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郭沫若曾说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聊斋志异优秀读书笔记范文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聊斋志异读后感1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它借谈狐说鬼,来揭露和批判丑恶的现实社会。《聊斋志异》突出地提出了几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首先,它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
在蒲松龄笔下,官吏都是一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他们无孔不入地刮地皮,为了金钱散尽天良。席方平的父亲被富豪杨某害死,因为羊某贿赂了冥府的上上下下,席方平的父亲反而被拘押。为他申冤的席方平遭到下油锅、锯解的酷刑。阴司里面从上到下,都是一些“人面兽心”的官吏,使他们贪得无厌,徇私枉法,胡作非为,这阴司,不过是现实世界的虚幻手法而已。
蒲松龄尖锐地指出,那官吏本身,便是为非作歹的强盗:“官吏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成仙》)“天下官府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其次,蒲松龄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科举制下的民风士习、畸形社会加以真实细致的刻画。蒲松龄十九岁时中秀才,但一生郁郁不得其志,长期靠设馆授徒为生,所以他对于科举制度有切肤之痛,看穿了这是一种坑害知识分子、埋没人才的制度。《聊斋志异》写了许多人鬼狐妖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的讴歌生死想从的爱情,有的描述闺房嬉戏、夫妇恩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礼教,流露出妇女解放的思想,但也常杂糅封建伦理纲常的说教。耐人寻味的是,蒲松龄笔下的女主角,常常是些异类,是狐、鬼、仙魅。她们纯洁、善良、痴情,为了爱情,她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她们的爱情不受金钱地位的影响,也从不屈服恶势力。蒲松龄在她们身上寄托了美好理想。《聊斋志异》还是一部世情小说,他对于那些伪君子,势利眼、市侩、夜郎自大、口是心非者做了深刻有力的讽刺鞭打。特别是《崂山道士》、《戏缢》、《堪舆》《雨钱》、《骂鸭》等篇,描写了封建“盛世”道德的沦丧,讥讽那些见钱眼开、阿谀奉承、好逸恶劳之徒。
在这类作品中,《佟客》尤为幽默、深沉。慷慨自负的董生遇到剑仙佟客时,以忠臣孝子自诩,实际上却是一个银样蜡枪头。佟客为了剥下董生华丽的外衣,把茅草点化成强盗。“强盗”深夜入宅,抓住了董生的父亲。而这个自封的“孝子”却连老父亲也不去救。平时“谈吐豪迈”,一遇危险便退避三舍,这是对一切装腔作势者的嘲讽。
聊斋志异读后感2
这个暑假,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这本书笔锋奇特,我只看了一点,就彻底迷在里面,不由自拔了。这本书,是我国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的作品。里面包含了491个鬼怪故事,是一部花费蒲松龄40多光阴的文言短篇小说。
此书分为四大板块,第一,作者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并嘲讽了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贪婪与狠毒,笔锋处处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读后感第二,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囚锢与摧残;第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以衷心的赞美;第四,有些短片是阐述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故事带有蒲松龄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正统教育意义。
刚才那些部分,都不发积极的浪漫主义情结。作者借用了梦境和上天下地的虚幻情景,冲破了现实的束缚用以推动情节,解决现实空间无法解决的矛盾。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书痴”,里面讲述了一个书生在书里找出了个名为“颜如玉”的女人,并与她度过的奇缘故事。
这本能让读者们笑、哭、感动的书,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聊斋志异读后感3
白发苍苍的老人端坐窗旁,皎洁的月光为他镶上虚幻的银边,又落入他浑浊的眼与深刻的纹中,带出一分奇异的神采。夜色浓重,一双颤抖的手合上泛黄的书卷。
本不该是这样的。他出生于当地的豪族,被长辈赐名为蒲松龄。因为聪明伶俐,少有文采,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十九岁过童生试,拔得头筹,施闰章赞其曰“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声名鹊起,可谓天之骄子。他本该官运亨通,誉满中华,却潦倒终生,归隐聊斋。可叹天意弄人。
他心中怎能不怨?“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明知官场黑暗,阿谀奉承,金钱往来,虽“每每顾影自怜,可怜肮脏骨消磨如此”,更怕“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作塾师,观人世,南来北往的奇人异士,小住暂留的风流韵客,那一桩桩妖狐诡事,那一腔腔孤愤怨情,皆诉于纸上,贯穿一生,是为《聊斋》。
眼之所见,满腔孤愤者,天下不平事。宣德年间,统治者们在纸醉金迷中酣睡,黎民苍生在高台楼阁下匍匐。那嬉玩的促织之戏在宫中流行开的时候,蒲松龄看见一层层黑暗的云与雾,从上方逼压下来。这无边无际的雾中,他看见华阴县书生成名为捕捉进贡的蟋蟀而奔波,因办事不力被打瘸双腿而叹息,为放跑蟋蟀受父母责罚而落井的儿子痛哭。好好的三口之家,本可其乐融融自食其力而生,却不得不把命运系在一只蟋蟀扇动的翅与跳动的腿上,何其可悲!百姓为权势金钱的铁笼所锢,正如蟋蟀为竹笼所困。在黑暗中低伏的时候,蒲松龄听到了促织之声,听到了百姓的哀鸣。他不能言说,不能变夺,当一切历历在目,便泪如雨下。
眼之所疾,念念不忘者,金榜题名事。曾几何时意气风发少年郎,向北远眺,望一朝成名,从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数载寒冬炎暑后,将登高楼,欲说还休。文章成灰进酒,呷一口,辛辣呛口,恨由此生,醉从中来。蒲松龄经朗朗学堂,过巍巍牌坊,至《考弊司》对“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牌坊嘲笑一场。遇《司文郎》,有盲僧能以嗅辨文、宋生慧眼识人,获二者称赞的王生却不得考官青眼,可怜盲僧长叹“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今帘中人并鼻亦盲矣”。他讥讽贾奉雉身负大才,却听友人之言以陈词滥调作文,斩获经魁,事后幡然醒悟,大汗淋漓。他冷眼看公孙夏巧言令色,劝说太学生行冥贿以图阴官。对于蒲松龄,名落孙山之事、弊端累出之制,早成入腹寒针,经年累月,刺破骨血,却始终不能引苦痛岁月穿肠而过。深夜幽烛中总要有人去问:十年寒窗若敌不过金银一锞,那要这天道何用?
若有皎皎之光,就有阴影相依相随;既然人心向善,定有恶念如附如寄。每当夜幕落下,在蒲松龄的一双阴阳眼中,只有披着人皮的妖鬼魑魅在游曳。白天为阳光湮灭的一切恶意私心,都赤裸裸地摊开在他的眼瞳之下。提笔飞墨,他抨击社会黑暗,抒发公愤;他揭露科举弊端,刺贪刺虐;他认为妖心易懂,而人心叵测。自此以后,更深露重,唯有书卷烛火与狐鬼花妖夜夜相伴。
这《聊斋》满纸荒.唐的温柔乡、理想国、黄粱梦,但他的肺腑之言讥刺之词倾泻于字里行间。众人的嬉笑怒骂各具其神,世间百态一一道来。人人噤若寒蝉的年代,唯这一个人“自笑轻狂与世违”。我想,他的笔墨中浸染的是无上的勇气,他的脊骨中是文人的骄傲与风雅,他的心中承载着修身治国齐天下的宏志,他的眼中映出现实中陋习俗制的虚影,他的思想中凝聚着先秦诸子之一的法家对伦理道德的思考解读、对法律制度的创新改革。从古到今,不屑沉浮在欲海之中的清醒之士,神色不同,行为各异,相似的是理性的批判、救世的志愿、竭力的改变,追求的是同一片桃花源。而蒲松龄接过重任,在拨清迷雾之后,跋涉过时间的洪流,向我们走来。愿接过这自尧舜而起的炎黄子孙的魂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乱象仍存的当代,已站在古人肩膀上的我们应向世人展现它的荣光。
蒲松龄的屡试不第,是其个人的不幸,而为文化的万幸。在“久以鹤梅当妻子,且将家舍作邮亭”的落魄中,一甲子揣摩与打磨,世事与天理,皆成杯中物,煎熬又温润一双阴阳眼。看透隔肚皮的人心,万物众生倏忽化为狐鬼花妖,冥司神境,将聊斋与外界相离。一如字留仙,他说神道鬼,写尽人间百态,道尽世态炎凉,留下满纸窃窃私语。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浮白载笔,仅成悲愤之书。
蒲松龄先生依窗危坐逝世,窗外有无数莹绿瞳孔闪动,鬼怪齐喑,竟成悲景。
赐我一双阴阳眼,借尔之书,且看世间。
聊斋志异读后感4
繁星闪烁的秋夜,我又一次在灯下捧起了《聊斋志异》,说不清是第几次读它,但每次读完心中都会激起异样的涟漪。其实我对于聊斋的印象源于小时候的电视剧,伴随着惊悚恐怖的音乐,一盏灯笼从漆黑的夜色中显现出来,飘忽不定如摇曳的鬼火,慢慢地画面开始切换:窗外被夜风掀动的修竹,窗内执笔疾书的文弱书生。小时候看《聊斋》为的是那份让人痴迷的惊悚和幻象,时过境迁,沧桑的二十年后再来重温经典,却不得不被那些善良多情的奇女子而感动。狐精鬼怪幻化而来的少女个个倾国倾城聪慧过人,她们变化多端,嫉恶如仇,知恩图报,重情重义胜似人间儿女。我常想假如没有这些光彩夺目的女性,《聊斋志异》必会逊色不少,纵使蒲松龄再文采出众也无法让这部书流传千古。或许作者之所以如此浓墨重彩刻画这些女性,也是因为在她们身上寄托着自己丰富的爱情理想。
完美的爱情该是什么样呢?在蒲松龄看来要么就是像王子服和婴宁那样一见钟情的,婴宁是《聊斋志异》中被刻画得最生动的女性形象,她美丽清纯,娇憨天真,最动人的就是那阵阵银铃般的笑声,闻者无不为之倾倒,不由就跟她一起笑出来。上元节被母亲催促着出门的王子服,在郊外偶遇风华绝代的狐女婴宁顿时心如鹿撞看痴了过去,只见她手持梅花笑容甜美,他惊为天人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婴宁咯咯笑着:“这人目光灼灼像贼一样”遂丢下花跑远了,王子服捡起梅花怔怔地看着从此相思成灾。我不由想起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简直道出了王子服的心声。爱情来得如此突然没有预兆,天真烂漫的婴宁如一束阳光照进了王子服的心灵,他的世界从此阳光明媚。尽管他们后来也曾遭遇波折,但我相信那初遇怦然心动的美一定久久地藏在他们心里。这样的爱情多美!
完美的爱情还应是生死相随的。史举人的女儿连城貌美如花,工于刺绣,和才华横溢的贫寒书生乔生因一副《倦绣图》结缘,有诗为证:“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得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峨。”两人互相倾慕,情愫渐生,无奈连城却被贪财的父亲嫁给了盐商的儿子郁郁而终,乔生前去吊唁,痛哭一场也死了过去,一缕幽魂飘飘荡荡追随连城而去。在黄泉路上终于找到了她,两人历经千辛万苦双双还阳结为夫妻。爱情就该这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她仍是那个一生一世愿成双的人。
完美的爱情又怎少得了成人之美肝胆相照,狐女红玉和冯生相爱却不被冯父所容,红玉离去前助冯生娶了清白人家的女儿卫氏,自己隐居山林,几年后冯家遭遇飞来横祸,父亲,妻子相继惨死,儿子生死未卜,自己则身陷囹圄,几年后再见天日早已物是人非,面对萧条的庭院冯生正暗自垂泪,不料红玉竟带着劫后余生的儿子回来了,红玉不仅救了孩子,还帮他操持家务家道慢慢兴盛起来,最让人感叹的是冯生竟在她的帮助下考取了举人,种.种恩义让铮铮铁骨的男儿都汗颜。读后感·有妻如此,夫复何求?虽说世上爱情千姿百态,但无一例外好的爱情一定是滋养人的,能让平凡的日子鲜活靓丽起来的。在这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中,无疑寄托着蒲松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聊斋志异》带给人最大的感受还在于它敢于针砭时弊,揭露黑暗的社会制度。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特别是清朝二百多年间从未断过。更别提秦始皇焚书坑儒多么惨无人道,而《聊斋志异》却堂而皇之地对其讽刺挖苦,让人读来拍手称快。如那篇《梦狼》白老汉在梦中看见儿子的衙门内站满了狼,个个面目狰狞,凶相毕露,而儿子见父亲远道而来竟用一整条狼来做餐招待他们。更绝妙的是白老汉亲眼看到儿子在拒捕时陡然变成了斑斓猛虎。谁能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梦?而不是梦幻版的官场现形记?
全书最让人称道的还在于对科举制度的无情鞭挞。《考城隍》中那个叫做宋焘的廪生,去世后被请到阴曹地府去考试,凭一支生花妙笔,赢得考官青睐,考取了河南城隍神一职,又如《叶生》诗词歌赋首屈一指却在生前屡试不中,空有满腹锦绣文章,后来终于在好友帮助下考中了举人,衣锦还乡时才发现早已死去多时,于是一缕幽魂顿时涣散。这不能不说是对科举制度的谴责,一辈子不得志的小文人竟只有在地府才能重用,朗朗乾坤天理何在?而文中的人物与作者何其相似,从某种程度看竟像是作者人生经历的衍射。蒲松龄满腹经纶却一生失意落魄,屡试不中,直到七十多岁才考为岁贡生。隔了一个甲子,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早已垂垂老矣,我想就算考中都是凄楚多于欣慰的吧!
佛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一部《聊斋》读完之后大有痴人说梦的错觉,清代文学家王世贞这样评论《聊斋志异》:“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鬼唱诗也好,人间语也罢,都是作者内心愿望的达成,都是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即便我们读来都是魅影传说又有何妨?不过是谦卑的灵魂在夜半时的絮絮低语!还是姑妄言之姑听之罢!
聊斋志异读后感5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也是这样,从怀才不遇到坚持不懈地写作,他不仅作出了世人无不为之赞叹的名作,他一生的经历,受挫后依然不放弃梦想的精神,我们同样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
初看《聊斋志异》,大惑不解:鬼故事是十分精彩,可我们为什么要读呢?后来,通过了解我知道了这本书的可学之处在于它的语言。听说《聊斋志异》古文中的句子十分精简,一但删掉一个字,句意就会改变。我不禁赞叹起作者的文笔绝妙,虽然精简,也不缺少生动的描写。
我还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古代社会,看到了人们的思想。例如无疑居第一篇的《考城隍》中宋生所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可理解为古代社会所推崇的,但我认为更多是作者所向往的美好社会。
而张秀才送他的诗中”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更是作者通过寄托在故事人物中表现了自己悠然自得、昂然向上的胸襟。不如说,蒲松龄被禁锢于八股文的世界里,这种写作才是抒发他内心的最好方法。这篇文章之所以当之无愧地位居第一篇,一句话能说明道理:“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
在《聊斋志异》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席方平》。《席方平》揭露了封建社会吏治黑暗,虽然以正义与胜利告终,但发生在阴间的事却反应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甚至连当今社会也尚未根绝。
富人用钱可以换取一切,而穷人只能迎合他们,否则会迎来生不如死的报应。上级会接纳这些富人的贿赂并答应他们的要求,不管这样做是否会扭曲公平。读后感·这究竟是不是作者想要的结局?如果有富可敌国,皇帝都要听从的人呢?如果有,是否结局就会改变,正义将一振不起?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好在现在的社会众目睽睽,不至于颠倒黑白。《席方平》这个故事既反应了社会无序导致的黑暗,又可作为每个人的“镜子”,不使故事重蹈复辙,让每个正义的人去伸张正义。另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席方平身上学到他孝顺的一面。如今面对火烤鞭打,我们还会坚持去为自己的长辈着想吗?
看完《聊斋志异》我不仅领略到了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高超文笔,又从作者奇思妙想的鬼妖世界中悟出了无数道理。这本书的妙处,只有读后才体会得到。
聊斋志异读后感6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聊斋志异》它写的是鬼、狐、仙、怪。
起初我不敢读这本书,因为他写的是鬼、狐、仙、怪。后来我渐渐胆子大了,所以我就开始看这本书了。看了之后我发现,里面的故事并不是可怕的鬼故事,而是人、情、世、态这四个字。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石清虚故事是这样讲的,顺天府的人邢云飞,非常喜欢石头,几乎到了爱石成痴的地步。他的家中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奇石,都是他不惜重金从各地收购来的。
有一天,他到河里打鱼,发现渔网仿佛被什么东西挂住,便潜到水底去看,没想到竟是一块大约一尺见方的石头。捧到水面上仔细一瞧,真是一块奇石,石头四面玲珑,峰峦叠秀,美极了。邢云飞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般地把这块石头捧回家,还用紫檀木雕替它做了一个石托,供在客厅的案头,天天欣赏……是不是很有趣呢?
读了这本书后我的感受是:只要敢去阅读就会有收获。
聊斋志异读后感7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作品,书中讲了一个个鬼狐神怪的故事,里面的许多鬼怪,虽然长相恐怖,但是他们却心地善良、知恩图报,比人间的正人君子还要美丽、可爱。
尤其是《种梨》那一篇,印象最深。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卖梨人碰到一位穿破烂衣服的道士,道士想讨个梨解解渴。但卖梨人就是不给。一个伙计于心不忍,用自己的微薄的一点收入,给道士买了一个,道士非常感激,吃完梨用梨核作种子,种了一棵梨树,一会儿就结满了梨,并把梨摘下来分给大家吃,人们吃完了这些香甜可口的梨,道士就把这棵树砍椡了。卖梨人说道士真傻,白白砍掉了这么好的一棵梨树。道士和人们都走了,卖梨人一看自己的车,傻眼了,一车梨全没了,车把也断了。哈哈!真是活该,谁叫他那么自私。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我们用眼睛所看到的美丽景象,其实并不一定是美好的。往往那令人看不起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纯洁、美好的心。我们应该时时怀着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人,而不应该像种梨人那样,不得善终。
聊斋志异读后感8
书,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它能给我们带来知识,也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聊斋志异》,这本书是蒲松龄写的里面都是在写妖魔鬼怪,这里面有很多个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画皮》。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个故事有发生了怎样神奇的故事吧!
一天,一个在读书的公子看见一个很美丽的姑娘,就把这个姑娘带回了家。他碰到一个道士,道士说这个姑娘有妖气,公子不信,就没有理会道士。
一天晚上,公子走到姑娘的房前,看到一个很恐怖的妖怪,旁边有张人皮,只见妖怪贴上人皮,又变回到了那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公子害怕极了,连忙去找那个道士,道士给了他一个拂尘,可是,公子不忍心杀姑娘,最终,公子的心脏被妖怪掏走了。最后,公子的妻子不顾一切代价把公子救活了。
我觉得公子的妻子很善良,尽管她的丈夫背叛了她,但她还是不顾一切的把她的丈夫救活了。
我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聊斋志异读后感9
假期里,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了一本《聊斋志异》。它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非常值得阅读与欣赏的,它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龄的代表作,据说他是在40岁左右写成的。我想:为什么蒲松龄会起这样一个书名呢?这个问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那一天,我看了书中的“前言”,才知道原来“聊斋”是他书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的就是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在《聊斋志异》中的《婴宁》这章中,讲述了一个容貌美丽的狐仙婴宁与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恋的故事,婴宁有情有义、心灵纯洁,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可亲可爱。虽说她是一只托给鬼母所养的狐狸精,可她并没有邪恶,喜欢笑。她让子服将自己的父母合葬,并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对自己的关照,后来,子服的母亲给他们两个人主持了婚礼,一年过后,婴宁生下一个胖儿子,不认生,见人就笑,很像他母亲。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想到这里,还有谁没有理由再去好好学习,去把社会不规则的事情改正过来?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美好、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己为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这些故事,让我入迷,我不禁大声朗诵起来,吸取其中的精髓。
聊斋志异读后感10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讲的.是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如《小翠》中,王御史有一个儿子叫元丰,可是儿子很傻,到十六岁时还分不清男女,一直没有娶到妻子。王御史整日因为儿子的事忧心忡忡。后来,有一位妇女领着一位少女来到王家,说愿意让少女嫁给元丰为妻。她叫虞小翠,16岁了,整天欢声笑语,哄着元丰玩。其实她不是凡人,只因为她的母亲受过元丰父亲的庇护,让她来报恩。她治好了元丰的病,悄悄地离开了。文中的小翠是一个美丽的善良的小狐仙。她虽非人类,但是懂得知恩图报。
蒲松龄还写了许多反映政治方面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追求公理,讲公道的愿望。《促织》写成名受官府逼迫,为缴纳供皇帝玩乐的蟋蟀,竟将为此而死的儿子灵魂所变的勇猛的蟋蟀献给宫廷,形象地写出百姓一命,不抵皇帝一区区玩物的残酷现实。
蒲松龄长期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对官府胥吏压榨残害百姓的不公现象多有目睹,并深恶痛绝。他一生贫困潦倒,又做了三十年的乡村教师,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著作极为有利。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美好、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己为榜样,做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素质,有道德的人。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最后,还是以作者的一首诗为结尾吧:姑妄言之故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给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