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刀锋读书笔记1000字(3)篇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本书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本书是毛姆以自己真名作为叙事者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虽都“另取其名”,内容却“毫无虚构”,都是源自毛姆与友人的亲身经历。 刀锋在线阅读地址刀锋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剃刀的锋刃不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路困难重重。有一天,我突然跟女朋友说,我觉得你性格方面像刀锋 里的男主角。她就问我男主性格什么样的。我说我再读一遍告诉你。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回忆起来了故事的细节,想起来了那个令我着迷的男主名叫拉里。一种感觉,觉得所有的人都不懂拉里,毛姆不懂,伊莎贝尔不懂,索菲,苏珊都不懂,我也不懂,甚至拉里自己也不了解自己。所以说拉里是谜一样的人物啊。他内心深处的躁动,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促使他向着某种未知的方向前行。这个做法,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但我觉得换一个方向去思考他的行为,就不是那么行不通了。都知道,克服欲望的最好办法就是满足它,拉里就是这样的。我也是这样做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脑子里一有想法,差不多就去实行了,早晚都要做的事情,为什么不早点去做?况且心自有其理智所不解的理由。随他去。想到道家提倡的不知莫向,意思是如果对情况不了解,就不要对别人横加干预。很看不惯书中拉里所谓的朋友对拉里生活的指指点点。你可以给出意见,但是你没资格评价我的人生。拉里在美国的时候就像一个迷失的灵魂,他不在乎犯错误,分文不要去异国他乡闯荡多年,靠的可能是自己特殊的信念吧,也许就像他说的或许在那些死胡同里,我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流浪和游荡对他来说就是生命的价值。让他安静地找工作,循规蹈矩的生活就是让他背叛自己的灵魂,那样他会死的。我不是很懂书中的哲学部分,我分不清印度的神,我不太明白天主教,新教,基督教的差别,我也一点都不懂所谓的最好实在。但是我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信念或是某种信仰,某种理想,某种能让我们成长的东西,会让我们逐渐变好,竭力为这样的信念,理想而活不值得吗?n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那个大城市里都有一些独立的群体,不和别的群体交流,在一个大世界里地各个不同的小世界里过日子,它们的成员相互依存,互为伙伴,就好像寄居在一个个被不通航的海峡隔开的彼此不相连的小岛上。在成长这条路上,有人喜欢独来独往,有人喜欢成群结队。很庆幸我和她两个喜欢独来独往的灵魂能够相遇相知相爱。但是很可惜哦,再读了一遍刀锋,还是没办法跟她解释拉里的性格。只能微微一笑很像你啊。正因为像,我能理解她,我也不会挡她的道,我还会像光明天使那么乖的等着她,我们俩会分别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的吧。想到书中的两句话,一句是你曾对我说,隔着3000英里的海洋,爱的伤痛就很容易忍受,另一句是你的爱若永存,她的美便永存。觉得这两句有递进关系。异国恋,同性恋,我们之间可不是仅仅只隔了3000英里的海洋啊,还有社会的舆论,站在对立面的法律,和那些自以为文化修养很高的人傲慢的吹毛求疵……前行道路困难重重。So? 你的爱若永存,她的美便永存。希望她一直能像拉里那样开心,专著,平静。然后有一天我可以牵着她的手,温柔地对她说心爱的人啊,让我们瞧瞧玫瑰如何…或许我们每个人的结局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内心深处都有各自喜欢的完美结局,现在啊,也在为此奋斗呢。同时呢,也希望死前回忆人生不要像艾略特那样,想起自己一生多么愚蠢,多么没有意义,多么无足轻重。倒是更喜欢拉里这样有着话说当年的资本却不炫耀的内敛。也希望像毛姆那样可以在未来某一天也可以平淡地说出那样的话我发现我这辈子如果很多奇怪的地方。我不止一次死里逃生。我不止一次历经风流韵事,饱尝艳福。我曾策马沿着马可波罗走过的路穿过中亚,抵达了传说中的中国;我曾在彼得堡…n小时候想要嫁给拉里那样的男人,没想到,自己找了个拉里那样的女朋友。女朋友啊,我爱你哦。

刀锋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是呀,不随波逐流往往显得你异类,人们总倾向于排除异己。人生每一次选择何尝不是一次赌博,只是有时赌注大有时赌注小,人生除了死亡是已知的结局,其余的都未知。

看到文中作者说到:亲爱的,我的道德感非常薄弱。我仿佛回到了月亮与六便士里面,里面的作者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斗嘴,甚是有趣。突然觉得毛姆的几本小说里面都有他自己的影子,第一人称我有他的影子,男主人公身上也有他的影子。他游历多国,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阅历匪浅。《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查尔斯,《人性枷锁》里面的菲利普,《刀锋》里面的拉里,这几位故事主人公都有类似的特质,不在乎物质享受,追随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他们四处游历,感受人生百态,苦苦追寻心中的答案。查尔斯与拉里更为明显,放弃自己本来还算富裕的生活,去随心所欲探寻,就算有些疑惑原本可能就没有答案。故事主人公的疑惑或许也是作者本人的疑惑吧。

作者观察倾听他人的人生,旁观世间百态,时而还不忘诙谐幽默,戏谑嘲讽。这本书中,拉里因为战友救自己而牺牲,看到了世间的残酷,进而探寻上帝是否真的存在?探寻善与恶等等,他一直在寻找答案,而且是这件事非做不可。仿佛有股力量让他可以牺牲一切前行。在别人眼里拉里是自甘堕落才会沦落到如此地步,而他自我满足追求自由,连钱财都觉得是妨碍他的枷锁,散去钱财。仔细想想,拉里这一生过的也不差,至少他自己感到满足,精神上的满足,他游历多国,探寻心中的答案,然后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他外表看起来像流浪汉,穷困潦倒。但他精神富足,看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做到了,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他也做到了。我们很多人可能过的还不如他呢!又有多少人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呢?很多人用尽全身力气还是被生活拖着走。

这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活法,每个人的追求都不相同,孰对孰错?不论对错,也不论高贵低贱。伊莎贝尔追求生活享受,她最后也过着富足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苏珊对待感情不拖泥带水,豁达,还成为画家,也算是幸福的生活;作者的一位好友(忘记名字了)热衷于上游社会的社交,以社交为目的,以宴会为氧气,看起来有点傻气,但他还是体贴善良的。虽然参加无数宴会,结交无数上流人士,但临终前都没几个人看望他。可如果这是他想要的生活,又有何不可呢?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他靠自己的能力,物质生活还算富足,即帮助了破产的侄女一家,还捐赠慈善机构,建设教堂。拉里看似堕落,实则有着自己的追求,别人觉得匪夷所思,他自己过的安心自在,他孜孜不倦地用自己的方式探寻着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在探寻着人生。

刀锋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毛姆的刀锋是小娣强烈推荐的,看完芳华之后过来的,自我感觉跟严歌苓在叙述中有类似的地方,作者都喜欢在行文过程中时不时冒出作者的痕迹,很多地方都需要作者一点点转述,提醒读者笔锋一转或者此处不宜言语过多或者此处是通过各种方式转述或者想象的,才得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主人公拉里,在参加一战的空军战斗中,朋友救他而死,之后他开始思考人生,为什么会存在恶和不幸。经过战争的洗礼,拉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已经跟战前不一样了。所以战后面对催促自己就业的未婚妻和她的家庭,拉里没有选择进入大学学习也没有直接就业,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机会,一心想探寻生命的意义。为此他抛下未婚妻来到巴黎,这一对恋人在面对金钱和事业方面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于拉里而言,钱都是身外物(当然他本身的可持续收入为他后来一些自由尝试有很大帮助)不搞清楚人生的意义所在直接投入工作会更迷茫。但是未婚妻追求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她需要富足安逸的生活,一个有事业的丈夫,一定程度的社会地位,她无法忍受漂泊与居无定所。所以两人面对未来生活的愿景有着巨大的分歧,两年后解除了婚约,拉里从巴黎出发周游世界各地,在印度终于顿悟人生,回来后将财产散尽,返回美国,当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隐身于纽约喧嚣的人海之中。拉里在追寻人生意义的道路上,开始也是迷茫的,于是乎他选择疯狂的阅读,汲取各类知识,放弃了去大学学习的机会,而把社会生活当成更大的课堂,慢慢明确自己的认知追求。每一次作者跟拉里的长谈中都能感受到拉里的进步,最后那次长谈是讲述拉里在印度的经历和顿悟,阅读下来挺枯燥乏味的,但不难看出这一段也是重中之重的一段,拉里在印度禅修的领悟得道都在这一章清晰的阐述出来了。确实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无权加以评判。在我看来,伊莎贝尔的选择很实际,搁在现代人身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放弃安逸而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她选择了一直追求她的格雷,家世好、出生好的格雷可以带给她想要的生活。但后面拉里回来、要娶苏菲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伊莎贝尔我是不喜欢的,有种自己得不到也不愿意看到拉里娶比自己条件更差的人,也许是出于对曾经恋人朋友的关心但很大程度人的自私性暴露无遗。当然文中对于金钱也有深刻的见解,“钱能给人带来世界上最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的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钱意味着选择,也意味着自由。 ​虽然很俗,你的梦想也需要金钱的支持,没有钱很多事还真是万万不能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刀锋读书笔记1000字(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