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找骂的时代,并非只看脸

读者文摘 朱莉安 7年前 (2016-11-10) 30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有部喜剧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那时候,表扬是奢侈品,人们求之不得;现在好像变了,变成“求求你,骂我吧”,找骂的人越来越多了。
  
  骂声越多,收视越火,这似乎成了翻拍剧的一个定律。《济公活佛2》中的济公几乎成了“现代人”,一会儿对着方丈大呼“灵隐寺应该卖卖门票挣点外快,就像上海办个博览会”;一会儿又对白兔精深情地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寂寞的传说”;而那句“神马都是浮云”简直成了济公的口头禅。此剧一播出,就引来骂声一片。面对骂声,编剧简信远乐呵呵地回应:“我觉得还不够雷啊。如果我选择说教的方式,那就没人看我的剧了。”
  
  凤姐的故事告诉我们,能被很多人骂,也是一种价值。越多的人骂你,也许你的某种价值就会被放大。朱骏就是这样一位深知挨骂也能当炒作的营销高手。早在《魔兽世界》正如火如荼地吸收着各色中国玩家的时候,朱骏就觉得它应该有更大的价值,他顶着国内玩家的骂声叫停《魔兽世界》的更新,服务器一停就是五天。国内的职业玩家们哪受得了如此长时间的“停摆”,一个个都咧嘴在游戏的官网和论坛上以“9C”“狗C”“猪菌”等恶语辱骂朱骏。在申花队被朱骏接手成绩不佳的那一年,“朱骏要卖掉申花”的流言四起。而朱骏本人并没有回应,只是在网上放出了一张大晒巨额现金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中,朱骏端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一叠叠人民币,手中的计算器上打出了1000万的数字,种种迹象表明,朱骏正在向所有人传达着这样一个声音:“我不差钱,申花不会卖。”照片一出,骂他炫富、无耻的舆论走高。
  
  眼下不少电视剧多是主动“找骂”进行“炫丑式营销”。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就算观众不骂,剧组也会雇用‘网络水军’主动找骂。电视剧要迅速获得关注,不要鲜花宁挨板砖,这是最好的一条捷径。”在骂与被骂中,一部分人成了名人,有了名,就容易套利。一部分观骂的人也从中获得了快感,打发了无聊时光。无论是骂人的,还是被骂的,都极大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甚至拥有了一大批粉丝,这样利益就来了。某专车那组石破天惊的“打黑车”广告发出之后,不出意料被骂得很惨,连累几个明星和微博意见领袖的名声也受到损伤。然而雨过天还未晴,有“高人”对着众人做清醒状:“骂爽了是吧,你骂爽了,人家赚翻了,你以为你把人家打趴下了,其实你们都是人家的棋子。”有文章称:“据悉某专车此次事件获得超过500万单日下载量,相关策划人员每人奖励一辆20万以上的汽车五年使用权。”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已有人提出质疑,但文章的核心意思很明白:“不要根据个人的好恶去评价商业模式。”我来翻译一下:找骂是一种商业模式,铺天盖地的骂声是成功的标志,骂声如潮好过没人搭理。“越骂越火”似乎已经成了网络时代成功的捷径。
  
  其实,“找骂”的实质是吸引眼球,或者叫注意力经济。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创造。姜太公在70岁时,去渭水河边用直钩钓鱼。大家都笑话他脑残,纷纷回家转告亲戚朋友,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传到了姬昌耳朵里。姬昌是个有好奇心的领导,也跑到渭水河边看热闹,姜子牙趁机向他推销自己,遂成了周朝800年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这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脑残行为”都会带来负面效应,有时候,当你也脑残时,反而会引起特别多的关注,带来更多机会。
  
  赢取商机的关键点是赢得注意力,通俗地说就是看有多高的回头率。美人靠美赢取注意力,丑人也可以靠丑放手一搏。不怕没优点,就怕没特点;不怕没人性,就怕没人气。这“特点”说穿了就是标签,这“人气”说穿了就是标签的吸引力大小。时下有人呼唤“体面”,有人却在问:“体面多少钱一斤,能当饭吃吗?”现实如此,不能只怪受众太好欺负。坚决地用脚投票吧,在朋友圈做出的誓言,不要轻易被几张优惠券收买。没有肌肉的善良等同于懦弱。不过,让“找骂营销学”失去生存空间,需要每个消费者的自觉。社会需要的是真善美,而不是一味地审丑。审美都有疲劳,何况审丑?别等审丑疲劳时,幡然醒悟,却发现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找骂的时代,并非只看脸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