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一路单纯到底,但请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友人喜做义工。友人淡淡地说,与各色人等接触,仍以微笑待之,是一种修行。或许真正的修行不是避世,而是于喧嚣混杂的红尘中,向暖向善向光,不怨不憎,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以宽容、柔软、原谅,与世间形色交集。这一日日的交集,如腕上的手串,捻动搓揉后形成一层包浆,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它用温存的旧气告诉人们,除却千百次的摩挲,更有指尖的溫度、主人的脉动与心性。这足以照见人影的光鉴,是经年累月的修行。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浮气、躁气、厉气慢慢褪去,终会圆通圆满。
我年轻时好美衣,好名利,好赞美,喜欢鲜花着锦,喜欢争强好胜,如绷紧的弦,受制于得失计较。若不是母亲的一场大病,不知我还要虚浮几时。26岁那年,母亲与死神擦肩而过,眼睁睁地看着,那种无能为力,让人万念俱灰。母亲康复后,我幡然醒悟,往日追逐之东西皆虚幻,而眼前至亲的安康才是世间最珍贵的。一夜之间,卸下所有。至此,喜内敛,喜低调,喜平和,喜朴素,喜寻常。
所谓五喜,便是有屋住,有衣穿,有饭食,灯火可亲,家人围坐。所谓朴素,便是居陋室,食蔬野,穿棉麻,一箪一瓢,安心知足。朋友越发少了,可心之人,唯二三,高山流水,无须常联络。彼此知道,都在呢,足矣。
日子因为简单而丰盈,时光因为安静而醇美。且收敛,静心写作,专心阅读,十年如一日,攒出一二朵意外的花。得了一些微名,听了一些赞美,也曾喜滋滋,意洋洋,以为美。偶尔急躁,偶尔还会忍不住人前论是非。待得夜深人静之时,问自己,一颗心是否晶莹?
俗世名利,使人迷失,尝其甜头,越发想得到。每每此时,总会下意识地抚腕上的手串,它经日月,历风尘,得摩挲,用一颗颗圆润告诉我,人生需平心静气,才能勤勉通透。
玉不琢不成器,心不修染尘埃。勤拂拭,常反思,勿流于庸俗。有空的时候去大井巷的静思书轩坐一坐,静静地聆听,就净化了心灵,洗涤了杂念,通透无瑕。
通透无瑕的还有一辈子积德行善的母亲。近日,婆母因眼疾居住我在杭州的小家。母亲怕我有分别心,每每致电于我,第一句便是:“囡啊,一定一定要善待婆母,她正病着呢。”我总恭敬地回答:“知道了,一定善待。”如此这般,母亲才放下电话。想起自己年轻之时,因为争强好胜,常遇挫折,常与母亲吐苦水。母亲微微一笑,教我“吃亏是福”,教我以和为贵,教我良善宽宥。我那疾风骤雨般的委屈,到了母亲那,三言两语抚平了。如今忆起,母亲才是生活的智者。母亲以一个农村妇女的淳朴引领我,向暖而行,向善而生。
有一段时日,我身体欠佳,工作琐碎,困在“班主任”一地鸡毛的烦躁不安里。各色学生、各色家长,一一从脑海掠过,只觉与人相处是世上最大的难题。常常因为一句话一件事,心情起伏,言辞激烈,当懊恼、不平、愤懑溢满我的神色之时,我知道自己又陷入大动干戈的悲喜里了。走进大自然吧,让一切化为流云松烟。
作家庆山说,“最究竟”的老师,是自己的心。再遇不平之事、不堪之人,微笑待之。做那红尘中的散淡之人,不在世俗标榜之列,不在功名利禄之间,不在俗世相争中。读书、教书、写字,与天真的孩童一起,与四季草木一起,与日月星辰一起,才会迎来光阴如绣,蔓草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