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先生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事实上,“海纳百川”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可见。宽容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美德,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被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传承。
宽容能够解决矛盾。消弭争端。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据说,清朝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府第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用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給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知张英之意,深感惭愧,立马将墙后移三尺。吴家见张家如此宽容,也让出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六尺巷”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宽容能成大器,建伟业,定乾坤。唐朝李建成为夺取皇位。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为他出谋划策的是魏征。最后,李世民反诛李建成夺得大位。当魏征被五花大绑送到殿前时,李世民手下的文武大臣均力谏将其斩首,李世民却宽恕了他。来到魏征面前为其解缚。魏征深受感动,最后成为刚正不阿、忠心侍君的宰相。他们共同开创了千古传颂的贞观之治。
我们从上述两个典故可以体会到:宽容是何等重要,何等宝贵!
我们尊敬的习近平主席把宽容和谐的理念升华到了国家层面。以“天下为公”的伟大胸怀。绘制了“亚投行”“一带一路”的蓝图。以此为纽带把中国与世界各国连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强国梦对接在一起,同进退,共发展,共享团结奋斗的胜利成果。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和憧憬的美好前景!
宽容的美德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要经过努力学习、陶冶情操、规范行为、修身养性积淀而成……
夏元吉曾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我幼年时有人冒犯我,我没有不发怒的。长大后,开始在神色上忍让,然后在心里克制忍耐。久了,就自然不与人计较了。”由此可以看出,要做到宽容还真不容易。
我们不能把宽容单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贯穿于实际行动之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哪怕是对人的一个微笑。一声“对不起”,一句普通的问候……都是宽容的起步。
如果人人都宽容一些,这世界将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