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纯如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南京大屠杀在线阅读地址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1)篇
2019.No.03
铭记历史,不要再成为历史的受害者
(这是一本读完使人充满戾气、悲愤的书,该书作者张纯如女士因这本书而遭受了生命的威胁,但无论如何,每一位国人都应该一读。)
1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只有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驾驭未来。”
张纯如老师提醒我们:不论发生在南京的种种暴行多么令人难以理解,它们都不应该被遗忘——至少不能让遗忘危及文明自身。“作为一个作家,我要拯救那些被遗忘的人。为那些不能发声的人发言。”
这本书探讨了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去人之为人的社会约束的单薄外衣,使人变成魔鬼,又可以强化社会规范对人的约束。这本书描述了两种相互关联但又彼此独立的暴行:其一是南京大屠杀本身,即日本以何等残暴的手段消灭了中国一座城市数十万无辜平民;其二是对大屠杀的掩饰,即日本如何在其他国家助纣为虐的沉默中企图抹杀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从而剥夺了受害者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2 数字是一具具鲜血淋漓的躯体
从1937年年底到1938年年初,南京有超过26万名非战斗人员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还有专家估计这一数字超过35万。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仅仅南京(中国的一座城市而已)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一些欧洲国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平民伤亡总数(英国61000人,法国108000人,比利时101000人,荷兰242000人)。事实上,不论我们使用最保守的数字——26万人,还是最大数字——35万人,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都远远超过美国轰炸东京的死亡人数(据估计有8万~12万人死亡),甚至超过1945年年底广岛、长崎两座城市在遭原子弹轰炸后的死亡人数之和(据估计分别为14万人和7万人)。
3 罪恶与暴行从来无法释怀
——以下是部分原文摘录——
当日军在南京挨家挨户地搜寻中国士兵时,他们有组织地屠杀了这座城市的居民、以及南京市郊和附近农村的中国人。无论在城墙外、在长江边(江水已被鲜血染红),还是在池塘或湖边、在山丘上,到处尸体成堆……日军还杀害那些不可能是中国士兵的人,如老人和妇女,只要他们对日军用日语发出的“这边走”或“那边走”的命令表示犹豫或不解,就会惨遭杀害……
“日军将中国人当作练习刺刀的活靶,甚至进行斩首比赛。估计2万~8万名中国妇女遭到强暴。许多日本士兵在强暴中国妇女之后甚至还挖出她们的内脏,割掉她们的乳房,将她们活活钉在墙上。日军强迫父亲强暴亲生女儿,儿子强暴亲生母亲,并强迫其他家庭成员在一旁观看。日军不仅把对中国人进行活埋、阉割、器官切除以及热火炙烤当作家常便饭,还采取其他更为残忍的折磨手段。例如,用铁钩穿住舌头把整个人吊起来;把人活埋至腰部,然后在一旁幸灾乐祸地放任德国黑贝将他们撕碎。此种残暴景象实在触目惊心,甚至连当时住在南京的纳粹党人都惊骇不已,其中一位曾公开将南京大屠杀称为“野兽机器”的暴行。”
日军不仅会将婴儿劈成两半,甚至砍成三四段;曾有一段时间,长江都被鲜血染成红色。
南京大屠杀之所以不像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美国对广岛的原子弹轰炸那样举世皆知,是因为受害者自己一直保持沉默。
“几乎没有人知道,日本士兵曾经将婴儿挑在刺刀尖上,然后将他们活生生地扔到滚烫的开水锅里。”…… “从12岁的少女到80岁的老妇都是日本士兵轮奸的对象,当她们无法满足士兵的性要求时,就会被残忍地杀害……”
妇女遭受的苦难最为深重。妇女不论老幼,都逃脱不了被强暴的命运。当时的日本士兵相信强奸处女能够让他们在战斗中表现更神勇,有些士兵甚至随身佩戴着用受害者的阴毛制成的护身符,他们相信这些护身符具有使他们免于受伤的魔力。据仍然健在的老兵回忆,许多日本士兵对此没有丝毫负罪感。“或许在强奸时,我们把她看作一个女人。”东史郎写道,“当杀掉她时,我们只是把她当作猪一般的动物而已。
日军飞行员将带有瘟疫病菌的跳蚤撒播到上海、宁波和承德等大城市,并将装有致病细菌(霍乱、痢疾、伤寒、鼠疫、炭疽、副伤寒)的烧瓶投入河流、井水、水库和民房。
4 如何理解日本所作所为?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究竟为什么日本士兵的行为竟然完全脱离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为什么日本军官允许甚至鼓励这种失控行为的发生?日本政府是怎样参与其中的?日本政府对于从本国渠道获得的报告,以及来自南京大屠杀现场的外籍人士的消息,究竟有什么反应?
“20世纪日本人的民族特质是由一种业已存在千年的社会制度锻造出来的,在这种制度下,社会等级的确立和维持是通过军事斗争实现的。千百年来,日本列岛上强大的封建诸侯雇用私人军队,彼此征战不息;到了中世纪,这些军队逐渐演变为日本社会独特的武士阶层,他们的行为规范被称为武士道(即“武士的行为规范”)。为主人效忠而死是武士一生中至高无上的荣誉……日本武士的行为规范极为严苛,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道义上的强制性,即如果没能光荣完成军事任务,就要自杀谢罪:通常情况下武士要在多个证人面前实施高度程式化而又极端痛苦的剖腹仪式,大无畏地自杀身亡……当时日本的玩具店简直成了战争神社,玩具士兵、坦克、头盔、军装、步枪、高射炮、军号和榴弹炮等军事玩具应有尽有。”
由于日本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不具有普世性,而只限于某些特定的地域和人群,一旦到了国外,规范很容易就被置于脑后了。事实上,日本军方组织了各种游戏和练习泯灭日本士兵的人性,促使他们杀害那些并未攻击自己的人。他们所受的教育是;除了天皇,其他人的生命(甚至他们自己的生命)都是微不足道的。日本老兵东史郎曾经亲眼目睹一系列南京暴行……他接受的教育强调“对天皇的忠诚重于泰山,而我们个人的生命轻于鸿毛”。 “既然我们自己的生命都无足轻重,那么敌人的生命必然更无价值……这种人生哲学使我们鄙视敌人,并最终导致了大规模屠杀和虐待俘虏。”
《隐藏的恐怖: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战争犯罪》(Hidden Horrors: Japanese War Crimes in World War II)一书作者田中雄喜认为,现代日本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潜藏着极大的施暴隐患,原因有二:一是日本军队对其官兵施加的独断专行和残酷虐待;二是日本社会的等级特性,这种等级制度中的社会地位是由与天皇的亲疏远近决定的。在侵占南京之前,日本军队就已令自己的士兵蒙受了无尽的羞辱。日本士兵被迫给军官洗内裤,或是顺从地站着任由上级打自己耳光,直到被打得鲜血直流。用奥威尔式的说法,对日本士兵的日常打骂称为军官“爱的行动”,日本海军通过“铁拳”整肃军纪的做法则被称为“爱之鞭打”。
学者们认为,导致日军暴行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日本军队中许多人对中国充满仇恨的蔑视——这种蔑视是通过数十年的宣传、教育和社会教化培养而成的。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有类似的(如果不是完全相同的话)种族特征(也许正因如此,日本人以扭曲的方式认为这威胁到他们自身的独特性),但日本军队中许多人将中国人视为低于人类的物种,杀死他们就像捏死一只臭虫或杀掉一头猪一样,无须承受任何道德压力。事实上,无论在战前还是战争期间,日本各级军人经常将中国人与猪相提并论。例如,一位日本将军曾这样告诉记者:“坦率地说,你对中国人的看法与我完全不同。你将中国人看作人,我则将他们看作猪。”
另一个因素是宗教。日本军队为暴力赋予某种神圣的意义,将其视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要素,它所产生的力量同十字军东征和西班牙宗教法庭时期驱策欧洲人的宗教力量一样强大。1933年,一位日本将军在一次演讲中声称:“每一颗子弹都必须注入帝国的光辉,每一把刺刀的刀尖上都必须烙有民族精神。”
进一步了解,推荐阅读《菊与刀》。(微读有)
5 几位杰出人物的贡献
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人和欧洲人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他们的日记长达数千页),三位杰出个人的事迹——一名德国商人、一名美国外科医生和一名美国传教士。
- 拉贝-中国的辛德勒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不顾个人安危,在自己可以撤往安全地区的情况下,还坚持在南京各方奔走建立安全区,为许多中国士兵和人民提供庇护。
- 罗伯特·威尔逊
他出生在南京的美国一个传教士家庭,为此他一直把南京当作自己的家乡。长大后,威尔逊回到美国接受教育。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又带着新婚妻子返回南京,并成为南京鼓楼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当年,威尔逊被人称为“蓝眼睛的南京人”。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威尔逊医生毅然选择了留守,期间,保护并救助了无数中国人。
- 威廉明娜·魏特琳
大多数人称她为明妮·魏特琳,当时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的主任和院长,是南京大屠杀开始后的几周里留在南京城内屈指可数的西方女性之一。
- 几位记者
当时,对西方舆论影响最大的是三位美国记者:《纽约时报》的弗兰克·提尔蔓·德丁、《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的阿奇博尔德·司迪尔和美联社的C·耶茨·麦克丹尼尔。三位记者都具有冒险精神。
《芝加哥每日新闻》的 Archibald T. Steele(司迪尔)以“日军杀人盈万”为题,将南京的事情发出,司迪尔因此成了报道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人。
后来在审判日本战犯的时候,这几位记者站了出来,将当时在南京所见并记录的日记作为呈堂证供展示出来。
6 教训
南京大屠杀留给世人很多重要的教训,第一个教训就是人类文明本身十分脆弱,如同薄纸。有人认为,日本民族是一个危险的种族,具有独一无二的邪恶本性,永远也不会改变。但通过阅读大量关于日本战争罪行的档案文献,以及世界历史上关于古代各种暴行的记载,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行为与其说是危险民族的产物,倒不如说是危险政府的产物,该政府身处脆弱的文化氛围和危险的时代,因而能够将貌似理性的危险观念兜售给它的国民,而这些观念原本是与人性相悖的。南京大屠杀应该被视为一个警世事件——它告诉我们人类极易被煽动,容许青少年压抑善良的天性,被塑造成高效的杀人机器。
应该从南京大屠杀中吸取的第二个教训是权力在种族灭绝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过历史上大规模屠杀模式的人注意到,政府高度集权具有致命的危险性——只有不受监督的绝对权力,才会使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暴行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研究大规模屠杀(拉梅尔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种族灭绝和政府实施的大规模屠杀)的泰斗拉梅尔完成了对20世纪以及古代暴行的系统性量化研究,并引用著名的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成果:“权力导致杀戮,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杀戮。”拉梅尔发现,政府权力所受的约束越小,该政府就越有可能根据其领导人一时的突发奇想或心理阴暗面的冲动行事,发动对外战争。日本也不例外,诸如南京大屠杀之类的暴行即使不是必然的,也是可预见的。由军队和皇室精英控制的威权政体,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策动整个民族去实现少数精英群体的病态目标。
要吸取的第三个教训也许是最令人痛心的,即人类心灵竟能如此轻易地接受种族屠杀,并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消极旁观者,在面对最不可思议的暴行时无动于衷。南京大屠杀当时是世界媒体的头版新闻,然而当南京整座城市陷入肆意屠杀时,世界上大部分人却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当年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与世人对发生在波黑和卢旺达的暴行的反应,竟然如出一辙:当成千上万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残忍方式死去时,全世界的反应不过是一边收看新闻报道,一边搓搓手而已。人们可以辩解说,“二战”期间美国和其他国家没能及早阻止纳粹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是因为种族屠杀是在战争期间秘密进行的,而且纳粹的屠杀冷酷而高效,直到盟军士兵解放集中营,亲眼看到那里的恐怖景象后,大多数人才相信之前不断收到的相关报告确实是真实的。但是,就南京大屠杀或是发生在南斯拉夫的屠杀而言,这种借口却不成立。南京暴行早就显著地刊登在《纽约时报》之类的报纸上,而波斯尼亚暴行则几乎每天都在每户人家客厅的电视里播放。显然,人性中存在诸多怪诞之处,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最恶劣的邪恶行径化作平淡无奇的小事,前提是此类罪恶远在天边,不会对我们个人构成直接威胁。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2)篇
曾经也看过不少回忆文章和历史资料,因此我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也并不陌生,然而张纯如的书仍然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析、角度独特。张纯如在前言里说,“本书描述的是两场互相关联、却并非延续的暴行。一个是讲南京大屠杀本身,说的是日本人如何消灭了千百万无辜的老百姓;另一个是讲日本人如何掩盖事实,试图把整个惨案从公众意识中抹去,从而剥夺了受害人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
张纯如不仅是想让人们不要忘记那段人间惨剧,更重要的是她以自己的良知和笔去对抗另一种当代暴行。有人试图让南京大屠杀灰飞烟灭,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这实际就是对南京大屠杀死者的再一次强暴,是对历史和正义的嘲弄,也是对人类和平的挑战。张纯如不仅是作家、是学者,也是战士,她薄弱的躯体扛起正义的大旗;张纯如就是拯救南京大屠杀死者灵魂的拉贝、罗伯特.威尔逊和明妮.沃特林,她不畏强暴不辞劳苦,对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侵略者和掩盖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日本人,还有某些中国人、美国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但张纯如的批判并不是泄愤,而有着学者的清醒与冷静,尽可能地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历史。她说,“本书从三种解读讲述南京大屠杀。首先是日本人的解读,讲的是一次有计划的侵略的故事——日本军队被告知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以及为什么去做。其次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受害者的解读,讲的是一座城市的命运,在政府无力保护其公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故事。第三是美国和欧洲人的解读,这些外来者至少在中国历史的某一时刻是英雄。”书后附录有三十五个印张是第一手资料的引用处,是本书的地基,也显示了作者科学的态度和收集资料证据的功夫,使《南京大屠杀》成为一本肯定会流传下去的著作。
在写作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张纯如常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患了抑郁症。她产生这样的想法,“不仅人的生命很虚弱,人类生活经历本身也不堪一击。”虽然她尽力抵抗在调查与写作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给她思想和精神造成的创伤,但最终也没能抵御死神的招唤,在36岁的妙龄开枪自杀。她的死令世人感到痛惜,为一个美丽的女性以如此残酷的方式结束生命而伤感。
如今世间再没有了张纯如的身影,在她身后也无从寄托读者的哀思和感激之情。惟有风从远方吹来,也许只有在那遥远风声里,依稀还有着她的气息,还有她找寻的脚步声。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第(3)篇
历史从来就像小姑娘任人打扮!人们不会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念念不忘义愤填膺,不会对奴隶主残害无数的奴隶念念不忘,不会对蒙古军屠杀千万百姓念念不忘,也不会对其它亚欧帝国扩张过程中的不计其数的屠戮而念念不忘!人们从情绪上对纳粹屠杀几百万犹太人也平静了许多,因为德国已不是曾经的德国,七八十年过去,历史已从人们心中淡化!若不是参观博物馆和对此类资料书籍的再次接受,作为社会极小一部分的弱势群体——屠杀幸存者,谁会经常想起那段惨绝人寰的经历?!历史都是为现实所用,由于那段不堪的经历,更由于中日对历史得态度及现实矛盾,让我们对那段历史刻骨铭心,无法释怀,不杀三千万日本人不足以泄愤!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此书,重温一下那段经历,无一例外的会冲击你的三观,促使三观进一步重塑!人们的历史情绪的存续往往也就几百年,在此期间,希望能够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因果实现,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