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不知”,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尽管,“常谈”未必有新意,但“常谈”,却也未必无新意,所以,还是可以谈的。
此一话题,最早,应该是由至圣先师孔子提出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属“四科十哲”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朱熹,在此一节下注曰:“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一向是喜欢因材施教,极讲究针对性,彼时的子路,大概是很喜欢“说大话”的,“强不知以为知”,故而,孔子教之。
孔子这一教,便就留下了“至圣哲言”,流传至今,也警世至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面,有两个核心词语:“知”与“不知”。
“知”,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谁都愿意知道的多一些,谁都喜欢被人称之为学识渊博之人。但事实,却是颇为复杂的,一则,你所认为的“知”,究竟又“知”多少?有多高或者多深?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量”的问题,也有一个“质”的问题,知之甚少或者知之肤浅,也就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知”了;二则,你所认为的“知”,就一定是“知”吗?故而,这里面还有一个“对与错”的问题。举例来说,如今,互联网上充斥着不尽的信息,你可能经常上网,浏览了众多的信息,或许,藉此你就认为自己“知”了,但互联网上的这些信息,究竟有多少是对的,又有多少是错的,你能准确地分辨清楚吗?若然是非不分,对错不分,你不仅会“知”之甚少,甚至还会被所“知”误导,陷入“无知”的陷阱之中。
所以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要知道多少就是多少,不要不懂装懂,要有一个诚实的态度;放在今天,更要有一番明辨是非的本领,如此,方为明智。
在“知与不知”之间,还有一个“知人”与“知己(自知)”的问题,通常情况之下,是知人易,知己则难——多数人,是不会承认自己不“自知”的。而勇于承认自己“不知”,能够做到“不知为不知”的人,即可为“明智”之人了。
1924年,知堂老人在《一年的长进》一文中,如此写道:“这一年里我唯一的长进,就是知道自己之无所知。”随后,在文章即将结尾的时候,又说:“自知无所知,却是我的第一个的真知也。”知堂老人,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告诉自己,也告诉了别人:知道自己无知,也算是一种“真知”了。这也恰好应对了孔子那句话的后半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实,在这一点上,似乎东西方,还是“哲人共智”的。卢克莱修就说:“相信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不知道自称不知道,是不是也可算知道?”“是不是”,问中有答,“自称不知道”,实在就是一种自知也,能够自知自己之“不知”,亦可谓之“知”矣。而法国哲学家蒙田,则表达得更为清楚,他说:“知道自己无知,判断自己无知,谴责自己无知,这不是完全的无知;完全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是人生最大的悲哀,简单一句话,就是“不自知”,缺乏自知之明。因此,能否对自己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是“知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很多所谓的“聪明人”就是如此,总觉得自己“知人”甚多,仿佛自己是一个先知;而偏偏却就缺乏“自知”,所以,有句话说“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自己”。诚然如此。
然则,承认自己“不知”,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需要诚实的态度,更需要足够大的勇气,而一旦一个人勇于承认自己“不知”了,那就意味着,他将很快进入“知”的境界,或者高度——自满者,止步不前;谦逊者,勇往直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朱熹又注曰:“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弊,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