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马上就要到了,按照学校的惯例,我们可以开始写教学工作计划了。只有规划好了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该怎么写?书法思考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学数学老师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数学老师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范文【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准备课;2)位置;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6)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7)认识钟表;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总复习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习卡片;
??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
??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
??⑤计数器;
??⑥绒板;
??⑦钟面;
??⑧方木块;
??⑨小棒;
??⑩数位表。
??二、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时安排
??1、准备课2课时第一周
??2、位置3课时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3课时第六至七周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第八至十三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第十四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第十五周
??7、认识钟表2课时第十六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9、总复习4课时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小学数学老师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范文【篇二】
??五年级5、6班共有学生9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方程8课时。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4、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5、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确定位置2课时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4、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5、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6、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公倍数和公因数6课时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4、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公因数。
??(四)、认识分数10课时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小学数学老师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范文【篇三】
??村小学五年级(1)班共有学生46人,有小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但有相当大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老师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范文【篇四】
??五年级4班现有学生5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三年级一直到五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
??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现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一)常规方面:
??1、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同年级其他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
??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争星榜”、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推荐阅读:
新学期数学老师教学计划
老师新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编精心推荐: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