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古代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读者文摘 朱莉安 3年前 (2020-07-29) 38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状元,这个名称其实很复杂。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称为殿元。按唐朝制度,凡赴礼部试者都须“投状”,故列第一名者也叫状元,也叫状头。但宋朝时除第一名外,第二、三名也可称状元,宋俗称“一甲三名”。唐宋两代考进士须上京城赶考,由尚书省礼部组织考试,所以也称“省试”。考生来源有两类,一是“生徒”,即国家学馆的考生,另一类叫乡贡,是各地方州县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
  
  唐代的“行卷”和“温卷”
  
  中国科举开始于隋炀帝年间,大约在公元605—615年之间,到1905年废除,一共存在约1300年。
  
  据历史记载,历史上最早的状元是唐祖武德五年(622年)的孙伏伽。唐代科举考试制度不如后代严密,因为唐代士人考试可以“行卷”。所谓行卷就是士人先以所写诗文装裱成卷轴,呈送给主司或者有名望的达官贵人,希望得到他们的赞誉并为之推荐。过去投过卷,后来再投的称为“温卷”。“行卷”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文给顾况,顾况当时已是有功名的名士,他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后来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时,大为激赏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白居易果然二十出头就考中了进士。
  
  宋代的“弥封”和“誊录”
  
  科举考试的严格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代科举考试开始有了“誊录”、“糊名”、“弥封”、“锁厅试”等,也正式有了“殿试”。所谓“誊录”就是考生考卷上缴后送誊录院,由书手抄录,再送考官批阅,以防认出笔迹作弊,送进去的是用墨笔写的称“墨卷”,经生用红笔抄后送阅的叫“朱卷”。这些做法以后历代相沿,至清代也未废。所谓“弥封”就是将考卷糊名、编号密封,类似今日将准考证号填写后再缝起来一样,这样就不容易作弊了。“弥封”最大的好处是公正,你无法凭笔迹认人。
  
  殿试也叫廷试,据说唐代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时在洛阳殿试贡士,但没有成为制度,宋太祖开宝年间开始试进士宋准等人时才形成为定制。
  
  明清的三级考试
  
  明清二代正式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入学考”——童试,称小考,俗称考秀才。秀才正式的名字叫生员、庠生。考秀才其实是很难的。
  
  第二级考试就是乡试。乡试在秋天举行,通常是三年一次,所以也叫秋闱、秋榜,因八月有桂花所以也称桂榜。以明代为例,乡试三场:第一场试经义,用八股文形式写;第二场试论道、判语、诏诰表等实用文体;第三场试经义策五道。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为解元。乡试较难,如果说八股文试帖诗还看不出举人进士水平的话,那么乡试中的策问就可以看出一般进士的水平了。
  
  第三级考试是会试和殿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所以又称“春试”“春闱”“春榜”“杏榜”。会试考中的人就称为贡士,即是未来的进士。第一名称会元。这些贡士就有资格参加最后一级考试殿试,殿试也不再黜落,只确定名次,凡参加者都成进士。一甲只有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为进士。
  
  清代考试制度尤为严格。清代乡试会试后还要过一关——磨勘和复试。因为殿试卷是不再誊录的,所以书法很重要。书法不好,你的名次就会落后。殿试的文章一般都要对当时的国家大事发表一点意见,如民风、官场利弊、教育等,文章不妨尖锐一点。
  
  理性看待“状元”
  
  如何看待状元?笔者认为,既不迷信,也不要完全否定。状元的文章诗歌一般都不错,尤其书法那是一定好的。但是论管理国家的才能,比建树,历史上好像没有几个状元是非常出色的。
  
  总的来说,在中国历史上,状元不是十分了不起的阶层,但也绝不是愚笨的人。现在有些名牌中学出了一个“状元”,就搞什么雕像,一些名牌大学以招到多少“状元”为荣,未免小家子气。迷信状元就永远不能回答“钱学森之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古代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