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崔健:摇滚老炮儿,电影梦想照进现实

故事会 Betty 3个月前 (01-14) 26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蓝色骨头》默默地上映了,票房惨淡。

上映前记者在酒仙桥的东隅酒店咖啡厅采访崔健,他一直没有对票房预期发表言论,同行的朋友说“或许他真的对票房没有信心。”只是,崔健不需要一部电影的证明,他也同样不喜欢被揣测。

“我发现接受片子的女性是闷骚型淑女,而摇滚女孩可能看不懂。”崔健说,纵使他低着头,你也可以在人群中发现他,因为那颗红五星。

老炮儿的电影梦一发十年,崔健说自己像手捧着沙子,这些年,每一个环节都不敢疏忽,也不愿为了审查而改变表达的初衷。他调侃自己是一个业余的人,一个不会说戏的人,但又反复强调“应该永远鼓励努力的人,甚至不要讨论才华,才华就像美丑,是天生的,不喜欢我的电影的人肯定有,但是请尊重我的努力。我长得丑,我不愿去整容,这是我父母的作品,我只希望我的努力被人看见,不喜欢我的人,请离我远去。谈论都不要谈论。”

很久没有在公众面前出现的崔健,其实挺健谈,他说电影是上天给他的缘分,就像孩子之于父母,过程中,总会创造更多的缘分让人学习。

他也不想再表达更多的愤怒,纵然最早在作品中用我取代了我们,崔健说“占这个茅坑也很多年了,有些烦了,拍《蓝色骨头》已经在转变,谈的是理想和励志。里面有很多冷伤感,但是却没有放弃,带有力量,不是不活了,而是面对生活,继续走。”

Q&A

BQ=《北京青年》周刊

C=崔健

激情第一,不奢求所有人都喜欢

BQ:2006年您执导过短片《修复处女膜时代》,而这一次《蓝色骨头》是第一次执导长片,感觉有何不同?用短片练手,是否也是对执导长片故事“蓄谋已久”?

C:其实《蓝色骨头》的想法在拍短片之前就有了,一共筹备了9年,创作的周期很长,一直在思考和酝酿,特别是我们外行来做,必然要有很长时间准备,我并不想让别人做,然后挂着我的名儿。拍过的短片,我也很喜欢,有很高的热情,并能让我熟悉和把控节奏,不只是练手。

BQ:蓝色代表了您想传达的什么调性?还有没有隐藏在电影中的其他色调?会不会觉得这个名字对于不听摇滚的年轻人来说有隔阂感?

C:也许会有一点恐怖的感觉,但对于内容的理解跟年龄没有关系,跟性格倒是有关。对于熟悉我的人来说,蓝色骨头已经是很明亮的感觉了。电影中的颜色,除了黑白,就是红黄蓝,黑白是描述文革故事的色调;蓝色是对未来的想象,有些抽象;红色是冒险的摇滚的;黄色则是流行、温暖与柔和的。其实在大家看到的电影里红色和黄色没有体现充分,主要以蓝色为框架,但是原始剧本里面有,如果市场有反应,或许还会再去完成红色和黄色的故事。

BQ:有一种反馈是,片子不传统,情节跳跃,不能从头至尾地看懂。

C:剪辑非常不传统,前15分钟跟不上,后面也跟不上,时空的跳跃产生新的叙事信息,这样能够弥补准备的不足,增强新的能量。也许再准备十年,拍摄时依然会觉得有不足,渴望的支撑点高,永远会有挑战。我追求的目的有三:激情、故事、技术。第一重要的是激情。也许专业人士会觉得没有一个故事讲得满,但我就是想跳跃,看到最后依然会明白,也不奢求所有人都喜欢。

人都有孤独感和自虐的情结

BQ:以您的影响力不缺找大腕的资本,可是选择的演员却大都没有票房号召力。

C:需要我出面去宣传这个片子是很糟糕的。利用我在音乐上的资源,创造这部电影的可观性?但是真正我要说的恰恰相反,在这部电影的屋檐下,不应该有明星,演员的选择,准确第一,票房第二,如果有票房号召力但是伤害这个角色,那么我肯定不用。我在现场说戏很差,我可能不能用专业术语来说,说戏时都会走到演员跟前,单独讲,让大家都舒服。也有突然拍不下去的经历,有一场钟华和萌萌挑逗的戏,总是感觉不对,停拍,修改剧本,最后是夜里12点重拍的,效果我也很满意,没有太多台词,几个动作就把人物个性展示明白了。还有倪虹洁,她的内心和她演的偶像剧不一样,她的经历和习惯确实适合这个角色,试戏时震撼了我,就是砸脸的那场戏,我都怕她情绪失控。毛阿敏也一样,没有设计,拍摄时的几个救命的动作,特别抓人。

BQ:杜可风会调侃您的业余吗?

C:感谢老杜支持我,他喜欢冒险,有一个临场发挥是在拆除文革跳舞的布景时,我突然觉得这个感觉很棒,想补镜头,让演员看这个拆除的画面,如果别的摄影师,肯定不会同意,谁敢故意拍穿帮镜头,跟着业余导演也不能这么业余啊?但是老杜可以。

BQ:有文革背景,有同性恋,有高干选妃,为什么杂糅这么多话题?

C:电影是信息的平台,没有模式,通过若干画面给你讲故事,让你高兴,具体什么形式都有可能,文革只不过是这里面的一部分,而不是偏要去表现的东西。人都有孤独感,还有一种自虐的情结。要表现人们脑子里想过,但不愿意去亲历的事情,这是我创作的技术。自虐、美女、裸体、性、枪、正义感、音乐、死亡、老帅哥,也许你会说太多了,但只要不对创作者的人格进行诋毁就可以。

BQ:电影宣传的口号之一是向青春致敬,但显然不能涵盖您想表达的全部。

C:与其那么说,不如解释为由于生命的存在,对青春的质疑和提问。还可以说它是励志的,主视角在年轻人身上。还可以看作晚年励志片,一个人活在暗处,最终死在光明。所有包袱在他临死前释放了。片子没有敌人、仇人,所有人都那么伤感、那么纠结,这是我的电影想要表达的气氛,为什么要伤感?因为人的命运,可能有挫折,但是生命没有错,生命是最伟大的。

还是音乐更直接、更独立

BQ:电影和音乐的表达有什么差异?他们在您这里是什么关系?

C:音乐和电影没有太大区别,我在做音乐之前就很喜欢电影,我觉得电影也是音乐,电影让你在两个小时接受特别大的信息。而我的音乐,每一首歌都有主人公,都有包袱,结尾出来后,令人觉得高兴或者被虐。不同仅在于技术上的熟悉罢了。

BQ:哪种表达更过瘾?更发泄?

C:还是音乐,音乐最直接,更独立。但是电影是一个理性的状态,观众在2个小时里激动,但是你可能已经在制作过程中激动过200个小时了,所以这种激动感和音乐不同。

BQ:在音乐上的成就会不会成为您执导电影的压力?

C:在艺术的屋檐下,没有大明星,没有任何明星可以超越他自己的艺术,除非你只是一个简单的表演者。所以没有压力,作为创作者,永远要低于自己创作的东西。我在创作作品,但是它其实会返给我更多内容和思考。

BQ:把您的歌词展开就是一个诗歌的文本,很有文学性,您是怎么打磨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崔健:摇滚老炮儿,电影梦想照进现实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