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玄奘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心经在线阅读地址心经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有趣的东西都要细细品味。
以前也不信佛,但是也不排斥,今年过年在老妈的带领下和全家人一起去了两次寺庙拜佛,之前闺蜜经常手抄心经,自己也听过,但是没去细细研究。《心经》内容虽然少,但是想要参悟透需要很大功夫。
下面是转推别人的,谢谢!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
度一切苦厄(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空不异色(你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你以为的物质世界)
色即是空(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
空即是色(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
不生不灭(真实的世界不会产生,也不会灭亡)
不垢不净(不会被尘埃沾污,也不需要去洁净)
不增不减(任何东西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在真实世界里并没有物质这一概念)
无受想行识(自然也就不存在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对于真实世界没有任何意义)
无色声香味触法(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感觉和概念)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你的意识也全部都是错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没有前世愚昧的事情,也没有后世报应的所谓十二因缘)
乃至无老死(就连生老病死也是胡说)
亦无老死尽(更没有生死轮回的道理)
无苦集灭道(没有生死烦恼,没有贪婪和恐惧,也没有所谓的真理)
无智亦无得(既没有智慧,也得不到任何知识)
以无所得故(这才是超越了人类精神的惟一真实的世界)
菩提萨埵(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观自在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靠般若智慧抵达了波罗蜜多觉悟的彼岸)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心中没有任何牵挂和妨碍,正是因为没有受到人类精神影响的缘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没有任何恐怖,远离那些违背自然的思想)
究竟涅盘(所以菩萨观得自在,消除了一切烦恼)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佛以及一切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都是依靠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的境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阿耨多罗无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觉成佛的境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所以般若智慧波罗蜜多觉悟是不可思议的咒语)
是大明咒(是普照一切的咒语)
是无上咒(是最最伟大的咒语)
是无等等咒(是超度一切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能够解除人的一切苦难)
心经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佛之偈语,妙不可言。
参禅悟道,渐悟,顿悟有别。
渐悟者: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顿悟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今我等,鲁钝之子,鄙陋之人。无顿悟之智,亦无渐悟之心。是谓不悟者。若合一偈,贻天下笑。
不悟者:
树是菩提树,台亦明镜台。
一物又一物,处处皆尘埃。
车水马龙,浮华喧嚣。此心已被尘埃缚,那讨菩提念浮屠。试问天下万万人,为何还在执迷不悟?
尘缘有果,我溯因行。黄钟大吕,铮铮长鸣。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曰:我便红尘一入。
凡尘有欲,爱恨贪癫。人者,食色性也。功名利禄兮纷纷踏来,爱恨情仇兮纠纠缠缠。生老病死兮风云无常,求得放下兮苦海无量。
吾心有尘,耳聋目盲。吾心赘石,忧思难忘。吾心无路,左右彷徨。
曰:红尘一入皆是苦,半点不由己身量。
佛说,世之万象,皆是化相。
许是,豁然明朗。许是,困顿迷惘。
合之一偈,贻笑大方。
无端年头知有方,
悲欢离合事无常。
纵容菩提保长久,
岂无筵席不散场?
心经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沐浴净身,誊玄奘《心经》,一字一句,莫不感恩戴德,驱厄消邪,弘扬佛法,无量功德。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 不垢不净。
- 不增不减。
- 事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无苦、集、灭、道。
- 无智亦无得,亦无所得故。
-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誊于公元二〇一八年腊月廿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