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妙玉有泡茶三杯论:“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茶论道,在我看来有点不近人情的诙谐,也有点自命不凡的孤傲。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传说,这说法真假难辨。古人把饮茶归功于神农,我想不过是想赋予茶以文化气息,后人也沿袭这种理性的追求,给予茶以种种哲理与玄妙的茶境。
有人认为喝茶有三重境界,即“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这种理性归纳,与绘画的看山原理如出一辙,只是“人在境外”“自迷境内”“超脱入化”的三重感悟之别而已。解渴生津,就是“喝茶是茶”;而让茶有了让人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和茶文化,也就是“喝茶不是茶”了,茶以载道,禅茶一味,都是追求饮茶的境界。但在我看来,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言的“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才真是道破饮茶的本质天机——在众人对茶的浮华想象与繁琐概括之后,还原了茶的真实面貌。我想,把茶境抬得太高,便使它失去了朴素之境,那茶也就不是茶了。正如佛教修行强调“放下”,如果一个人的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的十八界都已放下,自然就六根清净了,那时喝茶也就能偷得浮生悠闲,伴着释然的心性行为而感觉到轻松愉悦。
也有人把饮茶归为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在追求品茶的格调之中,享受饮茶的氛围,因此就有了饮者的“三得之境”:得趣、得神、得味。但我初听此言,以为三者排列的顺序不妥,觉得应该先要得茶味,才能得茶趣,然后才能步入到饮茶的得神境界。后来才得知,此种说法不是我所理解的含义,早在明代就有“饮茶以客少为贵”“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說。知此后我茅塞顿开,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释然,原来这种精妙的饮茶境界,来自于人多人少的妙道精悟,确实让人忍俊不禁。
喜欢喝普洱茶的人给饮茶归纳了五层境界:一是“喝茶”,有茶就喝,来什么茶喝什么茶;二是“找茶”,意思是到处找茶喝,而且找好茶喝;三是“斗茶”,彼此争比谁的茶好喝,在斗茶中享受其乐无穷;四是“品茶”,在心身的静雅俭和中,耐心地品茗,体味着茶与茶文化的妙趣与真谛;五是“无茶”,做到眼里无茶,心里也无茶,这是一种饮茶的禅意境界。
更有人把饮茶归纳为十八种境界,但我看到那些牵强附会的所谓境界时,也不得不说,那不一定是饮茶的境界,只不过是饮茶的方式与方法不同罢了。正如一个充满禅宗意味的典故“吃茶去”所说,唐代赵州从谂禅师,对寺院里所有回答他提问的人都说一句“吃茶去”以作总结,不论回答什么都一视同仁,让弟子们都“吃茶去”。因此有人无法理解他的意思而困惑,也各人各有说法地高谈阔论。还是赵朴初先生在《赵州禅师语录》题诗中真个道破了玄机:“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