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绮诗 2014美国年度图书第1名,横扫欧美各种榜单,击败斯蒂芬·金、村上春树、大卫·米切尔等99位大牌作家!“从来没有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这类故事,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无声告白在线阅读地址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里构架了四个层次的世界:70到80年代的全球世界,美国社会,家庭环境和个人内心世界。
当我第一次读到对詹姆斯的描写时,我感觉是奇怪的。因为在现在,作为哈佛终身教授,无论什么人种,何种国籍,都不会像他这样活的如此恣睢卑微。原来,是我搞错了时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无声告白给我开了一扇看过去的窗口。而玛丽琳的身上映射着美国社会的影子。她聪明,富有进取心,她渴望打破对女性的固化认知,去活的不一样。看见她年轻时候的生活,我都忍不住为她拍手叫好,然而个人的反抗在社会洪流面前简直溅不起一丝水花。我看见她屈服了,挣扎了一下,又沉默了。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经过了,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
家庭,是这本书着力描写的一个世界。父亲,母亲,孩子,少少的几个人物,可以扯动起无限的波澜。作为子女,我们总是常常忘记父母也曾年轻过,忘记他们的意气风发,忘记他们的爱恨情仇,我们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不透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写到这里,我觉得作者真的是很高明,她可以跨越两代人的隔阂,将两个层次的心理描写刻画得如此贴切。孩子之中,莉迪亚的悲剧是必然的,她身上承载着三代人的绝望,这种绝望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酝酿发酵,便很容易积聚爆发。无论是心理不平衡的内斯,自杀的莉迪亚,被人忽视的汉娜,都是这个畸形家庭的牺牲品。
关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很想说一说杰克。他对于内斯的感情真的很打动我,他爱的辛苦,爱的卑微,爱的痛苦。他用荒诞来伪装自己,爱着视他为仇敌的内斯,而他的爱永远没办法暴露在阳光下。这份感情真是打动人心。
在书的结尾,詹姆斯和玛丽琳达成了和解,三个孩子在一场混乱之后结束了仇恨。悲剧的发生总是必然的,而走出悲剧也是我们的必然。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书的一开头便埋下伏笔——莉迪亚死了。开始以为是悬疑小说,读完发现这是一个反映社会现实与家庭伦理的故事,是一个混血家庭的结合悲剧。父亲詹姆斯作为华裔后代,因为肤色默默忍受着外人的排挤和轻视,一直希望儿女和其他人一样能做普通人能有朋友,希望他们能融入这个社会;母亲玛丽琳有理想有抱负,即使在一个满是男生的班级中也可以做到最优秀,可是未听自己母亲的劝告嫁给了华裔丈夫,怀孕生孩子做家庭主妇,做医生的愿望从此搁浅,不甘与无奈下,母亲玛丽琳只能把所有自己未实现的心愿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莉迪亚为了母亲能够快乐能够永远陪伴在身边,甘愿做母亲要求她做的一切,心中的苦闷从不表达,仿佛一个傀儡;而另外两个孩子内斯和汉娜,永远生活在莉迪亚的阴影中,得不到父母的宠爱与赏识。在这个畸形的家庭中,女儿缓缓走向了湖水中并死去,父亲出轨,整个家庭差点崩溃。好在最后,整个家恢复平静,父亲母亲和好,大儿子和小女儿受到了关爱,他们会在很多时刻无比怀念逝去的莉迪亚。除了结局转换的太过仓促,整个故事非常精彩,引人深思!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非常感谢女儿给我推荐她喜爱的这本书。当我看到莉迪亚向湖边走去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作者为什么取名无声告白。这是一位敏感细腻的女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已经明白,要摆脱别人的期待,做真正的自己。也是自此以后这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向对方表达自己真正想说的。看完这本书,对于我,作为一个母亲,是一种成长,一种对家庭,对亲人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重新认识。亲爱的女儿,就像你写给我们信里说的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妈妈希望你在这个小天地里能充分完全的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情。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健康快乐,将来能做你喜欢的事,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人,不用太在意世俗和别人的眼光,也包括我们父母。妈妈只想告诉你,不管你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你在外面遇到什么困难,你要记住,你还有一条退路,那就是爸爸妈妈,永远在等着你。所以尽情的去做自己吧,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