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通用6篇)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篇1

  一、基本现状

  (一)城市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据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已完成,待政府审查,人大审定,公示后报政府批准。目前已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规划大纲、功能分区、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方向、重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按照一主(沿口旧县)、一副(街子)三组团(飞龙白坪组团、万善组团、烈面组团)的三头并进城镇化发展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区域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规范产业聚集区,引导产业项目聚集组团发展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各区域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城镇面积达29.45平方公里、人口达28.57万,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

  (二)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拓展。美丽家园、城市会客厅、城市综合体、沿口古镇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美丽家园工程,将为武胜中心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会客厅将展示“江湾湖畔休闲城”的城市形象;县城“东扩、北拓、西进、南移”的各个项目正有力推进。与此同时,武胜县以营造城市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魅力为目标,倾力打造的“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民生工程建设深得民心。强化供水管理,确保市民喝洁净水、放心水,及时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城市综合供水能力、可靠性及管网水质进一步提高。县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实现安全供水508.2万吨;加强供气管理,确保市民用上“安全气”,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充装气行为,规范燃气市场秩序。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2.5%。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二、存在问题

  (一)旧城改造相对滞后。根据估测,全县旧城区占全县城区面积约12%,居住人口约1万人,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在呈现出房屋破旧、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管理困难等问题,居住群众也迫切希望对旧城实施改造。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旧城房屋密集,空间狭窄,若按照国家规范审批方案,旧房拆除后房屋无法修建。二是邻里关系复杂,因旧城房屋密度大、空间狭窄,规划执行过程中触及周边利害关系人较多,协调难度大。三是我县现有旧城更新多为楼房业主进行,未形成有效的片区改造,增加改造难度。四是武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未通过法定程序审批,执行起来有法律层面的瑕疵。近年来旧城改造多数有法律纠纷。五是从旧城改造成本看,由于旧城区土地相对城郊新区价格更高,拆迁补偿难度更大,改不如扩。

  (二)城市功能不尽完善。一是城市生活管网与建设不同步。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各部门缺乏必要的统筹衔接,“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与城市管网铺设,常常不能同步,造成城市路面反复开挖的情况。二是中心城区交通路网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容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车辆迅速增长与路网建设滞后的矛盾日渐凸显,在中心城区,一遇上下班高峰期和公共节假日,经常车满为患,拥堵现象十分严重,整个县城没有一个规范的停车场,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突出,从而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影响市容市貌;三是没有规划进城车辆清洗场所,特别是遇到雨天,车辆带泥进城,严重影响城区环境卫生;四是背街小巷路灯照明设施缺失,造成主街亮而背街小巷黑乎乎的,形成治安、安全事故多发地段。五是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休闲的公益性设施建设相对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以及群众对文化、娱乐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满足中心城区市民的休闲场所日显不足,文体“四馆”建设迟迟不能落实。

  (三)城市建筑形式单一。城市建筑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的外部显现给人的总体印象。目前,武胜城市建筑总体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轴线不突出、天际轮廓线缺失。二是缺乏城市个性特色。三是建筑结构单一。四是与武胜“嘉陵翡翠、阳刚武胜”城市名片不符。五是设计理念陈旧。六是建筑物层次混杂,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品味和现代气息没有得到彰现。

  (四)城市管理尚有缺失。一是城管局不具备基本的主体执法权。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其第三章对“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作了严格规定:第十五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十八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根据这部法律的规定,武胜县城管局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并不具备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资格。二是设施权属多元,管理责任不清。道路上的公交站牌、电信杆、电信箱、垃圾箱按职责应由各职能部门、单位负责设置、养护、维修、保洁,但事实上从这些设施建设完成后,就从未进行过保洁,更不用说养护、维修,破烂于路旁,严重影响街道的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形象。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单位是社区,但多数无人管理,成为卫生死角,人居环境较差,居民意见大。三是管理部门多,职责交叉,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如流动摊点的整治管理。工商、城管、住建、公安按各自的职责均对其有管理,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都能说出不管的理由来,最终谁也不愿意管,只有城管孤军作战,游商、摊贩与城管队员打游击,难以达到规范管理的效果;又如户外广告的管理,其主管部门为工商和住建两家,按职责住建主要对户外广告的设置进行管理,对广告的规格、式样、颜色、设置地点及是否影响城市容貌进行审查,对破残、未按审批要求设置及未办理设置许可手续的户外广告进行规范化管理;工商对广告公司申报的广告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后续管理,但往往其后续管理职责基本上没履行,对没有进行申报违规的广告视而不见,造成大量的户外广告没有申报和审批,城市户外广告就显得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四是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事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水平不高,人员来自各个阶层,特别是我们的一线职工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部队复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管理水平相对较弱。专业人才缺乏,如美学、广告规划、给排水专业人才短缺,园林绿化等技术人才很少,客观上限制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投入不足,经费得不到保障。设施设备投入不足。目前,环卫作业方面,县城仅有洒水车2辆,无现代化清扫作业车,只有1辆是符合规定的垃圾清运车辆,且油耗相对较高,其余垃圾清运车辆均为电动三轮车,不能达到密闭运输的要求,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从事环卫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工资只有650元,与其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极不相符,而从事此项工人作的大部分是年老的女同志(其中70岁以上的占40%),安全隐患突出。

  (五)居民素质有待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务工人员涌入县城,由于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短时间难以改变,还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存在一个教育和引导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习惯的过程。由于部分市民的综合素质差,随地吐痰、乱占道、闯红灯、破坏公共设施、私搭滥建、装修扰民、邻里矛盾、养宠物随地大小便等现象还较为普遍。

  三、对策建议

  (一)尽快研究出台旧城改造政策。旧城改造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要把加快旧城改造作为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的大事来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建议:一是尽快研究确定旧城改造相关政策。二是由符合资质的公司作为业主进行片区旧城更新工作,形成规模,减少规划执行难度。三是对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使旧城区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四是对旧城区破旧危房分步进行改造加固,消除住房安全隐患。五是尽快完善武胜县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并按法定程序审批,从根本上解决法律上的问题。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要继续坚持搞好土地清理工作,坚决树立“先造环境后卖地”的土地管理利用策略,在上宗土地拍卖中,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下宗地块的道路的铺设、环境的打造,提升土地市场价值,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为城市建设开辟融资渠道提供条件。二是构建城市道路骨脊,至少拉通两条横纵贯穿的城市主干道,使城市建设根据主干道走向规划。三是开展城市亮化建设,对背街小巷进行全面亮化,安装路灯,有效降低治安、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四是在中滩桥及嘉陵江大桥适当位置设立两个进城车辆强制冲洗站,解决泥车进城影响市容问题。五是尽快打通人民北路大通道,分流建设路的客货车辆,同时,对新规划的城市会客厅综合体等项目要预先设地下停车场或建立立体停车场。

  (三)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是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的。作为现代城市还要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过去,由于我们对城市功能认识有偏差,对环境建设重视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城市建设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要从一味追求城市规模转向寻求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上来。一是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实行公共环境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房屋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与市民生活设施的同步配套,缓解环卫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建设环卫设施时,选址附近的居民反对。二是要把水电气、公用设施、灯饰工程等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决防止道路反复开挖的情况发生。三是城市建设要量力而行,坚持稳中求进,不能遍地开花。特别是旧城拆迁建设,要坚持开发一片,完善一片,环境建设先行,真正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摆到重要位置。

  (四)重视城市特色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特色就是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我县无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我们有可开发利用的青山绿水,这是武胜城市建设十分珍贵的财富。加强城市的特色建设,首先应加强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建筑样式要力求现代化、多样化,改变清一色“火柴盒”、“豆腐块”的状况;其次应建立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娱乐广场等公用设施,增加人文景观,给城市融入文化内涵;另外,要特别重视伊斯兰民族文化资源和沿口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

  (五)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设难,管理更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应该坚持城市管理“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树立大城管的理念,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一是理顺关系。建议由县政府组织召开涉及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会,对现有的各自管理职能进行整合优化,理顺职能职责,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二是解决城管部门的执法权。县公安局选派35名热爱城管事业、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公安干警,担任城管执法小队队长。选派到城管执法的公安干警,编制保留在县公安局,日常工作仍在公安局,只是在进行城管执法时,协助城管局开展相关执法工作。三是加大投入。加大对城市管理的资金投入,特别是环卫资金,购买至少1辆吸扫车,解决目前县城清扫不彻底,只扫垃圾无法扫除灰尘的现状。再添置1辆垃圾转运车,解决目前1辆垃圾转运车24小时运转且不能及时完全转运县城生活垃圾的现状。四是从改善城管执法环境着眼,疏堵结合,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重点地段的城管执法力度,逐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议在人口密集的旧城区和市场功能不完善的城区,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影响群众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管理的疏导点:如修鞋、擦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等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划出固定的街段进行规范管理,这样既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扩大了就业,完善了城市功能,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六)积极推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建议把管理工作推向市场,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使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提高。可以选择一部分道路的清洁打扫实行招标管理,面向市场确定清扫队伍,由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进一步调动社区、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奖惩等办法将社区工作重心调整到城市管理上来,合理调整社区管理城市的自主权,挖掘潜力,促使市容市貌管理同就业等工作有机结合,调动社区、单位及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七)加强市民文明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同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软实力”。一要强化教育引导,多方位推进素质提升。把提高市民素质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制订长远和近期的文明教育计划,从学校、家庭、单位和社区着手,加强对德育工作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二要完善互动机制。健全常态管理机制,及时推出各项文明建设方法举措,建立全民监督机制,规范政府部门执法行为,同时提高市民自身的文明意识。三要搭建公共平台,为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实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人的素质提高和谐共进。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篇2

  为了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和掌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科学内涵,以及今后甘泉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二次解放,促进二次创业,结合开展“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县委常委会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由副主任李新生、邢子洲同志带队,人大常委会财工委抽调相关人员,于2019年7月3日至7月20日,深入到志丹、绥德、延川兄弟市县进行考察学习,7月15日召开了由城建局、经发局、财政局、土地局、街道办、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甘泉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和今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

  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它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从根本上讲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的是通过城市带动农村,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xx大、xx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提高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了城市管理,使全县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编制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1998年《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北关小区详细规划》、《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规》、《太皇山小区控制性详规》、《县屯小区控制性详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编制了关家沟、太皇山等20个村庄建设性规划。今年着手对1998年《甘泉县城总体规划》实施修编,目前,前期调研论证11000地形现状图测绘已完成,预计9月底完成修编任务。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近几年来,县政府累计投资7006万元,开工建成了县城主街道、长青路、康乐路、太皇路、迎宾路、美水路、宴宾路等主要道路和西台巷等23条支巷道改造工程,改造城市道路总长9442.2米,巷道1633米,目前已基本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格局。

  三是城市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县城每条道路改造均设地下排水(污)渠,主街道砌筑电信、广电、照明共用地沟,城市公用管道,全部进入共用地沟铺设,建成县城中心广场、美水广场、火车站广场;县城5000方净化水厂建成;城市绿地面积达14.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5.13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厕11座;2019年投资5万元在主街道增设四个大型公益广告牌;县城路灯总数达562盏;天然气用户达到5468户,入户率达到75%;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随着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使用,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

  四是城市文明形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3万平方米,城区保洁面积45.6万平方米,环卫工人由原来78人,增加到现在155人,先后投资54.85万元,新购置垃圾清运车3辆(1辆垃圾车、2辆三轮车),新投用垃圾桶700个,垃圾处理实现日产日清,使县城环境卫生状况大大改善,达到全日保洁。

  五是监察执法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整治效果较为明显。坚持执法与开展宣传相结合,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文明执法,按程序执法,采取查纠与规范相结合的监管办法。针对停车问题,由城建、交警、交通部门实行定点规范管理,划定停车位,针对居民区施工建筑材料乱堆乱放问题,由城建部门结合施工审批,划定临时堆放点,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同县委要求相比,同甘泉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同人民的期望相比,同兄弟县区发展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规划滞后,品位不高。我县的总体规划 1998年制定的,而且只有县城总体规划,没有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到2019年以后才制定了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至今还没有出台,制定的控制性规划,仅仅占到规划区内35%左右,而志丹县可以占到85%以上。由于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缺乏理性研究,使我县建设缺乏超前意识、形象意识和商品意识,出现了“旧城不旧,新城不新,既不传统,又不现代”,城市建筑既没有风格,也没有品位,千篇一律。如环城过境路及三岔路口七扭八歪,不够规范,特别是在建设审批过程中把关不严,没有统筹协调,各自为阵,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显明。

  二是思想不够解放,经营城市理念陈旧。我县的城市建设没有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不能通过产权置换,盘活城市国有资产,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没有真正通过招商引资,把个体、民营企业家吸纳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城市管理体制不顺,重建设轻管理,建管责任落的不实。形成了建设工程抢着抓,管理工作绕着走,给钱就干,不给钱就看着办,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居高不下,管理工作滞后的被动局面。加之,机制不活,措施不力,建管条块纵横交错,政出多门,说起来是齐抓共管,实际是关系松散,职责交叉,各自为战,形不成整体的城管合力,城市经常化、规范化管理不到位,致使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破坏绿地、户外广告和野广告混乱等现象长期得不到彻底整治,严重损害了市容市貌。

  四是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制约性和强制性。城市建设和管理要上档次,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等制约手段作保证,必须采取严管重罚加强管理。外出考察兄弟县以及外省先进城市经验,一条就是严管重罚,提高全民爱护城市的意识,从而达到城市干净整洁。近年来,我县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加之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较少,且素质低,城市管理执法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各级领导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创新意识不强,对全民城市意识教育不够。没有真正教育全体市民自觉养成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蒂等良好习惯。有些甚至法律、法规可以不遵守,我行我素,所以加强对全民的公德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真正确立规划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一是要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市形象的塑造,品位的提升,关键是规划。在完善城市建设规划上必须按照县委提出的“先规划后实施,富规划,穷实施,铁规划,钢实施”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拉大框架,详规区域,整合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功能,突显特色”的原则。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根据县城地理条件,按照立足县情,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思路,进一步拉大城市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分区域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甘泉城镇的区域位置和经济基础,建设定位为“强化一个中心,建好一个工业区,确立四个支撑点,治理三山游乐区,开发两河风景线,整合三级体系”的城镇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强化一个中心,就是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一个工业园就是麻子街工业区;四个支撑点,就是将姚店、太皇山、县屯、杨家砭作为县城连接农村的桥头堡;治理三山游乐区就是县城西山、灯笼山和凤凰山;开发两河风景线就是洛河、劳山河;把剩余的七个乡镇划分三个级别,按照各自承担的经济社会责任,逐步发展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城镇体系)。优先抓紧对麻子街、姚店工业园区和杨家砭小区南北大门的科学论证,调整好建设布局,配套好城市服务功能。总之,县城总体规划要吸取历史教训,汲取百家之长,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既体现地方特色,又突出现代气息,真正能够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在执行规划上,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条龙”。对违章违法建筑要不徇私情,严格执法,树立规划权威。对城市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要做到功能配套齐全,调整好间距比例,留足空地搞绿化。在旧城整合开发改造,要强化一类区的保护力度。今后县城规划区内,每年确定工程建设项目,都要组织力量,提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论证项目的可研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征求大多数干部群众同意的基础上予以立项建设,沿街每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和外观造型、色彩、抗震性能,都要由领导小组把关,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方可实施。并要同时考虑停车场严重不足和公用设施不配套、人文环境、休闲娱乐、凸显现代城市品位、构建和谐文明新甘泉等因素。三是《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没有审批之前,是否暂停审批单位、居民修建,维持现状。如南台小区、西门坪环城路、杨家砭小区。

  (二)运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一是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突破城市建设的“瓶颈”制约。首先要抓住国家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谋划投资项目,加大争项目的力度。其次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以存量换增量,特别是要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通过市场竞争,有偿转让土地和部分设施的使用权。今后新编制《县城总体规划》,新区建设可采取帮畔造地,挖山造田等方式开辟可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二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按照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要求,下硬茬折旧建新,分步实施,在旧城(西台区)改造上实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策的办法招商引资,放手让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城市公用设施,共同进行房地产开发和产权置换。最终达到“经营市场化,资源资本化,投资多元化”的经营机制,不断探索城市经营新路子。

  (三)调整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因素,综合开发城镇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城市建设的经营运作,量大面广、头绪繁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涉及部门、单位、乡村、个人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资产的整合,若处理不好,将会引发矛盾,好事不能办好,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考虑综合开发不能单打一,必须做到水、电、路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照顾不同阶层各方面群众利益,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此,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认识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大多数市民拥护和支持。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原则。统筹考虑资产的运作方案,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优化配置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增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发挥。三是让百姓得实惠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建设和改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为老百姓谋利益、得实惠上来,不是就建设搞建设,就改造搞改造,更不能搞个人政绩工程,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镇建设带来的好处。

  (四)理顺体制关系,合理设置建管机构。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如何解决我县目前城管工作中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县实际,参考各兄弟市县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按照权责相等、权责一致的原则,建议成立“甘泉县城市管理局”,内设环卫园林处、市容监察大队、公用事业科、市场管理办公室。同时撤并市场管理中心,职能交由城管局下设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重新调整和明确内部管理部门职能。今后,政府要加大城管工作的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按照“全国卫生城”的要求,认真找差距、定措施,强化城关镇、街道办、城管局、公安、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职能,重新划分责任区,形成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一要强化依法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引入竞争、奖罚、监督、制约等用人机制,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责任感,形成严格执法,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二要继续实行目标管理。抓好门前“四包两禁止”,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验收奖罚。三要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街道办的职能作用。今后,街道办、社区对城市环境卫生实行全方位管理,重点对居民小区、车站、城乡结合部、洛河、劳山河两岸、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部位进行督促整改,实行分片承包管理。四要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城市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方面。就本级财政保管理,建设投入靠外引,建议每年按比例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市容城管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建立稳定增长的市容环境管理资金投入机制,保证我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五)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大解放。面对日益繁重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鉴借兄弟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必须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调度县级几大班子和全县领导干部的力量,推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及逐级组阁制(就是根据包抓项目组阁指挥部及办公室人员),把重点项目实施责任分解落实到包建领导身上,直接向县委负责,其中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由县级领导担任,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对工作业绩突出的领导和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要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提高全民城市意识,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途径,也是一项长期的治本工作。因此,政府要制定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地、不间断地搞好宣传教育,做到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现代化人同步进行,通过教育,使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培养遵守城市管理规范的自觉性。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篇3

  根据工作计划安排,最近,我们在分管主任带领下,对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先后听取了建设、城管、市政、公安、交通、规划、城改办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到有关街道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部分人大代表和群众。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总的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强市为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把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城市规划,加快建设进度,规范公共秩序,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市整体功能逐步增强,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旧城改造和楼宇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地区空间发展规划以及旧城改造项目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片区拆迁、组团开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原则,加强协调调度,落实包靠责任,旧城改造和楼宇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房产交易、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上了新水平。截止到目前,全市共规划高层楼宇469栋,建筑面积550万平方米,已开工298栋,完成封顶176栋;城中村改造拆迁土地面积1300余亩,开工建设安置楼149栋、封顶89栋;乡镇(街道)驻地拆迁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推动了我市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城市基础设施取得新进展

  一是拓宽改造了人民路、繁荣路、和平街等城区道路20多条,高标准建设了横四路、和平街潍河大桥,人民路、繁荣路扶淇河大桥,城区道路网络进一步优化。投资近5000万元,更新高档公交车、线路班车347部,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

  二是规划建设银河、舜河及舜王、辛兴、昌城、相州、林家村七处污水处理厂和密州、龙都、皇华、贾悦、枳沟五处污水长输管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100%。全面改造城区管网400多公里,市区主要干道的排水管网基本实现了雨污分流。

  三是加强对潍河、扶淇河等重点河流的监控,大力实施潍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改建桥梁6座、拦河闸5座,高标准硬化绿化亮化滨河道路37.3公里,配套建设供排水管网23.8公里,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水环境质量。

  四是对城区供水、供气、供热、排水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今年全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9万平方米,新增管输燃气用户2019多户,日供水能力达10万多方,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

  (三)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为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要求,公安、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依法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违章建设、道路交通、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城市秩序逐步规范。今年以来,共开展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专项行动70余次,查纠各类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7580余起,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1.4万起,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拆除违法建设165处,清理占道经营、乱设摊点5981处,教育、处罚乱停乱放车辆1394人次,查处车辆撒漏、扬尘污染案件890起,拆除、更换户外广告牌匾261处,清理乱贴乱画1.5万处,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全面推行环卫保洁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不断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和标准。目前,城区39条主次干道和居民区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城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高。

  (四)美化绿化工作上了新水平

  围绕创建生态城市,按照“园在城中,城在绿中”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市龙城碧水的特色,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扩建了恐龙公园、潍河水利风景区等一批精品工程,大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以增加绿量、提升品位为目标,不断加快城乡绿化步伐,提升绿化档次,实施精细管理,力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确保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我市城区绿化面积已达12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5%,人均占有公共绿化面积19.5平方米;完成林场造林11.4万亩,植树总数达到950.3万株,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初步形成了以主干道路灯为脉络,以景观灯、霓虹灯为背景,高低错落、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的城市亮化新景观,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虽然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市规划相对滞后

  我市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是2019年制定并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期间虽有个别修订,但从近几年城市发展情况看,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城市规划水平,也就是说城市规划已滞后于城市发展。特别是随着大量楼宇项目的建成,城市功能划分和部分区域缺少停车场、市场、公共绿地及活动场所的问题逐步显现;个别单位规划执行不到位,违规建设、建设走样、少批多建或建设过程中随意调整规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道路方面:城区主要道路基本完成改造,但部分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年久失修,路况较差。如老泰薛路(舜王路段)、纺织街南段、台下巷等。管网方面:部分供水管网老化生锈;部分排水管网仍为雨污合流方式,即使新建道路的排水管网进行了雨污分流,但由于路旁的单位和村居、小区未进行同步改造,对雨污分流有着一定影响。其它公用设施方面:垃圾集中处理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垃圾处理厂至今仍未建成;集中供热、供气率还不高,尤其是老旧小区及水、热、气配套设施落后,急需改造。

  三是城市管理有待加强

  1、小市场管理不够规范,中医院北侧小巷和纺织街南段自发形成的市场摊位混乱、占道经营现象突出,既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又影响了居民出行。

  2、个别路段交通秩序需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如府前街小学、实验小学所在街道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经常形成交通堵塞。

  3、广告张贴栏设置少,小广告等“牛皮癣”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4、沿街居民楼乱搭乱挂现象经常发生,防护网形状各异,影响了城市美观。

  5、城区缺少规范的停车场,导致车辆乱停乱放屡禁不止。

  6、背街小巷缺乏统一管理,存在脏乱差现象。

  关于下步工作,调查组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城市建设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城市建设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文明市民公约以及公民道德规范等,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城市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培养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市民,动员全市上下共同维护、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创造优美、和谐、整洁、文明的城市环境。同时,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推动市民素质全面提高。

  (二)科学合理规划,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修订完善城市规划,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专业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消防、环卫等各类专项规划,使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长远性,促进城市建设上水平、上台阶。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要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坚决制止乱规划、乱建设、乱改造现象,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土地、电力、供排水等资源为重点,盘活城市资产,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营机制,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市经营新路子。继续加强城区道路、配套管网、停车场、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城市燃气、集中供热、垃圾处理等问题,抓好城区绿化和亮化,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确保各项在建工程如期或提前竣工。加大对建设工程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做到精心设计、规范施工,建设精品工程。

  (四)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街道和社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谁都不管”的现象。坚持“建管并重,疏导结合,严管重罚,务求实效”的原则,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以市容市貌、城区污染、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为重点,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加快数字诸城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从制度、考核、体制上着手,形成严密的管理网络和监督体系,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篇4

  今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区政协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区城市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组成员深入区建委、房管局、交通局等部门及XX镇、街道办事处,通过听取介绍、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充分获取来自各个层面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就我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市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和加速器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把城镇化作为“五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城区已从原来一个农村小集镇,初步建成了基础设施比较齐备、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环境容貌明显改观、徽派特色较为鲜明的新城区。

  (一)城市规划逐步完善,“龙头”作用开始显现在城市建设中,我区始终坚持“要建设先规划、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以规划为先导,对城区所有建设项目都按总体规划进行审批,认真实行“一书两证”制度,增强了项目审批的科学性。

  在建设中,坚持徽派建筑风格不动摇,除工业园项目外,黄山路、龙井水街、文峰路、永佳大道、滨河路的徽派建筑楼群,集中体现了徽文化底蕴和徽派建筑特色。各项专业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展开,相继完成了重要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修建性规划编制,完成了文峰公园、滨河南岸、城北工业园、城西经济园详细规划编制,制定了瑶村工业小区概念性规划,编制了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投资40万元完成了城西片、过境线北侧12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下一步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逐步加强。

  (二)加大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城市资源,加大建设投入,稳步推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着眼于拉开城市框架和完善综合功能,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

  滨河南路二、三期、文峰路东段、城东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文峰公园投入使用,宝塔电站建成发电,城北过境线、南岸休闲道全线贯通。城北工业园道路和水电、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与此同时,加大市政公用设施投入,高标准完成滨河南岸、城东路等绿化工程。全面实施城区主干道“绿、亮、美、洁”工程;加强了对通信、供电、供水、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据统计,仅20xx年全区完成建设投资达2.5亿元。

  (三)房地产开发快速升温,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聚集速度加快,对住宅和商业用房的需求也随之攀升,城区的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

  目前,有23家企业(含分公司、项目部)进入我区从事房地产开发,XX年至XX年我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285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11.68万㎡,销售面积13.36万㎡(含XX年前部分开发面积),销售额为2.37亿元。龙井水街、徽州花苑、徽州商贸城、华商山庄、玉虹小区等商住楼群相继竣工或快速建设。XX年至XX年,通过房产交易,上缴营业税、契税等达2650万元,房地产开发可直接拉动我区XX个百分点,是经济发展中牵动性强的产业。土地市场运营有序推进。根据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基本实现了确保新上项目用地和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拍挂”的目标,提高了用地效率。XX年完成城北、城东重点项目计XX亩土地征用工作,全年收缴土地出让金4827.5万元。

  (四)加大监管力度,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近年来,我区严把项目审批关,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全区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设施、98年以来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对未经审批、未落实“三同时”、擅自投产的5家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并在全市率先对11家化工企业安装了“黑匣子”,实现了污染治理设施运转和废水排放24小时在线监控。20xx年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3.7%。同时,加快工业企业“退城进郊”、“退城进园”步伐,华惠化工、新力油墨等企业已经完成搬迁,天马化工、忠诚化工等企业的新厂房建设进入尾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遏制了污染反弹,巩固了达标成果,进一步改善了城区环境质量。

  (五)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举,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十五”期间,我区强力推进了中心城区“东进、西伸、北扩”战略,逐步拉开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品位。先后实施了对原建安公司、纺织器材厂、物资公司等地段进行改造;完成了永佳大道、黄山路两侧综合改造,建成了龙井、滨河新区和徽州人民广场、徽州人民会堂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拓宽改造了永佳大道、文峰路、黄山路、滨本河路、龙井大道、南山路等城市道路,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5.5平方公里;防洪工程完成护岸3.35公里;实施徽州迎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进一步增强城区集聚功能,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二、存在问题在肯定近年来我区城市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区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城市规划缺乏完整性、前瞻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依据。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区城市规划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

  ①民众对我区城市的总体规划知晓率不高,即便是区委、政府提出了“东进、西伸、北扩”战略后,有关部门未将相应的具体发展规划公诸于众,且制定牵动性大的发展规划时未全面执行听证制度。

  ②企业布局集中的工业园区,环保设施跟不上,对企业排污难以彻底集中治理。

  ③城市文化氛围不浓,建筑体造型、城市雕塑新颖别致之作缺失,广告、文字、图绘等文化“符号”制作缺乏文化品位,徽文化内涵得不到彰显。

  ④各种线缆、管网铺设等专项规划滞后,往往出现空中布线凌乱不堪、刚浇好的道路又破面埋管的现象,影响了市容和交通。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步伐加快,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仍然突出。“”期间对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②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不配套。在建设过程中,公厕、停车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缺乏长远考虑,也未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

  ③城市经营机制尚未全面转换。XX年,区委、区政府以“永佳大道”冠名权一次性筹集资金150万元,对沿路的街灯和灯箱进行了改造。除此之外,城市经营的机制尚未放活,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运作的多元化经营城市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城市管理未能与城市发展同步城市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

  而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城市管理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我区的情况来看,城市管理未能与城市发展同步,主要表现为:

  ①城市管理的行政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区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城市管理部门多而杂,除了城建部门外,还有环保、交通、工商、巡警大队等部门参与,由于权限不明,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城市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

  ②土地供应与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有序。从当前我区土地供应的情况来看,商业用地出让数量偏多,工业用地投资密度不大,土地综合利用率不够高。

  ③物业管理发展缓慢。我区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平衡,市民对物业的有偿服务意识淡薄。目前,我区经审批建立的物业管理机构仅有四家,且有的名不符实。同时,我区住宅小区建设标准化较低,封闭式的住宅小区寥寥无几,再加上原竣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未执行房屋维修资金制度,这就给物业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对策与建议“”期间,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人口的不断集聚,对城市建设又有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行动计划为统揽,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努力把城区建设成为人居环境更加优良、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城市面貌更加靓丽的新城区。为此,针对我区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不断提高规划水平。城市规划应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设计,体现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严肃性。

  1、随着城区人口和人气不断地集聚,应适度拉开城区框架,建议在实施中心城区“东进、西伸、北扩”战略,推动中心城区与潜口镇、西溪南镇无缝对接的同时,着手规划瑶村—上朱—朱坊的道路和瑶村—罗田的过境线,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2、进一步加快我区企业的“退城进郊”、“退城进园”步伐,尽快在城东规划建设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对城区企业的污水进行集中治理,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质量。

  3、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建筑体组合,而要突出自身特色,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议在加快建设区文化娱乐体育中心的同时,在建筑体造型、城市雕塑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并融入我区的人文历史、徽文化内涵。

  4、正在建设徽州迎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和城北工业园区,规划要有前瞻性,尽可能一步到位。城市建设部门要与有关管网等部门统一协调,制定其专项规划,避免各种电缆、电线、管道的乱埋、滥布和重复建设。

  5、建议城市建设的重大规划要实行听证制度,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连续性,防止人为地随意变更。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愿望的需要,也是改善招商引资环境的客观要求。

  1、政府要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对公园、重点路段进行高标准绿化、亮化和美化,打造出一批新的城市亮点;加快城市垃圾、排水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垃圾的清扫和转运,并对我区现存的一些老居民区(如纺织器材厂宿舍区、皖机厂宿舍区等)的环卫基础设施进行重建和完善,从而优化人民生活环境。

  2、亮化工程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城市活力,丰富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文峰塔是我区一座古老的标志性建筑,建议科学设计并实施好文峰塔的亮化工程,使之成为我区一道新的特色景观。同时黄山路联通公司—三村大转盘是城区最为繁华的商业路段,直接关乎我区城市的形象,此路段的路灯已经年久失修,建议城建部门筹措资金予以更换。

  3、适当增加城区公厕、停车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以解决人民群众出行、停车、农副产品交易中的难题。建议在改造老粮食局地块时,建造一个地下停车场,以缓解车主停车难的矛盾。

  4、广泛开辟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一是尽快谋划成立区城市投资公司,以解决我区城市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二是进一步做好经营城市文章。深化市政、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有偿转让、出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广告权和冠名权,加大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力度,盘活存量,提升增量;三是加快改革环卫管理运行机制,推广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逐步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

  (三)以民为本,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城市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服务型城管,为我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1、完善区、镇(街道)、社区(居)三级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民教育网络。加大对《黄山市文明市民公约》和《市民行为规范》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市民学校、树立文明标语牌和公益广告牌等方式对广大市民进行文明、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不断增强其城市意识,自觉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共同爱护自己的家园。

  2、建议尽快对上争取并成立徽州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城市管理职能,负责受理城市管理中的具体性事务。

  3、根据拆迁条例规定,被拆迁户有选择“拆一还一”或“货币补偿”的权利。而我区在拆迁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货币补偿方式。为促进依法、顺利拆迁,建议区政府在城北工业园旁边规划100亩土地作为拆迁安置用地,尽快启动安置用房、经济适用房工程,以便进一步落实好因城市建设需要的拆迁安置工作,满足被拆迁群众的选择需求。

  4、随着我区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将变得更加稀缺和宝贵。建议政府不断加强土地集中供应权和土地进入市场的调控权,制定相关的政策,控制土地进入市场的总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综合开发老粮食局、工会片、教育宾馆片、孙公桥上游两侧等地块。在开发中,政府主管部门要注重孙公桥上游两侧多年形成的原生态绿化的保护。

  5、加大对物业管理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促进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做好物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成片开发、封闭式管理的原则,使我区新增住宅区力争100%实行物业管理。同时,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全面执行项目维修资金制度,严格物业交接程序,促进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6、城市水资源一旦遭受污染或失去平衡,治理恢复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此建议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尤其是保护好我区的母亲河—丰乐河饮用水资源。公安、渔政部门要加大打击惩罚力度,严禁在丰乐河上游药鱼、电鱼,避免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篇5

  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如何把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以XX县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工作实践为借鉴,对此课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实践与成果

  近年来,XX县以建设特色城市为目标,坚持前瞻性规化、高质量建设、科学化管理,秉承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工作理念,累计投资40多亿元,建设总量是前50年建设总和的39倍,城市建设连续XX年拉动地方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XX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县、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全国绿化模范县,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县,XX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镇。

  (一)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工程。XX县把城市品位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巨大的无形资产,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建筑精品、景观精品、亮化精品,使每座建筑、每项工程、每个景观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以江畔高层建筑为标志的80多处建筑工程,形成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城市景观;完成沿江风景带、东、北出城口牌楼、人参仙子等景观建设和主题雕塑工程,引岔林河水入城工程,成为全省第一个将清水河引入城区的城市;完成77栋楼宇、1450家商业门房、15处公共设施亮化,主街、楼体和沿江亮化率达到95%、90%和100%。

  (二)多方筹措资金,满足建设需要。几年来,XX县在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引资吸引一块、土地出让增加一块、集中使用整合一块、动员社会支持一块、县级财政投入一块等办法,筹集资金40.5亿元,完成城乡建设项目632项;硬化城市路面69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82.3%;楼房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村达到62.2%,通村公路率达到79.3%;改造泥草房近20xx户,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5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71%;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4%。

  (三)突出改造配套,提高城市功能。针对城市基础设施陈旧,功能弱化问题,XX县集中精力狠抓基础设施改造配套。新建热网管线2500延长米,改造3000延长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用户1200户,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城区大气污染指数降低9.5个百分点;新建变电站13座、新建和改造电网线路18.5千米,城区输电线路老化、容量不足、用电半径过大问题一次性得以解决;新建给水管线1000延长米,排水管线4350延长米,解决重点城区5000多户居民生活难题。

  (四)倾力关注民生,改善居住条件。为加快“两棚一草”改造步伐,XX县制定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相关配套政策。XX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万平方米,入住居民378户;廉租房租金补贴标准由每户每月60元增加到150元;制定了拆一还一、产权调换政策,保证被拆迁人都能住上楼房,并对低保户、残疾户给予特殊照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消灭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

  (五)实施“名城战略”,提高城管水平。XX县坚持专群结合,标本兼治,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措施。一方面,更加注重专管。对占道经营的临时摊床、烧烤车、堆积物进行集中整治,全部实现退路进场、进厅、进院;城市环境实现全天候、全程保洁。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共管。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广泛开展爱护环境先进单位、先进户评选活动,城管水平进一步提升。XX年,XX县通过省级卫生城检查验收。

  二、体会与问题

  在加快城市建设中,观念的更新,将给城市建设注入巨大活力。XX县城市建设工作实践为我们留下深刻体会:

  (一)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生命力。为打造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城市,XX县委、县政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积极推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建设项目,把群众期望的公益事业办实办好,赢得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工作的热情支持。几年来,城市各项建设项目累计动迁1500余户,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实现了拆与建和谐发展。

  二是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增强城市建设保障力。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为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位,塑造特色城市,XX县十分注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聘请专家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明确城市定位、功能分区、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做到50年不落后,几代人不拆迁。

  三是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开放包容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牵动力。XX县注重用现代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建设思想和建筑艺术;注重软硬环境同步建设,吸引韩国、天津、辽宁、绥芬河等30余家企业进入城市建设领域,建设了旺宇大厦、津通公寓、世纪大厦、隆达花园小区等一批特色精品工程,增强了城市生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实现招商向选商转变,外出居住向回乡购房转变,在外发展向返乡创业转变。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建设就难以在更高起点上稳步推进。

  (一)城市综合定位问题。城市性质定位、文化特征定位、建设理念定位还不突出,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力还尚未显现,规划、建设、管理、营销各要素还不协调,特色城市魅力尚未凸显。

  (二)“城中村”改造问题。按照“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安置特色化、行为市场化”的要求,城乡分离还比较明显,与城市融合度还不紧密。尤其是近郊农区变城区、农民变市民工作难度较大,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生产生活、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地方财政支撑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运用市场化手段运作资金还有一定局限。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赢得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挑战,必须在更加注重特色城市建设上不断努力,运用经营城市理念,拉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一)更加注重城市定位。找准城市建设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营造城市资产的独特个性和优势,不断增强城市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不断做大做强旅游品牌、产业品牌,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要突出城市性质定位,明确城市发展方向;要突出城市文化定位,全面展现城市灵性;要突出建设理念定位,正确处理好新城与旧城、当前与长远、功能与特色、地上与地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二)更加注重城市经营。牢牢把握政府对城镇土地的管理权限,通过竞价出让、股本经营、土地置换、成片开发等方式,促进土地价值转化增值;大力经营城镇再生资本,对城市部分公益设施,实行有偿转让冠名权;大力经营延伸资本,充分利用政府公共管理的专营优势,对路桥、路灯、广告、公交线路、出租车牌照实行有偿使用。通过经营城市,把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财富,再反哺城市建设。

  (三)更加注重城市宣传。把宣传城市作为发展注意力经济的重要手段。采取网站发布、节会宣传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大力开展以市容市貌整顿为切入口的环境整治活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成员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四)更加注重城市民生。将城市建设与民生所需相统筹,与社会保障相统筹,与就业创业相统筹。充分利用好城市经营收益和公益建设资金,突出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拆与建的和谐、城市发展与民生保障相结合,适宜人居与促进创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篇6

  一、基本情况

  为认真收集、汇总好相关单位XX年在城乡建设工作取得的经验成绩,摸清主要困难,更好地围绕xx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计划好明年的工作,XX月XX日-XX日,县城乡建设调研组赴11个单位,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专题调研。调研组主要围绕各单位的工作亮点、存在困难、来年工作思路及对县委、政府的意见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掌握到了各单位在服务城乡建设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并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二、主要亮点

  (一)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新突破

  城市规划编制方面:《县城市总体规划》于XX年XX月XX日获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完成了城市燃气、绿地系统统、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及黄坊片区、新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了南五路至高速出口地块城市设计及城区部分路网道路景观设计,实现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全覆盖。

  村镇规划编制方面:完成了XX年的土坯房集中改造点83个村庄建设规划和百里湘江范围内的65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了全县19个乡镇的村庄布点规划;开展了西江、门岭、麻州、珠兰等4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周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面:开展了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衔接调整,同时做好县、乡规划数据库成果纠错并启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工作,编制完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现已经过省厅专家组评审。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是正在编制《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争取纳入建设“美丽中国”行动计划实施试点县。

  二是编制了县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环境保护八年规划,现已完成送审稿。

  三是积极参与联合国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评选活动。XX月XX日,受联合国环境署、新华社非洲总社邀请,县环保局主要领导前往非洲肯尼迪联合国总部,参加“明月行动,绿色中国梦”责任论坛等相关活动,并成为全国唯一获得联合国环境署“XX年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的县级城市,并为我县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二)城乡面貌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两违”整治方面:从县规划建设局、国土局、公安局、城管局抽调相关人员,并从社会上招聘了30名协管员,组建了“两违”整治综合执法大队,通过抓宣传、抓调查、抓打击、抓建章,有力的遏制了“两违”现象的发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方面:对6个违法用地图斑(宗地数4宗)进行了立案查处,相关责任人已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处理,目前我县XX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成果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数据通过省厅审核。通过例行督察和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全县上下形成了依法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

  水环境及河道整治方面: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工作已全面启动,省水利厅已定把我县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呈报到水利部审批,已聘请省水科院专家来我县调研,相关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围绕我县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对全县水库水环境进行整治,开展了水库水源地的保护,努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开展了规范性码头建设,整顿禁采区内砂场。14个规范性码头总投资1750万元,到位资金1750万元,已拨付资金800万元,可于本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拆除了禁采区和延伸禁采区内的11户砂场,叫停了8户影响绿道建设的砂场。

  (三)城乡建设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新提升

  建筑市场安全管理方面:一是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备案制、项目经理责任制、施工图审查备案制、施工许可等制度,对应监理工程实施强制监理,受监工程达到100%。

  二是严格施工现场管理,每季度进行了安全质量大检查,全年未发生一起建筑责任安全事故。

  三是强化了对保障性安居住房的质量监督执法,确保让住房困难群众住上放心房。交通运输市场安全管理方面:在元旦、春节、“两会”、“五一”、“十一”及敏感时期,及时对运输站场、运输企业和重点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整治安全隐患。电网安全保障方面:通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周、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文化周和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并狠抓了现场安全管控和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精细化水平,有效防范了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

  环境安全执法方面:一是着力抓好我县重点企业环保核查整治,对金龙锡业、九二盐业、红山铜业、慧敏矿业、鹰鹏化工等10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核查。

  二是集中力量打击了筠门岭镇下阳村、长岭村、周田镇雷公坝水库、中村乡曾坑村等8家(次)非法电子垃圾焚烧项目。取缔了富城乡小砂村1家非法焚烧轮胎厂项目。

  (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我县把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总体项目和系列子项目进行运作,以项目板块化理念来推进整个城市建设。先后高标准完成了周田“两新”、第三小学、新职校、会杉线升级改造等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完成了城市主干道综合改造;投资13亿元、规划面积达2.14平方公里的新区和投资6亿多元的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投资3亿元的环城南路改造工程、投资40亿元的台商基地、投资16.13亿元的百里湘江绿色通道工程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尤其是2019年,我县积极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按照“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按期竣工一批重点项目”的工作思路,计划实施178个项目,其中城建项目75个,总投资约129亿元,是我县城市建设历史上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

  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方面:

  ①济广高速出口路林岗大桥以南整治改造工程。已征土地214.687亩,未征土地86.133亩;房屋丈量6户4264.48平方米,签订房屋拆迁协议1户807.76平方米,未签房屋拆迁协议14户。

  ②百里湘江绿色通道工程:正按照指挥部的部署有序组织实施,工程进展良好。

  ③、林岗、湘水大桥拓宽工程:三座大桥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下部构造桩基础施工工作,预计年底可完成水下桩基础、系梁及部分立柱、盖梁等工程施工。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推进,拉动了固投的快速持续增长。全县500万元以上固投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最长增速为46.6%,月均完成投资8.3亿元。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赣龙铁路、鹰梅铁路工作进展顺利。赣龙铁路扩能工程征地拆迁方面已经基本全面完工,现正进入收官阶段;鹰梅铁路前期工作积极跟进,且各项工作正在提速。XX月XX日,铁路总公司组织召开了鹰梅铁路调整预可研审查会,并通过了预可研报告。XX月XX日鹰梅铁路设计人员到我县勘察设计境内线路走向及火车站场设置,进一步调整优化线路设计方案,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二是干线公路和通组公路建设顺利实施。全长33.6公里的会杉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于XX年XX月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完成工程总投资2.74亿元;全长25.64公里的站塘至洞头公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总量的95.6%。筠门岭至清溪公路改造工程:全长16.7公里的筠清线公路已完成总投资的90%。通村组路已完成39条,计47.7公里。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开展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今年完成了10座XX年开工加固的国家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座省级规划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1座,其余18座水库正在施工,预计在今年XX月份完成12座水库的主体工程施工。

  二是实施了“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建设。湘江左岸林岗大桥至湘江大桥市政道路XX月份开工建设,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完成投资343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0%。

  三是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完成了XX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3223万元,现已完成57%的工程量;XX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为1549万元,该工程由于招投标工作周期长,拖延了施工时间,导致项目开工迟,现只完成10%的工程量。

  四是开展了电站增效扩容。今年全县有13座水电站列入国家电站增效扩容实施计划,工程总投资3206万元(包括自筹资金4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49万元,现在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

  五是城乡供水一体化稳步推进。实施了2万吨/日供水扩建工程、新区内浑水管迁移、城区管网、新区管网、台商创业基地管网、城区出入口管网及会杉线农饮项目,年度投入资金9117万元。电网建设方面:启动了燕子窝工业园220千伏输变电新增主变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19亿元,项目单位已全部进场施工。农网改造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量的73.33%,整体工程预计在明年3月全面完工。

  (六)土地利用及保障工作取得新业绩

  一是积极为发展“争指标、保用地”。今年累计报批建设用地4,51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9%。

  二是对土地进行差别化管理,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项目、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为老年福利中心、乡(镇)示范幼儿园、汽车商贸综合市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等60个建设项目4293亩项目用地进行了用地预审(初审)。为禾坑口水电站、高速公路养护中心、汉仙岩游客集散中心、赣龙铁路(段)等19个建设项目办理了8146.56亩划拨供地手续。

  三是加强了土地出让工作。成立了县土地出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加快推进土地出让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市场形势科学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截至XX月XX日,共出让土地30宗(含燕子窝工业园改变用途1宗),出让面积1201.45亩,成交总价款7.14亿元。四是积极开展了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创建活动。目前已顺利通过全省节约集约模范县达标考核,经厅长办公会通过,并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县燕子窝工业园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更新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省级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工作进展顺利。五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再创佳绩。2019年申报立项规模959.78亩,其中建新区面积460亩,拆旧区面积499.78亩,待省厅组织专家评审,年度增减挂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问题

  一是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严重。换届以来,我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但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基本的管理维护没有得到相应加强,导致诸如农村道路等设施损害严重而无人监管维护。

  二是老城区改造建设较薄弱。目前,我县新城区建设推进力度大,乡镇、农村建设也在大力实施当中,但县城老城区的改造建设相对比较滞后,老城区居民面临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比较恶劣,群众对老城区改造的愿望比较迫切。

  三是城乡规划执行有待加强。由于群众的规划意识淡薄、各种规划之间的衔接不力等原因,城乡违规违章建设和随意改变土地功能性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紧挨道路两旁建房子、拉电线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造成以后对公路改造时出现新的房屋拆迁和电力杆线迁移的问题。

  四是土地实际利用效率不高。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比较多,很多企业用地需求量大,我县当前用地规模与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乡建设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意识与贯彻落实力度有待加强,土地投资强度必须得到相应提高。

  五是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加大。造成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有:(1)虽然县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相对统一,但各指挥部、责任单位对各自的拆迁户额外的利益有高有低,帮助拆迁户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容易造成拆迁户之间的攀比。

  (2)以往的征地拆迁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如房屋先拆迁后安置的问题。

  (3)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特别是房屋拆迁标准相对偏低,拆迁户会权衡补偿资金能否建起新房的问题。另外,随着xx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群众对国家土地政策改革的关注度、期待值比较高,对政策的误解误读导致等待观望现象也普遍存在。

  (4)干部积极性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激励机制,造成很多征地拆迁干部做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没有激情甚至产生厌倦的心态,应付了事。

  (5)部分公干家庭的拆迁工作难做,在拆迁户中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六是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差、财政收入少,能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而城镇建设点多面广,显得“僧多粥少”,城镇建设投入压力越来越重。

  七是城镇配套功能仍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明显。如车站建设、公交服务、城区道路、老城区环境卫生等。

  八是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不畅。

  (1)职能部门与乡镇协调配合不畅。如供电部门架设杆线时村民发生矛盾,乡镇协调处理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对规划意识不强,仍有2个乡镇的总规修编工作没有完成。

  (2)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畅。如工程招投标问题、资金拨付问题、各种规划衔接的问题,等等。造成工作推进难度大,进展偏慢,怠误发展。

  九是工程建设管理秩序混乱。由于我县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工程建设量急剧增加,而工程建设主体方的意识薄弱,以及相应的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少、执法难度大、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等原因,造成在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手续不齐全、不按程序走、未批先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安全施工难以确保落到实处。

  四、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1、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依据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各片区控规、村庄布局规划等,研究编制全县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完善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制定完善与城乡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中,注重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部门的专业规划相衔接,努力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

  二是要要体现城乡特色。把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体现在县城、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之中,彰显城镇建设的个性,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应重视城市标志性地带、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的规划,避免城乡建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质化问题发生,努力打造城乡建设的亮点。

  三是要维护规划权威。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规划、带头执行规划、严格落实规划,当好城乡规划的执行员、宣传员、监督员,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维护城乡规划的良好氛围,切实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严肃性。

  2、要加紧编制好《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尽快拿出规划成果,争取纳入建设“美丽中国”行动计划实施试点县。

  (二)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500万以上固投方面:预计XX年全年续建、新建500万以上固投项目73个,总投资11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新建项目30个,总投资36.6亿元,预计2019年完成投资16.1元;续建项目43个,总投资73.4亿元,预计2019年完成28.9亿元。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全以力赴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路网畅通、百里湘江绿色通道、“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等一系列续建项目。尽快启动城北、城西南、城北二、二等安置小区,城区管道天然气、汽车商贸城,建材专业市场、污水处理厂二期,西北街棚户区改造等一批续建项目。

  (三)进一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城镇路网建设。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是现代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要以县城为枢纽,以乡镇集镇为节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网点,建立起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是要突出抓好鹰梅铁路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XX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并开展线路测定和施工设计,争取在XX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争取在我县设立客运、货运、危化品站及危化品专线。

  二是要加快城镇路网建设进度。高水平、高标准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将县城道路向周边组团县城、重要旅游景点延伸,将县城道路向周边乡镇延伸,将乡镇道路向各中心村延伸。加快推进庄口镇、站塘新区、筠门岭镇新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县城水东大道东延、教育大道建设、同济大道拓宽、济广高速出口连接线、206国道东移等项目。

  三是要提升道路建设水平。建议对旧城区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取消主要干道上的绿化带,最大限度地拓宽路面;对背街小巷加快治理,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四是要加强停车场、公交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新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需要,必须规划公共停车场、公交停车场,在主要街道同步建设港湾式公交站点。在土地出让、税收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弥补新车站搬迁的资金缺口,尽快实施好新车站的搬迁工作。五是加快县城中心物流园区建设。建成以此为中心辐射南至九二氟盐化工基地,北至西江红狮水泥厂的物流网络。同时加大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

  2.建设完善的城镇水、电供应系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和重复利用率。针对城区快速发展、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实际,建议加强石壁坑库区的环境保护,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加大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供水量。重点推进会杉线农饮项目、市政管网、台商工业基地管网建设。把推动饮水工程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社区供水水平。要加快电网改造进度,全力推进燕子窝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及农网升级改造,提升电网供应能力,提高城乡供电质量。

  3.加快防洪、水利和环保设施建设。在城市防洪设施建设上,重视现有河流的治理。切实抓好企业的环境监管,落实综合治理规划的建设项目,确保我县百里湘江符合“两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XX年计划解决规划内剩余4.4057万农村居民和1.074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座。尽早完成重点水源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收尾。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要特别注意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居民集中居住区的排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快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增加街道和农贸市场垃圾箱的数量,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生活垃圾。每年选取1-2家条件较好的重点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先进的工艺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和保障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用足用活《若干意见》政策,想方设法,积极向上争取用地计划指标,及时保障重点产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

  二是强化集约节约用地。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工作思路,建立源头把关机制,从源头上加快土地供应速度,增强用地单位依法用地意识,着力提高供地率,确保土地报供用道路畅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根据市场形势科学编制土地出让计划,合理推出土地。

  三是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提前介入,对重点项目工程用地情况进行摸底,积极做好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把好政策法规关,做到程序合法、和谐拆迁、平安拆迁,确保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及时落地。

  四是抓好土地出让工作。筹划举办“阳光地产·魅力”专题土地推介会和信息发布会,进一步打开土地市场;严格土地市场准入制度,限制欠缴土地出让金的单位参加土地招拍挂出让;强化土地出让金收缴力度,规范土地出让金收缴程序,确保顺利完成土地出让目标任务,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做贡献。

  (五)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1.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服务农民、带动乡村的能力。

  一要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村居民到城镇的入户条件;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配套费,除按规定上缴集中调剂使用的部分外,其余应全额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运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扶贫移民的政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充分运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进小城镇开发。

  二要建立财政引导、民间投入、外资进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积极争取信贷投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以特许权经营、转让资产权益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经营好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可将市政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实行市场营运,通过转让、拍卖城镇空间、广告经营权、线路经营权、设施冠名权等获得收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自来水厂、燃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或者经商兴办乡镇企业。

  2.结合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一是围绕产业建特色社区。有特色产业的村庄,如特色农产品、矿产品、人文和生态旅游等优势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村庄,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或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特色产业园区、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区、特色景观旅游区等形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二是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新型社区。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中,有序引导农民向县城集中、向产业园区集中、向圩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建设一批20户以上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建设新型社区。三是结合扶贫移民搬迁建设新型社区。对深山库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等不宜居住的村庄,结合扶贫搬迁实施整村搬迁,直接进县城、小城镇或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3.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创建工作。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村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