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异闻手札之望乡

我一上班就在桌上看到了这个包裹。我拿起它反复看了看,包裹上没有写寄件人,但是收件人的确是我,看来是门口的王大爷帮忙签收的。我很疑惑,因为在这里我并没有任何亲友,有谁会给我寄包裹呢?

包裹里是个日记本,封面已经有些发黄,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我随手翻了翻,里面便掉出一张纸来:“尹先生,请原谅我的冒昧,听闻您在创作”异闻手札“专栏,我仔细思考后,还是觉得应该将我的故事提供给您作为素材,这个本子里记述的事情,请您权当是个故事看吧,如果看到最后您仍有兴趣,请联系我。135XXXXXXXX 杜若

我一笑,这种送上门来的故事我自然却之不恭,翻开日记细细读了起来。

杜若的日记

2004年8月11日 星期三 雾

今天是来到C城的第一天,这里果然不负“雾都”之称,到处都是迷迷蒙蒙的。早上去了研究所报到后,我们暂时就成为了C城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

说实话,尽管这才是第一天,我却已经开始想家了,而且还有点后悔当初的一时冲动。 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多少学考古的人一辈子都没机会真正下地一次呢,何况是闻名世界的锦国遗址。

我是算作允明的跟班才来到这里的。C城研究所发给B大的邀请函里是指名要“杜允明同学加入”,而我的名额,只是因为研究所恰好需要“两名学生”,再加上允明的极力推荐,才有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我能理解研究所为什么会指明要允明加入,单单是他通过目测就能确定墓穴位置,误差不超过三米,并且能够对墓穴构造有精确判断这点,就已经让所有人咋舌了,更何况他还有那么深厚的学术功底,连我们的导师、考古界的中流砥柱吴教授都说他是考古界未来的希望。

虽然机会难得,当初我还是很犹豫,毕竟要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将近半年,对于从没有离开过B城的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好在这里是允明的家乡,我们还不算是完全的人生地不熟。

唔,希望接下来一切顺利。

2004年8月12日 星期四 雾

今天终于见到了林老师。

我昨天的预感果然是对的,这个林老师并不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他看起来四十多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是一个人到中年却还是一无所成,空有一身学问和理想却一直郁郁不得志从而有些愤世嫉俗的学者的感觉。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架着副厚厚的玳瑁框眼镜,眼睛微凸,这么热的天气却还穿着衬衫西装,一丝不苟的样子。他也的确是很严肃,我们和他打招呼他也只是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嗯”来。

来之前我们就知道他是C城研究所很厉害的学术权威,所以即便脾气古怪,大家也都要敬他几分,张主任介绍我们的时候,对他都有些讨好的意味。

林老师本来是一面整理材料一面漫不经心地听张主任介绍我们,但当张主任介绍到允明时,林老师居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虽然他还是没有正眼看允明,仅仅是瞟了他一眼,但这也是个很大的突破了!

我本来还在为林老师对允明的另眼相看而感到高兴,可接下来林老师的话却让我的心沉到了谷底:“小毛孩子,有点糊弄人的技巧就洋洋自得,没有真本事,迟早是混不下去的。”

允明听了一愣,随即尴尬地笑笑。

B大也算是个名师学者的聚集地了,我在学校这几年也见过各种脾气古怪的老师,但是这个林老师,可以算是这些怪脾气里的佼佼者了。我真是不明白,他既然这么瞧不上允明,当初又为什么特地给我们的导师打电话指名要允明来呢?

真是个奇怪的人,不知道接下来的几个月会不会都很难过……

2004年8月20日 星期五 阴

明天终于能下地了,前几天一直同林老师在实验室和图书馆里整理锦国的相关资料,虽说在实际下地考察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功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闻名世界的遗址就在眼前却不能实地去考察,那种抓心挠肝的感觉只有亲身体会过才会明白。

这几天和林老师闲谈后我们才知道,几乎和中国的所有遗址一样,锦国遗址也是由于当地要进行工程建设而被意外发现的。我有点庆幸又有点担心,不知道以现在的考古技术,贸然进行考察研究的话会不会对墓穴内部有什么损害。

林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刻薄冷淡,对我还好,只是特别针对允明。真不知允明是怎么招惹到他了。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想到明天可以亲自进入千年前古锦国的墓,我就兴奋得睡不着觉。哎,这样真不专业,可还是好激动!

2004年8月21日 星期六 晴(真是难得)

说实话,来到现场我有些意外和失望。本以为锦国遗址这样的世界级遗址应该会动用很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来开发,结果现场居然只有林老师、允明和我三个人!

这也就罢了,所谓的“锦国遗址”其实也只是小得可怜的一片荒地,就我这些年学习的经验来看,地下墓葬的规格也不会有多大。

林老师解释说,目前因施工而被发现的遗址的确只有这一小片,但据他推测,距离这里方圆不出两公里的地方肯定还会有大规模的锦国墓葬遗址,并且很有可能是锦国皇帝的墓葬。只是由于政策等种种原因,目前还不能进行发掘。

这一小片遗址先前已经由国家级的专家们进行过考察和研究了,专家们一致认为考古价值不大,没有大规模开发考察的必要,但是林老师坚持认为这里很有研究价值,几次向上递文件,要求分配人手下来,上面被他缠得没办法,才答应从B大派来两名研究生给他做助手,而且分配下来的研究基金也少得可怜,但是林老师还是坚持要把这个项目做下来。

听到这个,说不失望是假的,我偷偷看允明,他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我们也实在是太天真,如果真是世界级规模的考古工作,又怎么可能让两个毫无经验的学生来呢?

看到我俩的闷闷不乐,林老师冷笑道:“怎么,这样就打退堂鼓了?真不知道老吴是怎么教你们的,还说你俩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呢,你们就是这种工作素养吗?见到有名的、规模大的项目就乐得翘着尾巴飞上天,看到小的、没名气的就把脸拉得老长,你们是来搞研究的,想出名怎么不去学表演?告诉你们,多小的项目认真研究都能出名堂,千年以前的祖先们留下的信息不用心解读怎么能读懂!”

这番话说得我很愧疚,我想起老师曾说过,对待每一个墓穴、每一件文物,都应该持着一种崇敬的态度,这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无关金钱与声望,而是文化的传承。

允明也不好意思地笑笑,对林老师道歉道:“对不起林老师,是我们失态了,绝对没有下次了,我们开始工作吧。”

林老师瞟了他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消了气。

由于是第一天下地,我们并没有深入,只是随着之前考察时专家们走的路线简单观察了下大致情况。

刚下去没多久我就发现了不对劲:“老师,这里真的有棺椁吗?”遗址里面的空间结构完全不符合锦国墓葬布局。

林老师仍旧一副没好气的样子:“这怎么可能有棺椁?你们怎么学的?”被他这样一番抢白,我也不太敢接话了,允明安慰地拍了拍我的肩。

地下只有一个石室,不知道是尚未完全开发的缘故还是真的只有这一间。我们走进去发现室内的空间不大,两侧另有两间耳室,耳室的门都死死地封着,应该是还没有开启过。石室的四壁上画着彩色的壁画,但由于石室的门先前已经被打开过,空气内外流通,所以壁画氧化的程度非常严重,虽然可以勉强辨认出画的内容,但是颜色早已不复当初,只剩一片灰扑扑的红褐色。

两间耳室门的两侧各有一盏青铜长明灯,造型是两个……我不知该怎么形容,本土化的天使?看来像是两位腾空欲飞的仙子,但是仙子的手臂又是两只有力的羽毛翅膀,给本来柔美的女性造型增添了一些阳刚,整体造型不伦不类。

允明认真地观察着这些长明灯的造型,疑惑地喃喃:“我……从来没在书上见过这样造型的长明灯。”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林老师居然没有出声讽刺,反而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种造型的确从未见于任何古锦国相关的资料中,但是我们对锦国的了解还太少太少,遇到没见过的东西也不足为奇。”他语气一转,些愤愤道,“那些所谓的专家,只会注意是不是有世界性的轰动价值,完全不会在乎这些细节,徒有虚名!”

骂完后,林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任务:“今天先做些简单的,将这间石室拍照,壁画临摹,回去进行简单的初步研究分析,至于耳室的开启是之后的事情了,我们慢慢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异闻手札之望乡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