。

  在书的海洋里,方华清的心灵得到了短暂的宁静。可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彷徨、犹疑仿佛泰山压顶——自己这样傻傻地看书,能有出路吗?无数个夜晚,方华清躺在床上,千万次地问自己。心情起伏时,方华清就翻看父亲订阅的《小说月报》。无数次,方华清会被里面的故事感动得涕泪横流,偶尔她也会对自己说:“什么时候我也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就好了。”

  父亲见女儿喜欢阅读,经常从外面借书给女儿看。不仅如此,在生活上,父母尽自己的可能满足女儿的一切需求。

  时光如白驹过隙,方华清24岁那年,弟弟高中毕业了。这么多年,方华清坚持学习弟弟的课本,可多年过去了,她觉得自己并没什么明显的改变,除了多认识些字外。无边的绝望,笼罩在方华清的心头,她索性扔了课本,自暴自弃起来,天天除了吃喝睡,就是看电视。

  1个月后的一天,一个朋友来方华清家玩,在和方华清闲聊时,朋友说出一个人物的事迹,听得方华清如梦初醒。突然间,方华清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实在是太窄了,也就是在那一刻,方华清决定重新开始学习,不管这些知识对自己将来能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天,方华清的一个做裁缝的表舅来家里做客,方华清决定跟着表舅学习裁缝技术。在表舅的指点下,方华清很快掌握了裁剪的理论知识。当表舅将剪刀递给方华清让她试试时,方华清才意识到自己只有两根手指是正常的。绝望的她,躺在床上号啕大哭起来。

  不久,方华清又找来一本书学习针织。颇有天赋的方华清,很快能织出一些惟妙惟肖的图案,心花怒放的她,梦想着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针织师。渐渐地,方华清擅长针织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很多人开始登门索取方华清的作品。第一次,方华清体会到了被人需要的快乐。

  那5年,方华清边针织,边学习,是她人生中快乐的一段时光。虽然从事针织很多年,可方华清发现自己的技术从未超越过书上的案例,她在心底告诉自己,针织设计师这条路行不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轮椅作家”方华清:路长情更长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