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葛优是在冯小刚家。那次好像是冯导某部电影的票房庆功会结束之后,意犹未尽步行到离饭店不远的冯导家里继续喝酒。庆功会上没碰到面的葛优也来了。和往常一样,他保持着自己的客气本色,一本正经地让座,最后让到了副主陪的位置。
没人见到葛优会觉得陌生,这么多年他通过大银幕的陪伴,使得大家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熟悉的朋友。在葛优那里,也没有“陌生人”这个说法,他对待第一次见面的人,也随意得像认识多年的人。但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警惕心。不过,这点警惕心,不是对着别人,而是对着自己,担心自己喝多了酒说错话。
葛大爷什么时候说错过话?这么多年,采访他的记者那么多,没人能从他口中套出一句能当标题的句子。再尖刻的人,见到葛优都会变得宽厚起来。他的眼神能容人,对话的时候会看着你,表情又是那么的诚恳,让人无法不信赖。除了信赖之外,葛优还有一个优点是贴心,据说他在接受完记者采访后,乘车离开车库,交停车费的时候,顺手把后面记者的停车费也交了。事是小事,但见人心。
爱喝酒是葛优的特点。冯小刚讲过葛优的段子,说他喝酒喝到中途爱出去串门,酒店里的每个房间都在杯觥交错,葛优推门而入,面对一桌子诧异的人抚额称,“哎呦,对不住,走错了。”酒客们哪肯轻易放他走,拉葛大爷坐下,一桌人喝得跟亲哥们似的。
一次走在黑洞洞的酒店楼梯上,有人在上一个台阶回转身来握手,燈光通明处才见到是葛大爷,葛大爷莞尔一笑后又一本正经地说,“记得,认识,喝过。”全北京和他喝过酒的人没有上万也得成千,记得个鬼。但葛大爷的真诚态度,是永远摆在那儿的,就像每次有人和他合影一样,是男的都勾肩搭背,是女的总故作端庄,亲热或疏离,都恰如其分。
厚道是形容葛优时第一个要用到的词。在不小心接演了烂片《气喘吁吁》之后,葛优专门邀请记者见面,向观众致歉,并保证只此一回、下不为例。和那些拍了烂片又硬着头皮坚持说是好片的演员相比,葛优是厚道的。在评价更喜欢自己主演的哪部电影时,葛优也很厚道,“都喜欢”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但他还是不小心流露了真隋,说了句“离开冯小刚和别的导演拍电影,感觉就像出轨一样”。
不敢坐飞机,放松情绪的方式是在家打扫卫生、擦鞋子,每当遇到夸奖都连连说“接不住”,很多人都喊他葛大爷,其实他还是那个没长大、很简单的优子。我怀疑他一直有颗拒绝成长的内心,保留着对这个世界本能的拒绝,愿意在自我世界里徜徉。而他这么些年来积累的人气和口碑,也多半来自他邻家大哥般的亲和力。虽然成长经历和周星驰不同,但这两位的共同点是,对名声都保持着警惕,对电影都拥有本能的敬意,对万事都拥有朴素的视角。
在崇尚巨星的时代,葛优一直努力想做好一个演员。巨星的位置就摆在那里,近在咫尺,但任凭各路力量怎么往上推,葛优死活就是不上去,反而有愈加远离的趋势。因此我们失去了一位巨星,却收获了一位接地气的朋友。他在银幕上说着大家想说的心里话,他用幽默而独特的方式,破解着大家的心灵密码,无形之间,他与观众建立了会心一笑的默契关系。如果顺着走下去的话,未来葛优会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肖恩·康纳利那样老而弥坚,成为愈老愈值钱的戏精。
而现在的葛大爷,俨然一壶老酒,虽然已经发酵十数年味道已经醇香,但还不足以成为传世珍品,他的杯酒人生正在酣处,未饮尽时不会看到在杯底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