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因果报应宋朝的皇室显得特别多!我们之前讲过有李煜托梦神宗,然后投胎至皇家,本来当不上皇帝,没想到阴差阳错继承了大统,成为徽宗,导致北宋灭亡!无独有偶,就在赵家内部也存在一件因果报应的事情……
“斧声烛影”的典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其实是宋太宗夺了宋太祖的位,当上了一国之君。
说到这件事,我们就不得不从赵匡胤斟酌继位人选的时候说起了!
赵匡胤起初陈桥兵变之后黄袍加身当上了宋朝开国皇帝。首先是答应把皇位传给在兵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弟弟赵光义的……但是自己的儿子一天天长大成人,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儿子总是亲过弟弟的,他就开始后悔了!赵匡胤一直盘算着这样背弃对弟弟的承诺,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
可是赵母母知道以后,觉得赵匡胤应该传位给弟弟,毕竟赵光义也是自己的儿子,一碗水端平嘛!大儿子的江山坐完,小儿子坐,不是很合理吗?太后总比太皇太后实在些!所以她决定“力挽狂澜”!
一日赵母叫上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到自己宫里吃饭,饭后赵母问赵匡胤,他是怎么得的天下?为什么陈桥兵变能轻易成功!赵匡胤自己当然清楚,是占了当时周武宗柴荣的儿子年龄小,不能亲政,对军队没有控制能力,所以赵匡胤才能有机可乘,说契丹来犯,领兵篡位成功!这件事自己母亲岂能不知!他虽然料到母亲问这个问题的用意,但是自己也只能如实回答母亲的问题!
赵母随后果然说,赵宋天下要长久传承,不重蹈后周覆辙,就要有一个年长经验丰富的的皇帝!而赵匡胤的儿子年龄太小,而赵光义正值壮年,精力充沛,而且治国理政的经验也丰富!所以比赵匡胤的儿子更适合继承皇位。所以赵母要求赵匡胤将皇位先传给弟弟,一来可以使赵家天下更加稳固,二来也可以边当皇帝,边传授赵匡胤儿子治理天下的经验,等他儿子更成熟些,再由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他!并且要赵匡胤写下传位诏书,由自己亲自保管……
赵母的想法看来是合理的,但她忽略了人性和皇位,天下对一个人的诱惑,为了天下,多少皇子杀父弑君,在皇位的争夺中,哪里还有亲兄弟可言啊!赵匡胤当然心里清楚,但迫于母亲的压力,和自己对母亲的孝心,最重要的是,自己当着许多重臣的面,曾经答应传位于弟弟,所以只能就范!其实赵匡胤虽然表面写下了诏书,但心里依旧想着怎么把弟弟废黜,传位给儿子!他与宰相赵普商量过,却想不到赵普和赵光义早就站到了一起,赵普把赵匡胤并不想传位给赵光义,而且还想废黜他的想法很快透露给赵光义知道,赵光义就计划先下手为强……
所以就有了“斧声烛影”的事发生……
其实当时被弟弟所害的赵匡胤知道大势已去,便用最后一口气要求弟弟发下毒誓,保证传位给自己儿子!而当时赵光义当时因为手足相残心中不免愧疚,所以就在赵匡胤奄奄一息的时候发下了毒誓,“我赵光义对着神明起誓,百年之后保证将皇帝位传于赵匡胤之子孙,若违背此誓言,必叫我子孙后代断绝,无人继承大统!”!赵匡胤听完弟弟的誓言,觉得弟弟发了毒誓,又有赵母为儿子保驾护航,弟弟应该不会出尔反尔了,也放下心来,连声说“好,好,好!”。但是赵光义见哥哥还能说话,生怕他还会拼命呼救,要是赵匡胤呼救,被外面禁军听见,前来救驾,自己的就是弑君,别说皇位无法继承,只怕还会死无葬身之地,那自己的努力就为赵匡胤儿子做了嫁衣!所以捂住哥哥的嘴又用镇纸的玉斧砸向他的要害,直至赵匡胤断气,之后将玉斧随意丢弃在雪地中,自己悄悄潜出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