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我是马拉拉读书笔记(3)篇

作者: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我是马拉拉在线阅读地址我是马拉拉读书笔记 第(1)篇

一位出生于巴基斯坦,却在政局动荡不安时努力坚守原则,推动女性教育的女权提倡者,马拉拉。

这本书的好看之处,并不是描述了生活多悲催、自己多勇敢、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从出生到现在对环境、亲情、宗教、心境的全方位记载。没有伟大的历史,只有平凡坚强的生活。恰恰就是因为对每一个事件的详尽描写、对宗教的热衷与理解、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才让这本书有了“好看”的价值。

可以完全理解每个人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可以体会每个人对于宗教的热衷程度有别,却始终无法理解有人竟然对于宗教的教义可以极端理解且扭曲成另一种面貌,更以自己的“极端”信念去摧毁别人。这不是任何一个宗教教义所鼓吹的。最可悲的更甚于被同个宗教信仰的同胞残害。所以说不是只有“红毛人”害怕穆斯林,而是穆斯林本身也同样害怕穆斯林!

而其中被摧毁的事物当中,就包括了马拉拉极力争取的“教育”。“只有被夺取了铅笔以后,你才能真正渴望教育”,马拉拉推动的并不是所谓伟大的“教育可以改变生活”的想法,而是“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这却也是极端分子“塔利班”大力破坏学校的理由,他们害怕被知识分子反抗,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一步步走向歧途。教育不是让人们有了反抗的意识,而是让人们有了自觉的意识。

最让我钦佩的,不仅是拥有自觉意识的马拉拉,而是有来自思维开放的父母的大力支持,还有那一份坚持。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马拉拉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她的勇敢,但是我觉得是她恰恰有足够的坚持,才能兑现她的勇敢。

我不想让人们将我看作是“被塔利班枪击的女孩”, 我希望自己是“为受教育权而奋斗的女孩”

不因为为了成名而成名,不为了争取而争取,而是为了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同经历的同胞去做出的努力。那就是最纯粹的初衷,最纯粹的马拉拉。

我的世界改变了, 但我一如既往。

不管是以研究巴基斯坦的学术角度,还是以“谁是马拉拉”的疑问而展开的阅读,都非常值得一读。你会看到一个大时代背景、一段历史、一种人性交战,还有一个女孩的故事。

我是马拉拉读书笔记 第(2)篇

一直不太喜欢读传记类和励志类的书,总觉得里面水份太大,既然写成了文字,那么就一定是意识上想让你知道的才写,不想让你知道的就不写,而且几乎可以肯定里面会有修饰过的痕迹,而对于励志类的鸡汤一直不太感兴趣。

之所以选择了这本看,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免费(笑)一部分原因是想知道这个年纪最小的诺奖得主会说些什么?当时的想法是,不好看就不看了呗,先看看她说了什么也不吃亏。

没想到一翻开就一直读了下来,而且中途没有觉得看得枯燥想换一本读的感觉。大概是她的故事太过传奇,像读一本惊险小说似的就读完了。

不过这本书对我自己来说最有用的部分是了解了巴基斯坦的风土人情,了解了他们的历史和政治。最早对中东地区产生兴趣是看了《波斯少年》讲述的亚历山大东征的故事,里面涉及了一些中东地区地理上的知识,这时我还没有对那里产生兴趣,后来看了一部分《丝绸之路》发现里面也谈到了中东地区,然后是《追风筝的人》讲述的阿富汗的故事。慢慢的,我对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那一地区的历史产生了兴趣。这本书里更丰富了我对他们的认知。但充斥到满篇的“正能量”读者想法,有点“产能过剩”了。另外不管多伟大的人和事,我觉得也应该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只能允许听到一种声音。总之见仁见智吧。

我是马拉拉读书笔记 第(3)篇

战争,动乱,饥饿,疾病;教育落后导致知识技能贫乏,极端思想导致不平等,甚至迫害。而能够改变这些的正是教育,正如里面所说的:“一名孩子,一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虽然外部环境如此恶劣如此不堪,但至少还有那些不为现实低头,为了理想奔走呼吁的人来为这无尽的黑暗点亮一盏明灯。而这其中的代表便是“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让我们再一次记住这个名字。

    相比于他们,我们的外在环境简直要好太多太多,我们成天愁着要看那部电影,要去那里玩,要买那件衣服……战争动乱似乎离我们太过遥远,仿佛就不存在一般。从有历史以来,和平总是稀有的;我要感谢生在这个时代以及身在这个时代的祖国。希望一直如马拉拉的梦想那样—每个家庭,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国家都能和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我是马拉拉读书笔记(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