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王潮歌:《又见敦煌》是可触摸的历史 想把最好 讲给世界听(组图)

2017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王潮

   可以触摸的敦煌,能够行走的历史。由甘肃四库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斥资6亿打造的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以史诗般的手笔和颠覆传统的剧场模式,为千年敦煌带来全新表达。担纲该剧总导演、总编剧的王潮歌女士先后推出印象、又见系列大型实景、情景演出均获得艺术品味和商业市场的双重丰收,成为炙手可热的城市综合推广导演,被多个城市和景区排队邀约。

  在《又见敦煌》演出一周年之际,中国甘肃网记者对话王潮歌。

  敦煌如何在排成长队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在一滴水的大漠奇迹背后,《又见敦煌》还有哪些不为人知 ?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潮歌导演的艺术世界。

《又见敦煌》剧照

  说敦煌 开始其实我是拒绝的

  记者:希望打造又见系列的城市很多,这一次为何是敦煌?

  王潮歌:对于敦煌,起初我其实是拒绝的。我是怕自己的能力有限讲不好千年沧桑历史,辜负了这段厚重的文化。面对邀约,很长时间我犹豫不决,讲述敦煌是一项神圣使命,亦是一场心灵之旅,我必须准备充分才有勇气尝试。

  是敦煌的文化、敦煌的热情,让我最终选择了这里。说实话敦煌从来就不缺少各种表达形式,我执着追求,只求不同以往。《又见敦煌》就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敦煌故事,我将所有努力融入剧本,然后一个梦幻舞台在敦煌诞生。如今《又见敦煌》1周岁,对于敦煌这座城市,我想说她是我的恋人。

《又见敦煌》剧照

  话丝路 丝绸之路是精神长河

  记者:我们注意到《又见敦煌》融入了很多丝路元素,甘肃又是丝绸之路黄金段。请问王导您是如何看待丝绸之路的,又是如何将丝绸之路融入作品中去的?

  王潮歌:如果让我界定丝绸之路的表达,我想说是精神之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每个人都可能是一朵浪花而已,从丝路开创至今,有太多人从这里走过,他们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就已经被历史的黄沙淹没。但是,一代代人的努力从未停止,绵延的文明如长河一般从未干涸。这就是丝路,一条人类精神的大路,我们每个人都将从这里走过,生生不息传递文明密码。《又见敦煌》有句经典台词是“我曾从这里走过!”想要传递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

《又见敦煌》剧照

  品艺术 有时会被自己感动

  记者:《又见敦煌》打破了传统的剧场模式,一步步带观众走进敦煌,让千年的壁画复活可触摸、有温度,当初您为何要选择这样的角度切入?

  王潮歌:你可以想象,你就是那个历史场景中的一员,事实上在开放的剧场中,每一位观众都是历史事件的一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你身旁讲述一段敦煌故事,她可能琐碎、更可能微不足道,但在敦煌的历史上她们曾经真实存在,我只是想用包容开放的历史语言讲给你们听。从印象到又见系列再到将来的只有系列,每一次艺术的打磨我都会从剧本开始去用灵魂讲故事,有时我看自己的剧本我会感动、会满意的不得了。

  谈市场 我从来不为票房发愁

  记者:从印象系列到又见系列,您的作品都取得的艺术和商演的完美成功,请问您个人是更看中市场还是艺术?

  王潮歌:如果非要有个答案,我想说我更看中作品本身的内涵,哪怕一场演出能俘获一位观众的真心,那我都觉得非常满意。当然市场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不过我的作品不愁票房,很多时候观众都在排队买票。

  还是回归艺术本身,有时我感觉自己对待自己有些苛刻,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别人已经选择的模式我不想重复,这就需要近乎疯狂的创新。不做极品只做绝品,我希望有些事情无法复制,更难以模仿。就如《又见敦煌》就必须在敦煌的梦幻剧场上演,离开敦煌,离开剧场便无法搬迁复制。

《又见敦煌》剧照

  聊伙伴 他用行动让艺术在敦煌生根

  记者:《又见敦煌》是您和甘肃文化的一次精彩合作,也想请您评价一下您的搭档,出品人王儿将先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王潮歌:《又见敦煌》是可触摸的历史 想把最好 讲给世界听(组图)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