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高二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二# 导语】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1.高二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说明: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e、N、Mg、P

  ②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运用:

  a.电离能是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验证

  b.用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I1越小,金属性越强,表征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

2.高二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1.钠与氧气:常温:4na+o2=2na2o点燃:2na+o2=(△)na2o2

  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3.钠与硫酸反应:2na+h2so4=na2so4+h2↑

  4.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naoh+co2=na2co3+h2o离子方程式:2oh-+co2=co32-+h2o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naoh+co2=nahco3离子方程式:oh-+co2=hco3-

  8.①向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稀盐酸:na2co3+hcl=nahco3+nacl

  向稀盐酸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na2co3+h2o+co2=2nahco3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na2co3+ca(oh)2=caco3↓+2naoh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nahco3+hcl=nacl+h2o+co2↑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nahco3+ca(oh)2=caco3↓+naoh+h2o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nahco3+naoh=(△)na2co3+h2o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2nahco3=(△)na2co3+h2o+co2↑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na2co3+cacl2=caco3↓+2nacl

3.高二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氧化物

  1、Al2O3的性质:氧化铝是一种白色难溶物,其熔点很高,可用来制造耐火材料如坩锅、耐火管、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

  Al2O3是XX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Al2O3+6HCl=2AlCl3+3H2O(Al2O3+6H+=2A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2-+H2O)

  2、铁的氧化物的性质:FeO、Fe2O3都为碱性氧化物,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二、氢氧化物

  1、氢氧化铝Al(OH)3

  ①Al(OH)3是XX氢氧化物,在常温下它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②Al(OH)3受热易分解成Al2O3:2Al(OH)3==Al2O3+3H2O(规律:不溶性碱受热均会分解)

  ③Al(OH)3的制备:实验室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因为强碱(如NaOH)易与Al(OH)3反应,所以实验室不用强碱制备Al(OH)3,而用氨水。

  2、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Fe(OH)2(白色)和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

  ①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H)2+2HCl=FeCl2+2H2O(Fe(OH)2+2H+=Fe2++2H2O)

  Fe(OH)3+3HCl=FeCl3+3H2O(Fe(OH)3+3H+=Fe3++3H2O)

  ②Fe(OH)2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③Fe(OH)3受热易分解生成Fe2O3:2Fe(OH)3==Fe2O3+3H2O

  3、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三、盐

  1、铁盐(铁为+3价)、亚铁盐(铁为+2价)的性质:

  ①铁盐(铁为+3价)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剂(如铁、铜等)还原成亚铁盐:

  2FeCl3+Fe=3FeCl2(2Fe3++Fe=3Fe2+)(价态归中规律)

  2FeCl3+Cu=2FeCl2+CuCl2(2Fe3++Cu=2Fe2++Cu2+)(制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

  亚铁盐(铁为+2价)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氯气、氧气、XX等)氧化成铁盐:

  2FeCl2+Cl2=2FeCl3(2Fe2++Cl2=2Fe3++2Cl-)

  ②Fe3+离子的检验:

  a.溶液呈黄色;

  b.加入KSCN(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

  c.加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Fe2+离子的检验:

  a.溶液呈浅绿色;

  b.先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

  c.加入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2、钠盐: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

  四、焰色反应

  1、定义: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性质。

  2、操作步骤: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浸洗后灼烧至无色,沾取试样(单质、化合物、气、液、固均可)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

  3、重要元素的焰色: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的焰色的干扰)

  焰色反应属物理变化。与元素存在状态(单质、化合物)、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液、固)等无关,只有少数金属元素有焰色反应。

4.高二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5.高二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XX银溶液,并用稀XX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XX的方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高二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