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财富的聚与散

读者文摘 朱莉安 9年前 (2014-02-23) 22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关于财富的聚与散,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哲学命题。一方面,正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是人,谁都希望拥有财富,并占有财富,这是对于财富的聚;另一方面,古人又“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自不至太富,富则更散之”,讲究有了财富之后,要乐于散财,以保长久之富。
  
  鲁桓公的庙中有个器皿叫“欹(qi)器”,通常放在案头的右边,所以又叫“宥坐之器”。这个器皿很奇特,像个半倒不倒的杯子,它空的时候是半歪的,水注得太少会倾覆,水注满了也会倾覆,只有水位恰到好处时才是端正和平衡的。一天,孔子带弟子到庙里看这个器皿,他让人取来一瓢水做试验,果然如此。孔子说,这同做人一样,满了就要招损。
  
  如果把古人悟出的这个平衡法则引入到财富中来,也是非常适用的。一个人的财富,如果太集中,太盛极,你和别人及社会之间,就会失去原有的平衡,就会招来溢满之患。这时候,如果将部分财富回馈社会,看似受了损失,实际上这是最好的保富办法。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散财分谤”的说法,以此保全财富的安全和延续。曾国藩便深谙此道,他尚未成名时,就为友人写了一个挽联,发出了“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感叹。他的九弟曾国荃喜欢聚财,被人骂为“老饕”时,曾国藩给他出招,就是“散财求福”和“散财分谤”,并劝他“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
  
  《大学》里说的“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也是这个道理。儒家认为,在一个国家里,道德是立国的根本,财富只是枝末。所以,看轻根本而注重枝末,就会与国民发生争夺。因此,君主只顾聚集财富,国民就会离散;财富分给国民,才会使民心归顺。
  
  战国时的陶朱公,他的财富是三聚三散,最后还是富可敌国,被民间尊为财神。还有汉代“折象分富”、“疏广散财”的过人之处,民间“积善之家,必有余荫”之言,刘伯温刻在山溪岩壁上“上五里,下五里,若要金银竹桥里”的散财隐诗,都体现了古人对财富聚与散的智慧和认知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台湾星云大师曾有一句名言,“不会散财就不会聚财”。他认为,散财也是一种聚财的方式,而且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凡为财富,总是要分散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分散于民间罢了。但散财有自觉和被迫之分,其结果是大不—样的。自觉散财,分富于民,结下的是更多的人脉,其实正是更多财富的来源。
  
  也许因为“八”的谐音是发,中国很多地方将“八”视为吉祥数字,特别是车号、电话号码之类。其实,在传统文化中,十个数目,唯独“八”是不吉利的。《说文》给它下的定义是:捌也,像分别相背之形。因此,“八”字真正的含义,不是发财,而是散财。
  
  一生好酒贪杯的李白,是一位醉后出灵感的诗人,他的“千金散尽还复来”,道出了财富聚与散的深刻哲理,因为能将千金散尽的人,不仅是一个对自己积聚财富非常自信的人,而且通常也是一个具有超常社会责任感的人。
  
  财聚为富,财散为德。小德配小财,大德配大财。财富聚敛得越多,就越应懂得施舍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思是好财的人一定会耗损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多财的人不懂得施舍就会招致灭亡。所以,富人如果不懂得流通,不去救助别人,不与他人分享,往往会为财富所累,成为财富的牺牲品。
  
  有位先哲曾经作了一个“身家盛衰循环图”,颇耐人寻味。这个图其实是一首循环诗:“困穷使人悔悟,悔悟使人勤苦,勤苦使人节俭,节俭使人富足,富足使人骄奢,骄奢使人淫暴,淫暴使人祸变,祸变使人穷困。”这说明了财富聚散与身家兴衰似乎也有一个“周期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财富的聚与散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