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是一位才华过人却又不守规矩的建筑师。本科时,他就读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师从齐康教授。当时学校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他口出狂言:“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我算一个,我导师齐康算半个。”大二时,他大放厥词,扬言已经没有老师能教他了,老师所教的实在太保守陈旧。从此,王澍开始自学。
王澍写了一篇批判性文章,从他的导师一直批到梁思成,中国近现代的建筑师一个都没放过。后来,这篇文章经过修改变成了他的毕业论文《死屋手记》。论文答辩时,齐康教授再三劝阻,可王澍死活不聽,还将《死屋手记》贴满整个教室。虽然老师们都被气到了,但王澍的建筑才华还是被老师们肯定,论文全票通过。
狂傲的王澍却对农民“低三下四”。王澍被浙江农村的古建筑吸引,他试图说服村民进行乡村改造,但村民对此很抵触,村民认为这些年久失修的老建筑怎么能跟城里的高楼比。王澍只得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农舍改造难度很大,除却技术难度,更难的是与村民的沟通。刚设计草图时,村民的意见分歧很大,有的希望厨房大一点,有的要有停车库,有的要加上柴灶和家具室……王澍对此丝毫没有脾气,还讨好地说:“只要他们有新的要求,我马上就改。”最后,他拿出8套设计方案供村民们选择,村民们觉得这些方案既好看又实用,都高兴地接受了。
王澍就是这样一位既狂妄又谦恭的建筑师,他的狂妄是对艺术毫不将就的执着追求,他的谦恭是为理想低到尘埃里的埋头实干。
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这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只颁给最杰出的建筑师。评委会主席这样评价他:“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