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封面故事丨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莫言: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

封面故事丨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莫言: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1-12-08 08:59:46

  ——记202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获得者莫言

  文/张昕

  

  莫言(Yves Mouillet),法国籍,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法语部外籍新闻主播,202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当第一次听到一个外国人使用莫言这个具有强大文学气场的中文名时,我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心想这位法国人与中国应该有着不同寻常的渊源。的确如此。14年前,为了追寻儿时的中国文化梦,法国青年莫言首次来到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了莫言一生的旅行。在接下来的10多年中,莫言在中国游历、学习、生活、工作,从一名对中国文化充满求知渴望的法国青年学子逐步成长为CGTN法语“大主播”和跨文化“网红”,收获了一段美好的跨国爱情。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莫言,怀揣一份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媒体人的职业坚守,将继续在读懂中国的道路上孜孜求索,向国际社会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不同,因为历史正在这里发生。

  与中国的奇妙缘分在他出生前就开始了

  莫言出生在法国边境城市南锡,父亲是一名法国建筑师,母亲是波兰国家邮政局的一名公务员,因为爱情,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定居法国。从小就生活在法、波、德三国文化交融环境中的莫言,对异域文化和身份认同比一般的法国孩子多了一份敏感。莫言与中国的奇妙缘分早在他出生前就开始了。1976年,莫言的妈妈在波兰街头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女孩。莫言的妈妈热心地给她指路,请她吃饭,后来两人成为闺蜜。12年后,莫言七岁,在法国南锡,莫言妈妈的这位中国闺蜜按响了小莫言家的门铃,并与莫言一家度过了几天时光。直到今天,莫言对这位华人朋友的优雅、善良以及东方气质仍记忆犹新。这段童年记忆在小莫言心中播下了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长大以后,莫言曾在西班牙和德国学习,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他在中东欧20多个国家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游历,其间,他用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波兰语撰写了大约60篇文章,组织了70多场关于跨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的讲座。

  2003年,莫言开始了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撰写硕士毕业论文《习得跨文化敏锐度的必要性》的过程中,莫言结识了来自西安和武汉的两名中国留学生。他们邀请莫言参加中国留学生的中餐聚会,给他介绍中国美食、文学、流行音乐,还有他钟爱的中国武术和李小龙的功夫片。他们发现这个法国小伙儿的法语姓氏Mouillet的发音和中国作家莫言几乎一模一样,于是法国小伙儿Yves Mouillet就成了法国“莫言”。当时,法国莫言出于对中国文学的喜爱,欣然接受了这个中文名。现在中国作家莫言誉满世界文坛,法国小伙儿莫言坦言压力有点大。不过,也许冥冥之中,这个名字就注定了莫言与中国不同寻常的缘分。

  2007年,莫言如愿以偿第一次来到中国游历,并很快爱上了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国度。2009年,莫言决定在北京定居,开始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系统学习汉语。对于北京,莫言觉得他喜爱的中国作家、翻译家林语堂很能表达他的感受,“一想到北京,就想到宽阔、阳光和蔚蓝的天空,以及那精神奕奕,笑口常开悠闲自在的居民。全城都有那清洁爽快元气淋漓的北方的刚劲味儿”。莫言凭借他对汉语的热爱和过人的语言天赋,在校期间就通过了汉语HSK五级测试,表达流利、运用熟练。汉字对于西方人来说可以说是天书,莫言也没少为此犯难。不过,他有高招,通过手写来记忆汉字。莫言感觉手写能够让人更快地熟悉汉字架构,理解中国文化的精妙,因此,他至今依然保持手写汉字的习惯。来华10多年,相比较某些外国人还在挣扎的汉语水平,莫言的汉语已接近母语水平,在与中国同事交谈中,时不时还钻出时下流行的汉语词汇,比如“乱带节奏”等。莫言一直坚信,掌握一个地方的语言,是真正了解这里的起点。

  新闻工作是激情、是使命、是圣职、是责任

  2011年,莫言加入原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法语部),成为一名新闻编辑。这份工作让他有机会近距离、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这片土地,认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可爱的人们。他的采访足迹遍布中国南北80多个城市,报道主题涵盖从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到中国中小学教育,再到有机农业等多个领域。他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过元宵节;去京郊农民工子弟学校做一天的义务外教;冒着严寒在北京街头拍摄出镜,一拍就是一整天。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封面故事丨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莫言: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