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咪咪,八岁了。两岁那年,花奶奶把我带回了家。叫她花奶奶是因为她特别喜欢穿一件花衬衫,还喜欢种花。
去年,夏天快过去的时候,医生告诉花奶奶,她生病了,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她仔细地询问了医生,知道自己的病已经不可能治好了。
“ 我想快乐地活到最后一刻!”花奶奶想:就算自己生病了,也还要像过去那样生活。
每天早上,奶奶还是像往常一样,到公园早锻炼,然后去菜场买菜。奶奶最喜欢的事,就是照顾阳台上花盆里的那些花花草草。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跑到她身边玩耍。
但是,有一天,花奶奶虚弱得连动也动不了,就被送进了医院。“我已经活的够长了,那一刻来临时,我希望能安静地走。 ”奶奶这样说。奶奶好像一点都不悲伤。她说:“也许,我很快就会无法走路,无法进食,但这些,不过是我的身体在为一次遥远的旅行做准备。”她的脸上,没有一点恐惧的表情。
最了解花奶奶的是她的女儿阿雅,她一直和奶奶一起生活,两人相处得像朋友一样。阿雅说:“无论这种离别有多么痛苦,我们都不可以在脸上流露出悲伤来。”
一天下午,奶奶流鼻血止不住了。但他不想去医院,她说:“就让我这样待在家里吧。”那天晚上,大家都没睡,都守在奶奶的身旁。我也陪着我最爱的奶奶,一直到最后。
这天傍晚,奶奶静静地停止了呼吸。家里人帮奶奶穿上了她最喜欢的花衬衫,还从花盘里摘来了奶奶种的玫瑰花,放在她的手里。
花奶奶,您在哪儿啊?第二天,我忍不住站在窗前呼唤奶奶。啊,我想起来了,昨天,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花奶奶,和您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快乐!我永远不会忘记奶奶!谢谢您,花奶奶!
《再见了,花奶奶》是一篇感人的生活故事。故事中以花奶奶身边的小猫为主人公,用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它眼中的老人花奶奶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和精神。大班的幼儿已能理解死亡的意义,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让孩子们对正确的生活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很多孩子在欣赏完故事后由感而发,不但明白了生老病死对每个人所必须经过的过程,懂得了用微笑代替悲伤的积极人生态度。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考虑到幼儿对故事视角的接受和理解,在故事前我先让孩子们欣赏相关的故事图片,根据图片的内容感知人物特点,使幼儿对人物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欣赏故事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孩子们的情感也由此激发,活动中,“感动、悲伤、想哭、勇敢、温暖~~~”等等词都从孩子们口中说,更有孩子掉下了感动的泪水。特别在结束的环节中,孩子们还将学习到的精神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讲述了自己身边亲人离开自己的感受和他以后将懂得用更好方式。本次活动,比较突出的亮点是我特别在让孩子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细节内容的观察引导,这对幼儿在后续理解故事内容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前面的基础铺垫比较扎实,但后续的故事欣赏时间比较短,欣赏的机会过少,影响了幼儿的进一步欣赏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