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两位大师的“遗忘”

读者文摘 朱莉安 4年前 (2019-03-17) 23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殷海光是逻辑学大师金岳霖早年的学生,当时,殷海光经济很困难,是金岳霖一直资助他学习及生活的。后来殷海光去了台湾省,成为著名学者,他对金岳霖非常感激,经常提及金岳霖早年对他的帮助,临终之际还念念不忘。海峡两岸交往正常化以后,台北的记者来到北京采访了八十多岁的金岳霖教授,询问他关于殷海光的事。
  
  金岳霖教授说:“我太老了,教过的学生很多,记不得了。”
  
  记者说:“可是您的学生还记得您,对您给他的帮助念念不忘。”
  
  金岳霖教授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还提他干吗。”
  
  记者走后,汤一介教授问金岳霖:“您真的忘记了殷海光这个学生了吗?”
  
  金岳霖教授笑笑说:“没有。殷海光在海内外有一点小名气,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当初对殷海光好,不是为了他将来报答我。一个人真心地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别人怎么回报。善之为善,不求回报,这才是善的原意啊!”
  
  舞蹈家资华筠是著名学者陈翰笙的学生,有一年政协会议期间,她在和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聊天时,说起陈翰笙是自己的老师,孙冶方听后说:“你的老师是我的引路人。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并且对经济问题发生兴趣的,我很感谢他。”
  
  后来,资华筠将孙冶方的话告诉了陈翰笙,但陈翰笙老人却说:“不记得了。”
  
  资華筠以为他真的忘了,就提醒他说:“人家大经济学家称您是引路人,您倒把人家忘记了。”
  
  陈翰笙老人回答说:“我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怕重犯。至于做对的事情,那是自然的、应该的,记不得那么多了。孙冶方的成就,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没有什么功劳。”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光荣,特别是被帮助的人成了名人之后,更能为自己的形象贴金挂银。但当有人问起曾经对别人的帮助时,金岳霖和陈翰笙两位大师却选择了“遗忘”,表现出了一代大师的旷世风骨。忘记对别人的帮助,是一种令人仰望的境界。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两位大师的“遗忘”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